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021-01-19薛宏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生创新能力

薛宏国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明的真正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创造性则表现为人们的创新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于其将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转折点,初中数学的学习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创新思维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才能够高效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改革和完善教学理念、模式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其将自己不会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创新.

【关键词】初中数学;初中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数学作为初中的重点学科,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还要重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往来互动与协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协调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学习.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有较大的提升,不应该再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应该自觉地进行知识的查缺补漏.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摆脱思维定式和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能够举一反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的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问题.

一、利用数学情境,实现课程导入

教学情境如今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更加关注学生心理和情绪的发展,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背景,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进行学习与思考.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在初中时期,数学课程的难度较小学来讲提升了好几个层次,如果学生没有来得及转换状态,很容易落下关键的知识点.导入数学知识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考验,教师既要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又要落实好学生发展的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初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段视频或者故事来介绍“几何学的起源”,借助阅读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受学生发展阶段的限制,“几何学”在初中时期才系统地向学生进行介绍,虽然在小学时期有所涉及,但是都没有如此全面地进行过讲解,因为学生在理解抽象的知识上可能存在困难.通过视频或者故事导入,学生能够了解到“几何学”的演变发展过程,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拥有学习的热情.这样一来,通过利用数学情境,教师做好了充分的课前热身活动,顺利地实现了课程导入.

二、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提问”是少不了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消化和吸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才能达到真正理解,才能够应对各种题目变式、变形,否则,一旦变换题型,学生便“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这也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搞懂知识的表现之一.考虑到这一点,教师不能再“一口气”向学生传授完所有的知识,而是要给学生设置“悬念”,进行恰当的“留白”,让学生有机会来实现知识的探索.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择机向学生“提问”,一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二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实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以往学习的知识对学生开展有效提问,调动学生的脑筋进行思考,磨炼学生的意志.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2不是有理数”这一问题:让学生先回顾“有理数”的知识点,根据其定义和实例展开思索,再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平方根”知识,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相信学生能够得出答案.紧接着,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想法深入讲解.这样一来,通过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能够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三、组织合作探究,解决数学问题

上文中提到,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而教师也无法每时每刻都陪伴在学生身边,为学生解决疑难.除此之外,有的学生不愿意问问题,担心自己受到批评和嘲笑,所以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都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积攒的问题可能就会越来越多,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还是在课下的练习过程中,都可以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就自己在课堂上、课堂下没有搞懂的问题进行再次回顾,寻求他人的帮助.

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一个小组当中,应该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并且指定小组长负责组内的管理和协调工作.教师还应该在课堂留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形成小组学习的习惯和氛围,并且指定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来回走动,参与到学生讨论的过程当中,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这样一来,通过组织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多种途径与方法.

四、倡导“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维

“一题多解”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解题思路.学生遇到瓶颈的时候尝试另一种方法,而不是陷入迷茫和无助的状态之中.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多的可能,也有很大的潜力,教师应该给其充分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经验,逐渐地形成“数感”,这样在遇到一个问题以后,学生就能够进行自我探讨,直至找到解决方法.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因为数学知识是灵活的,在其偌大的知识框架中包含着大大小小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又有多多少少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解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多种解题策略,要敢于突破思维的局限性,不要被某种题型或思维局限住.比如“解三角形”的相关题目,学生可能会在求解某个角的度数时遇到困难,其实,他们不仅可以从三角形的角、边等关系中找到一些思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方程的知识设未知角,求解角的度数.这是综合运用几何学知识与代数学知识的体现.通过倡导“一题多解”,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问题看得更加多元化,主动串联起所学的知识.

五、进行课下实践,探索数学奥秘

课下实践活动与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如果形成良好的互动,便于学生理解消化与吸收,也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讲,参与课下的实践也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必要经历,毕竟有很多知识在课堂上是学习不到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进行课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奥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注重知识的运用与应用也是如今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这在一些考察中能够得到体现,表现为题型更加灵活多样,并且注重应用性.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应该让学生具备真正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学会应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就“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这一活动组织课下实践,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波动程度等知识进行分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学校体检时的一些数据资料,作为学生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数据,学生能够对本校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一个总体认识,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这样一来,通过进行课下的实践,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奥秘.

六、采取生活化教学,给予学生更多启示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的智慧也是学生不能丢失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擅于挖掘生活中的有用元素,作为自己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将生活中的智慧带到课堂当中,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学生应该有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思考多种解决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倡导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作为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探究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找到一元二次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策略、应用情景.这部分知识是应用题的“常客”,学生要在分析各个元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列出等式,列出方程组,然后进行求解,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列出生活中的一些应用问题供学生解答.这样一来,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予学生更多启示.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兴趣是维持学生长时间稳定学习状态以及学习动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障,缺乏学习兴趣的数学学习终将是没有意义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是如此,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够在数学学习当中拓展思路,才能够形成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并助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学会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紧张严肃的气氛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打开思路,才能够感受到数学课堂学习的真正魅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来打造趣味课堂,进而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平行线及其判定》一课为例,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平行线的概念以及其判定原理.在讲解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平行线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火车铁轨、梯子、斑马线、高压电线等.在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形的方式将文字定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展示,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组织一定的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设置抢答活动,并通过给获胜者奖励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通过给予学生肯定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塑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在长期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逐渐养成的.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带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学会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采取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利用课前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参考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学习任务要求以及练习题等素材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为课上问题的解答做好铺垫.在课堂上,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讨论,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能解答的问题和疑惑.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梳理知识内容并解答疑难.由此可见,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既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又有合作学习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当中融合生活实例,将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

九、结 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当前的教育热点,考虑到学生的状况,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实施教学策略:(1)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情境,传递给学生相应的理念知识,从而顺利实现课程导入;(2)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只等着教师传授;(3)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发现学习,从而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4)教师可以倡导“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尝试更多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5)教师可以进行课下实践,给学生制定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去探索数学奥秘;(6)教师可以践行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而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黄明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8(01):42.

[2]童卫红.初中数学教学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2):105-106.

[3]吾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C]//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20.

[4]嘎藏东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文信息,2019(10):129.

[5]茆桃平.结合创新思维,探索初中数学创新课堂新模式[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2019(11):4.

[6]范小伟.利用数学问题情境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水平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初中生创新能力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