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南水北调工程运维管理模式探索

2021-01-18苏传政

山东水利 2021年11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评级建筑物

苏传政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250100)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确定了“环境优美、技术先进、体制合理、机制科学、管理规范、运转高效”工作总目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9年进行综合改革,整合内部资源;2020年深化制度建设,在补短板、强监管方面发力,特别是从运维期资产管理的角度研究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水利工程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粗放、管理标准不健全等问题,完善了“强监管、补短板”的技术、制度支撑。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自2013年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实现管理降本增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已成为工程运维期管理的核心与重点。工程管理是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建设期项目管理执行各类工程相关行业的规程规范标准进行项目的目标控制,运维期工程管理以工程检查和维修养护为主要手段循环往复,缺少运维期工程管理目标——保障并提高工程建筑物、设备的完好率,恢复并维持设计功能的发挥。

水利工程运维期工程管理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适用于水利工程系统的规程规范和标准,所涉及其他行业运维期的工程管理规程规范标准尺度不一、覆盖面不全、标准体系不完整,与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不仅制约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制约着水利工程运行安全的保障以及效益的最大发挥。

本文紧紧围绕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梳理总结南水北调工程管理经验,探索工程管理新模式,开展水利工程运维等工程管理企业标准研究,建立运维期“一级管理机构监督管理、二级管理机构责任管理、三级管理机构现场管理、相关方服务”的四方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程管理管理体系。从运维期资产管理的角度,通过工程分类与固定资产分类的对应,将工程管理与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的衔接,同时引入并统一项目划分,制定评级及管理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的网格化全覆盖,提出以“完好率”为指标的管理和监管目标,建立起一套统一的集工程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管理目标为一体的工程管理标准,为提高运维期水利工程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及维修养护质量与监管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2 主要研究内容

2.1 工程分类

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50841-2013)的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将工程划分为建筑物、设备两大类,其中建筑物包括对应资产门类的房屋和构筑物;设备对应资产门类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及软件等通用设备,以及电力工业专用设备、安全生产设备、水工机械、专用仪表等专用设备。该分类实现了管理范围全覆盖,以及工程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效衔接,避免了遗漏或选择性的管理。

2.2 项目划分与评级标准

考虑工程项目运维期的管理需要,引进建设期项目划分的思路,结合有关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设备进行了评级单位、单元两级项目划分和评定标准制定,评定一、二、三类单元,一、二、三、四类单位建筑物(设备)。该评级项目划分和评级标准奠定了工程等级评定、维修养护质量认定、资产管理的基础。

2.3 工程等级评定

按照单元、单位逐级评定,最后确定工程建筑物、设备的完好率。工程等级评定按照完好率指标分为优良、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其中建筑物(设备)完好率指建筑物(设备)中一、二类建筑物(设备)数量与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建筑物(设备)数量之和的比值。

2.4 与信息化管理手段衔接

通过项目划分,并对管理单位、设计单元工程、以及划分的所有评级单位和评级单元进行统一编码,奠定了工程建筑物及设备评级、维修养护计划编制、质量管理等方面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便于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资源共享。

2.5 基建期与运维期项目划分对接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包括基建期和运维期。从资产管理的角度来看,运维期是对基建期形成的资产保值增值,两个阶段以“资产”为纽带。

随着工程管理理念的转变和信息技术手段的进步,工程建设项目基建期和运维期的项目划分应该统一起来。基建期项目划分的原则是结合工程结构特点、施工部署及施工合同等[1],而运维期评级单位划分可对应到《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2010)的中类之下,如基建期项目划分的原则能予以完善,则建设项目可实现两阶段信息资源的共享,更好地实现全寿命周期资产管理的目的。

3 成果及应用

在研究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泵站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标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渠道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标准》《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水库工程管理与维修养护标准》,用于山东干线7座泵站、3座水库以及渠道工程的分级管理。成果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3.1 规范维修养护项目清单编制

保证(提升)工程建筑物、设备的完好率是开展维修养护的目标,维修养护是实现运维期工程管理目标的手段。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维修养护存在随机性,且具有项目多、工程量小的特点,利用工程建筑物、设备的评定等级作为维修养护项目编制的重要依据,解决工程短板需要,有效避免盲目的、无标准的项目维修申报。

具体规定为:评定为一类的单位建筑物(设备)只需编制日常养护项目清单进行日常养护;评定为二类及三类单位建筑物(设备)则需要根据评级单元内存在的问题编制维修项目清单;评定为四类(达到报废条件)的需要编制专项项目清单进行新(改、扩)建,形成新的资产。

3.2 进行维修(养护)项目质量认定

养护维修是确保工程完整、可靠和安全运行,延长工程使用期限的重要途径。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多、工程量小,项目管理具有复杂难控性、可变性等特点[2],且基本上没有实现监理制,采用工程建设期的“质量评定”方式,有很大的操作难度。日常养护、维修项目均采取质量认定形式,进行单元质量认定(分为合格、不合格等次),解决工程短板情况,有效解决维修养护项目小、维修养护质量管理困难的问题。

具体规定是质量认定标准与单元评定项目标准相一致,实行一套标准,保证工程维修养护质量。

3.3 完善工程管理考核和监管指标

工程检查、工程监测和维修养护是国有企业目前工程管理采取的主要手段,但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依法依规治企,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发展中补齐短板,切实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因此,保障并提高工程建筑物、设备的完好率,恢复并维持其设计功能的发挥,保证建筑物和设备可以正常使用是工程管理的目标。以建筑物、设备的完好率为导向和纽带,不仅实现了工程检查(监测)—评级—维修养护—恢复功能的闭环管理,而且这一量化指标可客观反映出工程的真实状况,可作为管理(监管)的方向和重要指标。

3.4 实现工程信息化管理

本研究通过健全工程分类,引进项目划分和编码,建立管理标准,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可实现移动端运维评级、考核、监管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全覆盖和实时在线监管,增强管理(监管)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有效提高各级管理(监管)层的管理(监管)效率。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维修养护计划编制、质量管理等运维信息化管理。

4 结语

根据南水北调山东段的工程特点,围绕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进行补短板、强监管的探索,合理衔接了运维期工程管理的分类和资产管理的门类,建立运维期工程分类—评级—维护的工程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网格化全覆盖和闭环、标准的统一和规范,填补运维期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管理目标不健全的短板;率先在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工程中进行应用,使运维期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有效地提高山东南水北调工程管理水平;可在水利工程运维管理中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评级建筑物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建设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火柴游戏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