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东平湖蓄滞洪区防洪运用治理建设

2021-01-18王永刚丰换平

山东水利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东平湖滞洪区湖区

王永刚,丰换平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14)

东平湖作为国家重要滞洪区,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制约,脱贫任务艰巨,居民安全与防洪运用矛盾突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安居问题;东平湖防洪保安全的能力需要提升,防洪工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防汛和洪水资源利用矛盾更加突出,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水平亟需提升;南水北调东线穿越东平湖实施调水运用后,协调运行和管理亟需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东平湖治理高度重视,山东省水利厅组织相关单位对东平湖防洪综合治理进行了专题研究。

东平湖蓄滞洪区综合治理思路是通过防洪运用调整重点解决金山坝以西防洪问题,通过将老湖东区设计洪水位提高0.9 m至45.62 m,加高二级湖堤、金山坝、山赵堤、昆山堤、卧牛堤、玉斑堤等临湖堤防,增加老湖东区滞洪库容,并建设黄河入湖分洪通道,调整安全设施建设方案,将老湖区金山坝以西区域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蓄滞洪水的任务。

1 防洪运用调整治理思路

1.1 东平湖蓄滞洪区基本情况

东平湖蓄滞洪区是黄河流域唯一经国家确认的重点滞洪区。东平湖滞洪区总面积627 km2,由二级湖堤将东平湖滞洪区分为新、老湖两个滞洪区。老湖区209 km2,金山坝以西面积为41 km2;新湖区418 km2。

1.2 治理思路

结合金山坝以西对东平湖滞洪区防洪运用的影响,以及东平湖滞洪区现状防洪工程构成、相关规划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等进行方案比选,选择老湖东区滞洪水位提高至45.62 m的方案。

东平湖滞洪区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总体布局是:加高二级湖堤、金山坝、山赵堤、昆山堤、卧牛堤、玉斑堤等临湖堤防,将老湖东区设计洪水位提高0.9 m至45.62 m,老湖东区增加滞洪库容1.50亿m3,完全替代金山坝以西滞洪库容,老湖区金山坝以西区域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蓄滞洪水的任务;建设黄河入湖分洪通道,保证黄河适时分洪入湖;调整安全设施建设方案,金山坝以西不再建设,其他区域根据淹没范围合理调整;位于加高临湖堤防上的11座排灌涵闸全部拆除重建;八里湾泄水闸安排改建加固。

2 防洪运用调整建设内容

2.1 二级湖堤加高加固

将东平湖老湖区按照大型水库标准进行加固,根据老湖区的库容,二级湖堤工程等别为I等,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二级湖堤的堤防级别为1级。

本次规划加高加固的二级湖堤设计范围:西起金山坝南端,东至解河口(桩号6+700~26+700),总长20 km。金山坝加固工程实施后,林辛闸至金山坝南端之间(0+000~6+700)的二级湖堤为金山坝所掩护,不再具有抵挡老湖洪水的功能,因此,桩号0+000~6+700的二级湖堤无需加固。二级湖堤加高加固采用背水坡加高培厚方案。

2.2 金山坝加高加固

目前,金山坝北起东金山村,南至戴庙镇政府东侧与二级湖堤相连,全长5.4 km,走向总体为东北、西南方向,因历史曾出现大坝决口、分洪形成较多圆弧段。将东平湖老湖区按照大型水库标准进行加固,根据老湖区的库容,确定金山坝工程等别为I等,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1级。

本规划金山坝加高加固采用湖外加高培厚方案。综合考虑,堤顶超高均取2.0 m,金山坝堤顶高程为45.62 m+超高2.0 m,即工程顶高为47.62 m。金山坝加高会影响董庄、金山2座排涝泵站,需要拆除重建。

为不影响黄河分洪,在黄河分洪入湖通道与金山坝交汇处需设置进洪口,进洪口采用交通桥方案,该方案将现状金山坝部分坝段拆除,改建为交通桥,共35跨,跨径18 m,桥长630 m,桥面宽度为7 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下部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桥两侧与金山坝堤顶连接。该方案由于没有挡水设施,金山坝以西分洪渠仍与东平湖老湖连通,分洪渠两侧堤防的设计标准不应低于金山坝加固后的标准。

2.3 黄河分洪入湖通道

老湖东区设计水位提高至45.62 m,将金山坝以西区域调整为防洪保护区,需要建设林辛、十里堡分洪闸至老湖东区的入湖通道。

分洪渠的防洪保护区,左堤保护区与金山坝相同,为金山坝以西、分洪渠以北、围坝以东、西旺堤以南的区域;右堤保护区则是东平湖新湖区,与二级湖堤相同。因此,分洪渠左、右堤工程等别均为I等,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1级。

分洪渠方案推荐采用底宽550~1 800 m的“I”型通道方案。该方案在林辛分洪闸、十里堡分洪闸闸后新建分洪通道,长度6.15 km,通道由南北两堤组成,北堤位于魏庄、三里庄、新华村南侧,南堤林辛~戴庙村段利用二级湖堤、戴庙~东平湖老湖区段位于戴庙村北侧。

由于新建分洪通道阻断了区域内交通道路,需要在穿国道220处新建1座公路桥;同时,新建于庄~郭那里生产桥,恢复金山坝以西地区与外部交通。

2.4 影响工程处理

1)对临湖堤防影响分析。老湖区设计洪水位抬高0.9 m,二级湖堤相应加高以增加老湖区库容。受此影响,金山坝、昆山堤、山赵堤、卧牛堤、玉斑堤等临湖堤防需相应加高;上述临湖堤防工程等别为I等,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1级。

2)对引水闸、退水闸及灌排涵闸影响分析。二级湖堤、金山坝、昆山堤等临湖堤防上分布着一些退水闸和灌排涵闸。作为典型设计,分析八里湾退水闸在东平湖老湖设计水位抬高后的稳定性,并提出改建加固设计方案;参考典型设计结论,提出退水闸和灌排涵闸处理方案。

3)对东平湖围坝的影响分析。老湖区设计洪水位抬高后,湖水回水范围将向大清河上游延伸。老湖设计水位45.62 m时,湖水回水至围坝80+730,亦即王台大桥上游侧。经复核,围坝解河口(桩号77+300)至王台大桥(桩号80+730)堤顶高程为46.80~48.24 m,围坝原设计超高为2.50 m,堤顶高程不满足要求;因此,围坝解河口至王台大桥堤防应予以加高,满足老湖设计水位提高的要求;北岸为山坡,地势较高,基本不受洪水影响,不再考虑堤防建设。

2.5 安全设施建设

1)老湖区安全建设规模。老湖区设计水位45.62 m,老湖东区淹没范围加大,但二级湖堤、金山坝、昆山堤、山赵堤等堤防加高后,金山坝以西区域成为防洪保护区;不再安排安全建设。桑园村和土山村的山脚部分因地势低洼仍需建设安全设施;蓄水位抬高后,老湖西侧的王庙村村台高程不足,需安排村台建设;潘孟于、新村因位于老湖区,仍需要建设村台。老湖区东侧仍利用现有环湖路作为撤退道路,需对3.5 km破损严重路面进行翻修处理。老湖区东、大清河南岸滩地内的田庄村处于洪水淹没区,具备外迁条件,对该部分人口外迁安置,规划水平年为18户、66人。针对玉斑堤、斑围堤临湖侧村台面积不足部分进行补充;针对淹没深度大于0.5 m、且没有安全设施的人口建设建村台。规划就地建设村台安置,规划水平年安置人口为914户、3 485人,其中金山坝以西为240户、1 199人。2030年,老湖区安全建设范围内总人口11.75万,其中安全人口10.48万;不安全人口0.73万,均位于老湖区东岸。考虑到避险解困试点工作结束后,老湖区东岸部分人口迁至地势较高位置,但仍有少量人口处于淹没线以下,鉴于淹没水深较浅,现阶段采取临时撤退措施避洪。

2)新湖区安全建设规模。东平湖新湖区仍然采用临时撤退避洪措施。由于规划临时撤退安置人口不变,现状情况相同。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东平湖滞洪区防洪综合治理建设内容主要包含:新建分洪入湖通道,金山坝、二级湖堤、昆山堤、山赵堤、卧牛堤、玉斑堤、围坝加高加固,影响工程处理及推进实施防洪安居工程确保湖区群众安全等。老湖东区设计洪水位提高0.9 m至45.62 m,老湖东区增加滞洪库容1.50亿m3,完全替代金山坝以西滞洪库容,老湖区金山坝以西区域调整为防洪保护区,不再承担蓄滞洪水的任务。工程事关全省大局,对于保障东平湖周边及黄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富民兴鲁,具有重要意义。

3.2建议

根据治黄新理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现状需求,东平湖作为山东黄河下游的重要滞洪区,在保障黄河下游防洪安全、东平湖防洪主体功能地位不变的前提下,提升东平湖的综合利用能力,丰富其功能内涵,发挥其调节水资源、改善湖区水环境、调水、生态保障等综合功能。以“突出黄河蓄滞洪功能,发挥供水调节作用,加强生态保护”为重点,做好东平湖功能优化提升研究。建设智慧东平湖,打造幸福河湖的新标杆,黄河东平湖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东平湖滞洪区湖区
河北省大陆泽、宁晋泊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与安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
修复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
——东平湖增殖放流活动实施
东平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趋势研究
东平湖总磷污染来源的解析
大陆泽蓄滞洪区滏阳河老油召桥至老北定桥段工程地质问题概述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工程管理制度与职责探析
再去看看东平湖(外二首)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