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2021-01-18刘夏夏
刘夏夏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语文;优化;措施
相比较之下,初中语文的知识更为深奥,且逻辑性较强,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需要有一定解析、分析技巧。不过传统的讲解方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而教师为了最大化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课堂,可结合互联网技术打造精品课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导入阶段、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能够推动教学发展,并打破教学限制。
一、借助微课,精准导入语文教学
作为互联网下的衍生教学方式,微课可以将知识整合到一则短视频中,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导入教学,可以提升教学趣味性,使其结合视频学习相关知识,以便教师开展后续教学活动。而为了最大化教学效果,并实现语文教学优化的目标,教师需要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能力,之后设计出良好视频,切实提升课堂导入效果。
例如,笔者在《岳阳楼记》教学中,借助微课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作为千古传唱的作品,若教师直接将文章注释、字词解析等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为此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笔者将本文整合为一则微课,其中文章朗读,帮助学生学习生字词;情境视频,为学生展示文章所展示画面:暴雨来临,洞庭湖天昏地暗,场面极其凄惨;第四段中天水一碧、生机勃勃的湖光春色。视频之后是一段文章写作背景讲解,让学生理解文中迁客骚人回想起自身遭遇,体会其悲痛之情,同时也有因美景而忘记官场世俗的喜悦之情。微课末尾呈现一句话,为何作者会有这样的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千古传唱的《岳阳楼记》,从而实现教学的精准导入。这样,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微课打造导入情境,可以建立学生学习兴趣,为之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保障。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打破语文教学瓶颈
初中生认知能力尚浅,教师为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可以借助情境构建的方式,使学生在建立学习兴趣时,可以深入文章,与作者面对面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同时,素质教育指出,当下教育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紧紧围绕大纲,并做到尊重学生主体性,使学生在丰富内容、全新形式的吸引下,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从而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完善自身思维意识和知识框架。从这一角度来看,互联网下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也顺应教育改革需求,这一方法也是教师推动教学发展的切入点。
例如,在《小石潭记》教学中,笔者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环境。本篇文章较为复杂,学生在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同时作为一篇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只会了解作者游玩的过程,难以理解作者所运用的特写、移步换景等方法,也无法体会小石潭的幽美和肃穆,更无法理解作者内在情感。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呈现了本文的思维导图,随后让学生阅读文章,自行解决陌生文字问题,并完成导图中空缺的部分(导图问题主要是简单的填空题)。其次,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基础上,为其展示图片、视频,让学生体会小石潭的肃穆和优美。最后,围繞思维导图的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小石潭,体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凄苦之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良好教学环境,利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一步实现课堂优化的目标。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现互联网引导性
在全新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围绕互联网下学生综合表现对其评价。首先,学生参与积极性。这一评价主要起监督作用,让学生尽快加入学习过程,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其次,学生学习过程。结合互联网下学生在导入、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逐渐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助力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最后,结合学生评价情况,对互联网下的语文教学进行完善,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时代发展,侧重互联网与教学的融合,打造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教学环境,能够实现教学改革,切实推动教学发展。为此,立足全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限制性因素,落实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促使他们多元素养的发展,进而实现新时期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玲英.探究“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数字通信世界,2021(10):242-24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