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2021-01-18邓明英

红豆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小学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邓明英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教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育是研究,更加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实现了全面的提升与进步,才能够更好地以自身高强的能力,进入到后续阶段的学习中,更好地满足社会上对于人才的要求。文章基于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做出分析,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有教学参考意义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小学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在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人们对于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社会也逐渐地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只有在教育领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将更多的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之中,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进步与突破发展。学生在更加有效地实践和探索的学习过程中,解决学习问题,增强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力,提升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一、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意义分析

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时,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模式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在大脑中形成了完善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才能够在不断地科学思考的引领下,更好的提升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一方面,也需要做出更深层次的教育思考,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成长。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许多学生思想不够成熟,也就不会以一种更加自主的思想来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导致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这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在教师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也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加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也会产生更多自我的独特见解,促进学习走向更加科学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不断地自如和学习中,完善自身的能力,明确正确的成长方向,不断进步。

(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时,就会发现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学习,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潜能的[1]。只有学生充分具备了创新的精神和意识,才能够在不断地创造与探索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与学习的突破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就更加需要思考,如何在教育中更大程度地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出来。在这其中教,师就会以促进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为一特点,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进步。由此而言,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計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不断地激发创造性意识,从小明白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得到思维的全面启发。

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方法分析

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将对学生起到更大程度的影响作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影响学生未来的综合成长与进步。只有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培养固定成熟的思维模式,以更强的计算思维能力来指引自身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不断创新与思考的能力。

(一)组织学生在更多的实践实验活动中,提升思维能力

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是需要结合更多的实践活动,将其落实在大脑之中的。而教师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更需要在向学生传授新技术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化的实验探究与学习。其中主要是教师通过相关的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可行性的实验操作设备,开展相关的专业化信息技术探究实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基于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的了解,依托相关的实验设备,进而开展某一种假设和思考,从而在不断地实验与了解中,寻找到专业化的答案。在一步一步的思考与尝试之中,学生也就需要做出更多的计算与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在其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可以得到大大的激发。

(二)科学设置课后任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无论是在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教学中,还是在其他科目教学中,教师不能够紧紧依靠课堂知识的教学,就希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对应课堂知识教学的学习任务[2]。教师在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针对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和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常规的训练和突破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针对问题做出相关的思考。并且,还会借助一定的互联网信息以及资料进行问题解决和知识查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其中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懂得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意义。这也能够充分地将教师的课后任务驱动作用发挥出来,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培养。

(三)结合实际情况,促进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是思维跳跃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在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中一些突然蹦出的“声音”会推动教学氛围的发展,使教学变的生动有趣,使学生们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学习“幻灯片”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同学们有那些人会做“幻灯片”呢?通过学生们给出的反馈,去引导学生对幻灯片进行系统全面的的学习。通过对于实际生活的联系,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去了解幻灯片的作用。比如,在平时的教学的课件使用,优质课文的朗读等等众多方面。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举例,即把幻灯片联系到生活中来又不会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能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于课堂的有效性还是需要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通过对于学生的观察和判断,去帮助学生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途径之一。

(四)自主实践,技术实验教学

对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利用平时的的实验室进行教学也是锻炼计算思维的方法之一,通过让学生在指定的实验中亲自动手操作,在学生们不断尝试和实验的过程中领悟到信息技术的本质和优势,通过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些环节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对自身的计算思维得到了激发与提升。例如、让学生们了解网站运行的原理和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一起对网站的开发和运营进行学习和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于不同地方的代码变化与文字的更改使得网站图片的大小和目录产生变化,但在网站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排版不对称、图片在网站上的分辨率不够清楚,留白地方太少等这些问题,因此在这些问题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展开追问,让学生帶着思考去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和思维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开展众多思维培养的课堂活动

(1)算法思维培养

对于小学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这一方面在教师对算法的初步认识的过程中进行解释和说明。在解释算法的作用和方法之后,并设计课堂活动,例如在1-50之间让学生选择一个数字,让同学们去猜而教师只能回答正确或错误。通过多次的回答,使区间无线逼近与正确答案之中,当学生们逐步了解了这个游戏之后便可以进行二次引导,如何更快的趋近与正确答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来使学生明白“二分法”的用法以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更好的使用。

(2)抽象思维的培养

抽象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中最需要的一点,这些思维可以产生众多创新型的发明和创造。例如、学生在学习Flash动画设计的课题中,通过对于羽毛球比赛的动画设计,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存在我们现实世界当中,因此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在羽毛球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模拟羽毛球的加速度、空气的阻力、和受力点与羽毛球自身的重量等因素。通过这些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和输入数据,能够使得Flash动画更加接近现实,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具备抽象思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通过多个角度思维的培养来帮助学生对于自身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小学的学科教育也应当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学科能够对学生起到的影响和作用。只有学生在这一背景下,更好地接受到了良好且科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才能够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学生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充分地将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更好地接受知识学习知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在不断地能力提升中得以培养。因此,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教师就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思维塑造,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的具有必要性的。

参考文献:

[1]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界,2020, No.414(42):10-11.

[2]韩杰.让Scratch与"思维"碰撞——小学信息技术Scratch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实践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27-29.

猜你喜欢

小学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