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民族音乐》参与性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2021-01-18孙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7期

摘要:《世界民族音乐》是音乐类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通过介绍世界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让更多的学生以音乐为切入点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独特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对不同民族音乐的跨文化理解,是该课程进行探索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参与性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聚焦,通过演唱体验、田野体验和主讲体验的参与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形成音乐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为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世界民族音乐;参与性教学;文化相对主义

《世界民族音乐》是音乐类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内容是对世界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介绍。世界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和代表曲目,如日本的《樱花》、朝鲜的《阿里郎》、墨西哥的《美丽的小天使》、秘鲁的《飞驰的鹰》等,一听到这些歌曲,就能使人和某个国家或民族对应起来,形成一种文化标签。这门课程大量涉及对非我音乐文化的学习,本质上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跨文化理解的过程,因为不同的音乐体系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能让学生以音乐为切入点,去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形成一种包容、平等的音乐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觀,是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对不同民族音乐的跨文化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该课程进行探索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参与性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聚焦,通过演唱、田野、主讲等不同的参与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形成音乐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为该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索。

一、在“演唱”中走进异文化

通过这门课在全国的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都是以理论讲授结合音乐欣赏为主的教学方式,由于《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是非我音乐,即和中国传统音乐非常不同的异文化音乐,所以对大部分没有跨文化生活背景的学生来说,仅靠欣赏很难引起对异文化的兴趣和共鸣。民族音乐学胡德提出的“双重音乐能力”就是为了解决跨文化理解的问题能产生的,即音乐学家需要掌握所研究的异文化的一种乐器或能演唱异文化的歌曲,通过这样的体验来形成一种跨文化理解的能力,这是对音乐学理论学者提出的要求。同样,笔者认为,这一概念可以应用到《世界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来。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实践的第一点就是,让学生学会演唱不同国家的歌曲,在亲身的歌曲演唱中去体验不同民族文化的感觉,形成对非我音乐文化的一种亲近感。

为了实现这一点,笔者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歌曲学唱环节,下一节课则会复习并抽查上节课学习的歌曲,让学生在重复中对异文化音乐产生兴趣。比如在讲授日本音乐时会学唱《樱花》,了解日本音乐中擅长使用的音阶;在讲授朝鲜族音乐时会学唱《农夫歌》《纺织歌》《阿里郎》《道拉基》等,让学生感受到三拍子的律动和摇声这种独特的朝鲜族歌曲润腔方式;在讲授哈萨克族音乐时会学唱一首商调式哈萨克族民歌《我的花儿》以及一首出嫁歌《加尔加尔》,感受游牧民族哈萨克族兼有欧洲乐系、中国乐系和波斯阿拉伯乐系的特征;在讲授印度音乐时则会学唱曾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拉兹之歌》,在典雅富有装饰的旋律中体会印度音乐的魅力。

通过实际的“演唱”拉近学生们和异文化音乐之间的距离,以“演唱”作为参与性教学的第一种方式,让学生们对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形成一种兴趣和初步的体验。

二、在“田野”中感性认知

演唱是启发学生对世界民族音乐产生兴趣的第一步,在兴趣的引领下,笔者以“田野考察”作为参与性教学的第二种方式,为学生创造“田野考察”的条件去近距离欣赏和学习世界民族音乐。“田野考察”是民族音乐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音乐学家亲临现场,对所研究的音乐进行观察、记录、表演学习、访谈音乐家、录像等一系列重要工作,这样的目的是在全面理解音乐的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实现对音乐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深刻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借鉴了这一方法,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书本,到鲜活的音乐现场去感受和学习。

笔者立足于所在学校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这一重要平台,该音乐博物馆设有历史回声、乐海明珠、吴歈越吟、八面来风四个基本展区,以及宫廷雅乐拓展区和敦煌乐舞艺术专题馆。各展区以乐器实物为基础,运用了实景、图文、多媒体视听等多种表现手段。其中,八面来风展区就是对世界民族乐器的展示,该部分收录有东亚、东南亚、中亚、南亚、非洲、欧洲、南美洲等众多国家和民族的乐器,例如形如凤凰、熠熠生辉的缅甸弯琴;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的甘美兰乐队;形态各异、自然材质的非洲摇响器;典雅的韩国雅乐乐队等,这些藏品都是浙音音乐博物馆从世界各地收罗来的奇珍异宝。

在这么丰富的世界民族乐器资源的基础上,笔者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乐器博物馆进行模拟的“田野考察”,学生们进入乐器博物馆的一瞬间,就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兴高采烈的去触碰一个又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音乐乐器,有的学生对缅甸的排锣非常感兴趣,拿起小锤就敲了起来;有的学生则对西亚的乌德很感兴趣,在思考乌德的曲项和我国琵琶的联系;还有的同学拿起非洲的拇指钢琴,感受钢片波动的遥远音响,似乎带他去向了野性的大草原。这是参与性教学的第二种方式,以“田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

三、在“主讲”中理性归纳

通过在乐器博物馆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模拟田野考察,同学们都选择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乐器。我进一步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从对异域乐器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层面。我要求他们在田野考察过程中,带着卷尺对乐器进行测量,并用铅笔进行乐器的绘图,就像民族音乐学的前辈到异域他乡去考察那样。在结束了乐器博物馆的考察之后,针对自己所选择的这个乐器,进行文献资料和视频资料的搜集,通过理性的学习加深对这一乐器的全面了解,对在课堂上依次进行主讲,配合PPT课件展示,分享给其他同学。这也是笔者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中,从以老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也是实现学生参与性教学的第三种方式。

通过前面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和感性认知,同学们在主讲环节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给了我很多惊喜。例如主讲西亚乌德的学生,不仅讲述了伍德的起源传说、性质、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式、代表曲目,而且还对乌德琴这一类的琉特琴进行了全面的资料梳理,寻找乌德和琵琶之间的内在关系。尽管从学术层面来说同学们的主讲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这一学习思路和学习的主动性让他充满收获,也对其他同学形成了激励。在良性的参与性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极大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对《世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的探索实践,是一个不断理解异文化的过程,也是增强学生主体性的过程,笔者通过演唱参与、田野演唱、主讲参与三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异文化音乐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归纳,能够平等尊重的对待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在异文化中实现对自我更深刻的认知。

课题来源:浙江音乐学院2020院级教学改革项目《<世界民族音乐>参与性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作者简介:

孙焱(1988.2-),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音乐和戏曲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