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掇刀区机渔融合绿色养殖研究与示范

2021-01-18苏钊全张红芳苏清华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2期
关键词:增氧鱼种流水

苏钊全 张红芳 苏清华

(荆门市掇刀区农业机械推广站,湖北 荆门 448000)

0 引言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养殖水环境逐步恶化,池塘养殖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再加上人们对优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短时间内池塘养殖增产增效难。

1 池塘建设及设施设备安装

1.1 池塘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深度为3m,总面积为30m2的正方形塘口作为流水养鱼池,塘口四周用水泥进行护坡,中间建设一条砖混拦水坝。塘口总体划分成3大功能区,即流水精养区、外塘净化区和操作平台。如图1所示,建设净空长为22m、宽为5m、高为3m的一组6个养殖槽,养殖槽总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3.3%。两侧挡土墙为37墙体,中内墙为24墙体。整个槽建有上下两道圈梁,墙中砌有构造柱和混凝土地面,以确保水泥槽的稳定安全性且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预留底部和槽壁微孔增氧的安装沟槽。此外,在养殖槽尾部建设长30m、宽3m的集粪槽,末端建有80cm的矮墙拦集粪便,其槽底低于养殖槽50cm,共计建设750m2。

图1 机渔融合绿色养殖研究与示范项目系统

1.2 设备设施的选择与安装

池塘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微孔增氧设备、粪便收集设备、拦鱼栅、备用发电机、物联网监测设备和捕捞网等。建设罗茨风机推水增氧设备与水循环机房,机房24h开机对流水养殖池进行水体交换、增氧、循环,水流速度平均达到0.44m/min,增氧达67%;外塘安装增氧机进行推水增氧,每2h进行一次水体净化;微孔增氧设备由微孔增氧管、输氧管和风机组成,在每个流水养殖槽两侧每隔3m安装一个长为2m的“T”型微孔增氧管,于养殖槽槽底,以便及时补充应急增氧、静水鱼体消毒,对养殖槽槽底不定时清污;拦鱼栅采用不锈钢材质网片,每个流水池安装4道拦鱼栅;新建备用发动机室、实验室、物联网监测设备、环境数据采集器、报警器,为池塘循环养鱼提供专业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

2 养殖技术及试验结果

2.1 鱼种投放

待前期基建和设备全部安装完工后,对鱼池浸泡、消毒,于2018年6月28日-7月5日开始投放鱼种,投放鱼种质量要求鱼体健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鳞片完整、规格整齐。鱼种下池前再次对鱼池消毒。流水养殖槽投放黄颡鱼45个头108000尾,草鱼0.6kg/尾7500尾,外塘放养花白鲢1.5kg/尾6180尾。

2.2 科学饲养

池塘养殖全程使用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由高隆公司生产的无公害膨化浮性颗粒饲料,池塘内建设饲料拦网,鱼种下池后进行投饵驯化,按照每天4次投饵即9点、12点、15点和17点定时定点定量投料,这样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有利于鱼种健康生长。具体分月投饲情况如上表1所示。

表1 分月投饲情况表

2.3 日常管理

2.3.1 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

每月用二氧化氯全塘消毒杀菌一次,池塘养殖技术水环境较好,每50d左右使用解水剂,泼洒芽孢杆菌一次来防治鱼类病虫害。在整个养殖期间,大塘水质调节良好,除在高温时期加过5次水以外,实现了3个月未换水、未排水且未发生病虫害,水质保持全靠其自身的良性循环。表2为试验期间水质监测情况。

表2 水质监测情况

2.3.2 其它日常事务

对养鱼池进行24h不间断值班监控,严格根据日常鱼种情况做好3项记录。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每月定期对机械设备做好维护保养,以便确保养殖技术的有序开展。

2.4 试验结果

试验共计捕获成鱼75000kg,其中黄颡鱼成鱼60000kg,外塘花白鲢10000kg,草鱼5000kg,折合流水养殖池113.6kg/m2,池塘亩产2500kg;加上外塘花鲢和白鲢以3∶7比例投放,试验塘实现总产值1314500元;养殖成本主要由鱼种、饲料资金占用费、工人工资、电费、设施设备折旧费、塘租、药品、管理费及其它费用组成,总成本合计达282077元;试验完成情况良好,在整个90d养殖周期内,鱼种成活率达到96.7%,特别是黄颡鱼增重3.03倍。试验期间投入产出比为1:3.66,饵料系数为1.62,各数据详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养殖收益情况

3 技术亮点及创新

3.1 微孔增氧推水系统

挡水板安装深度从底部向上达1.8m高,使流水养殖槽整个2.2m深度的水体100%得到了上下循环;该设备进水口改侧面为底部,增加上下水循环深度2m左右;底层增氧管由原来的横向排放改为竖向排放安装,槽壁上每间隔3m串联分管链接气管到底部增氧管,可提高增氧效果10%以上;在安装上首创并串联相结合,通过电磁阀开关调节,使每个推水增氧设备既是独立推水系统又可串联使用成为一体,即使有一个推水增氧设备停机也不会影响该槽推水增氧,大大降低了养殖风险,不仅实用、方便,还可以节能10%以上。

3.2 自动粪便收集系统

独立设计制造出了一套简易自助粪便收集设备,运行时长63h,6个流水养殖槽共收集粪便、废弃物等污水1260t,折合干物质约4000kg,收集率为68%,机械运行过程中也未出现任何故障;实现了自动化,每天定时开启2~4次,并根据外塘水质情况具体确定每天吸污次数和每次吸污时长,自动吸污和排污,省力省心;吸污泵特殊设计和科学安装,使吸污效果明显,每次能吸得较为快速干净,污水浓度高,可提高吸污率15%以上;性价比高,该套系统总体方便实用,造价低,目前是使用效果较好、造价低廉的设备;准确确定了开机时间。掌握了鱼在吃食后3h左右粪便排放最多,因此在喂食3h左右开始收集粪便,效果最好。

3.3 自动投料系统

引入流水池专用的投料机。普通投料机经过改装,将扇形的出料面改成直线式的出料方式。水槽越多,其饲料运输量就越大,因此,采用大的料仓和输送管路可以让每个池开一个通路。这样一来,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推动了自动投料系统的快速发展。

3.4 自动配电系统

高密度情况下,鱼种缺氧10min都是十分致命的,因此拥有一套工业级的可靠的配电系统尤为重要。发电机的配置成为了必选项,设置供电状态的自动切换,这样一来,在市电停电时就能够第一时间切换到发电机供电。

3.5 智能监测系统

整个体系由于承载量翻了多倍,造成的环境压力也随之上升,而水体溶氧变化也会更加剧烈和难以控制,因此每槽必须加装实时在线的溶氧水温监测、控制和告警系统,确保突发的异常情况导致水情的突变,防范可能发生的突发水质变化风险,提升养殖的成功率。

3.6 流水养鱼槽设计建造独特

图2 U型集污池

在流水养鱼槽设计建造时,与其在省内外示范点对比有创新独特之处,使用效果更优。在推水槽底加2m宽的水泥地平,使气推上来的水无夹杂污泥现象;粪便收集池池底与养殖槽底低50cm,池底平整,收集效果好。其它示范点有“V”字形、有倾斜地面等多种形式,效果不太好;粪便收集池宽度为3m(以后还要加宽成5m),使粪便、废弃物能及时沉淀,不随水流冲走,效果更好。

3.7 废弃物回收利用零排放

项目在流水养殖槽外建设三级过滤池作为集污区过滤鱼粪及其它排泄物,集污区与过滤池连接二面采用拦隔网分离水体及粪便。过滤池底铺满鹅卵石,利用其在过滤中起到的承托层作用,将管道中的污泥自然沉淀到沉淀池中,其净化出的水体排放至隔壁池塘继续培养轮虫和黄颡鱼鱼种培育。可以说,三级过滤池很巧妙地将有效收集到的鱼类排泄物和残剩的饲料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变废为宝,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提供了高效有机肥。与此同时,还有效改善了水质,减少了鱼病的发生,整个试验生产期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3.8 “十”字消毒法和静水消毒法

摸索总结出外塘“十”字消毒法和流水养殖槽静水消毒法,既省事、省力,又科学、实用、实效。“十”字消毒法,即在外塘取“十”字形横截面,将消毒药剂或治病药物制成水溶液,泼在横截面上,通过水循环达到全塘水体消毒和鱼体治病效果。静水消毒法,即关停推水增氧机,开启底层微孔增氧设备,将用的消毒剂或药物按流水养殖池体积计算用量,并用水溶解后泼洒到全槽,洗浴到规定时间,达到对鱼体消毒治病的防病效果,然后再开动推水增氧机。

3.9 提高外塘水体大循环

外塘水的流动循环是通过流水养殖槽增氧推水形成南北外塘的水位差和外塘中的三台推水增氧机推水而形成的。原来设计外塘水体挡水墙两侧可以循环,循环水体只有30%~40%左右,南北塘两头大多为死水,达不到生物净化效果。为此,在南北外塘和挡水墙两侧各加装一台推水设备(由底层斜向推水增氧机)。实现了水体大循环,90%以上水面和74%以上水体得到及时稳定交换循环,为流水养殖槽提供了优质水源。由于水循环流动,减少淤泥沉淀,与试验塘口比可年减少塘口淤泥量1000m3,减少75%以上,与其它塘口相比效果十分明显。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项目单产比传统养殖提高3~5倍,池塘亩纯利比传统养殖提高了11800元。

4.2 社会效益

不增加养殖水面可以提高水产品产量供应,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生产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安全水产品,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养殖户收益,带动周边养殖户致富。目前,省内周边县市区水产部门及企业多次到项目地址参观学习交流,湖北省水产现场会也在项目基地召开,各地市州水产部门和企业莅临参观、学习,认为该技术省内领先,示范效果显著。

4.3 生态效益

改善养殖环境及生态环境,实现养殖污染物零排放,养殖排放物固液分离、回收利用,为发展下游产业种植水生蔬菜(莲藕、茭白、空心菜、水芹菜)提供了有机肥料,真正做到低碳、高效、健康养殖。

5 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是实施渔民对新技术认识不高,思想比较保守;二是项目前期投入大,渔民投资热情不高。为此,建议:一是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转变渔民的思想,引导渔民从传统养殖转变为现代化养殖;二是引进有实力的养殖企业投资和向上争取项目支持扩大影响力,带动渔民改变养殖模式。

6 结语

本次机渔融合绿色养殖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各方人员的极力配合下探索出的“单产、效益倍增”高产养殖和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新模式,提升了渔业装备现代化水平,应用“互联网+农机水产”技术,实现了全程智能化控制及信息化管理。其探索出的机渔融合绿色养殖先进技术效益显著,技术在湖北省处于领先地位。项目建设后期也对其进行了应用推广,在湖北硕隆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新建14条槽池塘养殖,每条养殖槽深2.2m,内空110m2,流水槽设备安装面积达6.67hm2,应用推广效果明显,真正做到了污染物零排放,低碳、健康、自动化绿色养殖。

猜你喜欢

增氧鱼种流水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增氧灌溉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流水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流水有心
冬放鱼种技术
前身寄予流水,几世修到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