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2021-01-18李放

音乐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鲁艺音乐学院延安

李放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艺术院校,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承载着特殊使命培养出的革命音乐家创作出繁多优质的经典作品,无论从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探索等多个方面都为中国音乐文化建设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延安鲁艺标志着红色革命音乐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沈阳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的后裔同样流淌着红色血脉,时刻铭记历史使命,继承发扬鲁艺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沈音承接着巨大的艺术财富,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用好红色艺术资源、赓续红色艺术血脉。

2021年4月9日,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与沈阳音乐学院共同举办的鲁艺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交流座谈会在沈阳音乐学院召开。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20余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秘书长王鸿立主持。

围绕“鲁艺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分别就如何更好地传承鲁艺精神、弘扬鲁艺文化,开展校际合作与交流,建立“鲁艺学”,培养传承鲁艺精神的专业人才等问题发表意见。

红色文化蕴含了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发挥红色文化的重要影响,弘扬红色文化,尤其应该着重加强青年一代的培育和引领。无论是研究鲁艺史料文物还是学习文献资源,史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永远是最关键的,原始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鲁艺学科探求方面,当下存在的问题如延安鲁艺时期的人物大多已经作古,东北鲁艺时期的亲历者也多为耄耋之年,而他们的经历以及资料也会随着他们消逝在这历史长河中,所以在研究与学习鲁艺音乐文化史料价值时也会促使我们抓紧进行抢救式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嘉绥在讲话中谈到目前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还健在的大概不到20位,平均年龄将近100岁,他们至今对鲁艺还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们很希望年轻一代把鲁艺精神传承下来,能够把共产党的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对新时代有用的价值。刘秘书长转达了傅庚辰将军和贺敬之先生针对研究鲁艺音乐文化提出的相关建议。傅将军强调鲁艺时期的创作走的是民族化路线,新时代的创作更需要注重向民族民间学习的积累,作品要反映时代本质;贺敬之先生则希望可以创办鲁艺专刊,要向全国的艺术教育、表演和创作界传递鲁艺的声音。刘嘉绥对鲁艺学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和设想。他认为文化自信应当包含革命文化自信,沈阳音乐学院从延安一路走过来身负的使命跟其他的艺术院校不一样,当下要抢救性发掘和整理东北鲁艺时期的史料文献,把鲁艺珍贵的文物保存下来,活化红色文化,用艺术的语言传承鲁艺精神,发扬革命文艺传统。

建立“鲁艺学”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鲁艺精神和内涵的研究。关于鲁艺学科构建的途径,原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陈秉义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以来对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史料建设,要对现有鲁艺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二是队伍建设,研究团队要落实到人;三是理论建设,推广鲁艺学科建设要从理论层面进行指导实践,还可以加大力度编写鲁艺人物志和鲁艺时期的音乐作品集成,以夯实鲁艺学科建设的基础;四是如何传播与发扬光大鲁艺的传统,要把鲁艺精神渗透并融入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从而更好地传承、发扬、光大鲁艺传统。

上海音乐学院宣传部副部长肖阳认为,红色的文艺,要关注它的功能性以及历史性,以及是否对当下有关怀和关照。她提议各位专家学者可以依托项目汇聚相关的研究成果,共同挖掘整理整个中国红色音乐文化。沈阳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申淑征在发言中提到,鲁艺学何以成学,还需要联合申报重大项目来支撑,做研究还应该与当代的中国艺术教育紧密联系起来。要依托科研平台,多出优秀的作品,使鲁艺学科建设工作能够真正地做好。哈尔滨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崔剑锋表示,成立联盟,可以通过校友会机制,包括论坛机制,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标,也可以引导博士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李辉在座谈中讲到,身为鲁艺的一个艺术教育传承单位的代表,他认为鲁艺学的提出或构建对今天的高等教育的建设和艺术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当下在强调民族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鲁艺所倡导和坚持的艺术民族化,值得大家去高度重视和发扬光大。

中国高等教育始终肩负着社会文化建设的使命,发展高等艺术教育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尤其要贴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现实需求,明晰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优质的艺术人才,提升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素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柯扬提出,创作、表演、研究应齐头并进,应将鲁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他认为创作要走中西合璧的道路,音乐教育的核心问题不能一味地关注西方化,要懂得自身民族艺术价值。比如当年鲁艺的冼星海,他去法国学习,接受了最专业的音乐教育,但他回到国内以后面对的是抗日的烽火,于是他写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西方的大合唱、交响乐队和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音调相结合,所以他创造了一个经典。要思考音乐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去教育才能真正践行鲁艺的精神和延安的精神。鲁艺精神在文艺上是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冼星海就是我们要培养的人。这是我们的初心,是一切音乐教育的起点。我们在学党史的时候,也可以来重温鲁艺的历史,甚至是鲁艺文艺的历史。这些艺术音乐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形式,它蕴含着革命和红色的文化内容。在柯杨看来,做学术研究、技术分析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应该如何把这种分析和历史语境、革命文化以及当时的人的时代风貌相结合,形成一部鲁艺的音乐社会史或鲁艺的音乐文化史,它是表达革命理想和美学观念的一种载体。沈阳音乐学院学科发展规划处处长姚艳秋建议应该在学院现有的两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和艺术学理论下面,设立关于鲁艺音乐文化研究或者类似鲁艺文化研究这样专门的学科方向。与此同时在研究生阶段开设鲁艺相关研究方向,为了夯实研究生这个学科基础,建议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这个专业方向。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计晓华认为,应该发挥鲁艺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围绕它来进行创作进行研究。鲁艺音乐文化在凝聚人心,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她认为首先应初步搭起鲁艺学系统逻辑的建构,比如说学科内容可包括鲁艺历史学、鲁艺美学,鲁艺教育学等。

艺术创作的创新,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民。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求艺术的创新,必须回归本源,回归人民,深入反映新时代人民生活,这就需要开拓创新与实践,探求艺术创新形式,彰显鲁艺当代价值。沈阳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王硕建议可以开一些通识课,展开专门化的研究、纵深化的研究、学理性的研究。音乐创作是保留传承鲁艺精神的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记住鲁艺,音乐作品是最好的呈现,可以把已有的作品来进行复排复演,围绕鲁艺进行新创作品。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柯杨认为,在艺术实践中接受鲁艺精神的陶冶,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到延安,亲身感受国情民情,跟当地的老师学生去交流,然后再去表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鲁艺精神。因为一种精神往往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并不是仅仅用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它是一种感动,是一种情感,一种体悟,自己也许遭受过什么样的事情,就可以去克服它,然后形成这样的精神。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社会的价值观是比较扭曲的,我们追星,我们比较喜欢那些影视的明星,但是对在真正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大家其实是比较忽略的。所以现在为什么要颁发共和国勋章?我们要重新塑造一种正能量的东西。不仅仅去满足大众,而是要提升大众。西安音乐学院副书记王刚提出,鲁艺的方向代表的是中国现代艺术思想,鲁艺研究要呈现总体性,可通过建立红色音乐联盟或者红色艺术联盟的方式,鲁艺和鲁艺研究首先从学术角度形成系统。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常务理事何春生认为,研究鲁艺落实创作,应研究延安鲁艺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从入学以后,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他们是怎样创作的?要研究当下的这种艺术教育和当年的延安鲁艺和东北鲁艺的这种艺术教育,哪一种教育方法更好一些?能不能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作品的学生来?咱们延安鲁艺的很多教师都是受过高等音乐教育,从上海到延安但是他们为什么能成功?是他们自觉地融入国家。当时抗日战争,他们有了写作的技术,还有家国情怀,自觉融入抗日战争的大背景当中,何春生建议要深入研究延安鲁艺和东北鲁艺在教学方面的价值意义。要建立专业论坛的机制,交流机制,产生的成果来作为学科建设的支撑。沈阳音乐学院东北创新实验室主任贺志凌认为,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包括音乐学、舞蹈学、艺术学理论、管理学,以及本次座谈研究的鲁艺文化学科,可以齐头并进,互通有无,很多资源可以共享。能够让鲁艺精神真正彰显出它的当代价值,能够使它的学术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一部分,满足人们的音乐文化需求。

鲁艺研究要融合党的美育与艺术美学研究,贯穿当下艺术教育中研究鲁艺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我们的党史、党的文艺史和党的文艺传统。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刚就鲁艺研究应具有时代性、总体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研究鲁艺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的传播,今年是建党百年,应抓住特殊的契机。不能只依靠鲁艺精神做文化产业的标签,要真正传承就必须有学理层面的支撑。鲁艺研究,一定要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联系起来。不仅是有家有作品和有时代的情怀,更多的是有它深刻的人文性,他觉得鲁艺研究的侧重点一定要与当下艺术美育结合。

座談会的最后,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冯志莲作总结讲话。她指出,延安鲁艺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艺术院校,沈阳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的后人,应当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不断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将鲁艺精神融入专业教学和思政课建设。冯志莲介绍了沈阳音乐学院为庆祝建党百年开展的“百年卓越”系列活动内容,并将如何在活动中融入传承鲁艺精神这一主题作了详细说明。关于建立鲁艺学学科,她指出,通过讲音乐中党史故事的方式结合党史来进行学习教育,结合新文科建设,将对鲁艺文化、鲁艺精神的研究拓展到对革命文艺、革命文化的研究,要从“大鲁艺”的视角,加强各学科、各高校间的合作。冯志莲强调,鲁艺音乐文化的本质和核心要义是培根铸魂。延安鲁艺音乐文化是我国音乐教育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现代音乐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持续性影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在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精神迷失、信仰空缺和意义危机等问题,这也是当代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音乐教育应当对鲁艺音乐文化有固本守正的传承,重新审视鲁艺音乐文化的思想内涵、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重新审视鲁艺音乐文化的思想内涵,既要扎根实践,服务人民,也要深刻反思鲁艺音乐文化对于艺术学科发展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开掘鲁艺文化的实践意义,实现其价值的当代重塑,正确处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我们要思考,当年鲁艺的前辈给我们社会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贡献,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受用。在新的时代,我们又能为社会能为人民做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回望过往历程,文化繁荣是民族振兴的标志,新时代“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我们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更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导者,诞生于抗战烽火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高等艺术院校,这里曾走出过一大批新中国文艺建设的骨干,诞生了众多流传于世的经典作品,鲁艺的艺术教育规律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值得当下的高等艺术教育借鉴,参照与思考,挖掘整理、提炼总结,让有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鲁艺精神与时俱进,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让鲁艺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阵地。本次研讨会旨在提升鲁艺文化的传播与社会影响力及学术凝聚力,加强相关研究部门的学术交流与沟通,积极面向社会推动鲁艺文化研究的成果与动态,促进鲁艺文化建设。专家们通过反思和总结,提出鲁艺学学科发展的新向度,进一步表达了深化鲁艺学研究的迫切愿望。

李 放 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项目科

科长,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鲁艺音乐学院延安
延安的故事
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