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位护理干预对减少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1-18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5期
关键词:导管化疗静脉

余 芳

(安徽淮南朝阳医院肿瘤血液科,安徽 淮南 23200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指的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将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以避免化疗药物直接接触手臂静脉的一种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充分利用静脉血流速度较快这一特点,对化疗药物进行快速稀释以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可以由有效的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对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1]。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常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对维持血管内通路具有重要的作用,癌症患者因其免疫功能与凝血功能的下降常常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本文为探究多方位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的影响,选取81例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治疗的81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与对照组41例。实验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范围为34~66岁,平均年龄为(47 2.2)岁,其中头部肿瘤9例,胃部肿瘤9例,乳腺肿瘤8例,其他肿瘤14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范围为32-65岁,平均年龄为(45 2.1)岁,其中头部肿瘤11例,胃部肿瘤10例,乳腺肿瘤11例,其他肿瘤9例。所有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包括定期换药、清洁护理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处理。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多方位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1)健康教育:以健康宣讲、一对一教育以及分发健康手册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患者了解疾病与治疗方法的相关知识。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工作,对PICC相关并发症的诊断与预防进行再教育。(2)完善PICC导管置入流程:针对导管尖端位置不合适的情况应当完善导管置入操作流程,配合X线及其进行胸部正位摄片检查,确定导管插入位置、导管尺寸大小、插入路径等,针对导管内有无导丝的情况做不同处理[2]。(3)最大无菌屏障:医护人员应当保持PICC导管置入期间的无菌操作,强调洗手、戴手套的重要性,以每周至少一次的频率更换敷料以避免并污血感染。(4)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做及时的疏导,在建立良好医护关系的同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患者静脉炎、导管阻塞、血栓形成以及意外移位为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人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n代表例,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0.23%),二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随人们生活方式逐渐改变,加之环境越来越恶劣,人们肿瘤疾病的发病率也正连年走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存在严重威胁,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也存在一定不利影响。很多肿瘤患者病发前并未任何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就达到中晚期,不仅错失最佳治疗时间,还要面临死亡威胁。临床治疗肿瘤患者,多采取药物治疗、放化疗治疗,接受化疗治疗患者需要长期输注药物,为减轻常规静脉穿刺对患者反复损伤,留置静脉PICC置管就是十分关键。PICC置管虽具有操作简便、危害性较小及护理方便等优势,但由于其对患者血管存在一定影响,受化疗药物的不良作用,不仅会增加其对机体血管的刺激,患者穿刺部位还易出现疼痛与红肿现象。因此,为减少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加强患者的临床干预是极为必要的。

虽然肿瘤患者在进行PICC治疗时导管不透X光线,但导管尖端有时并不能在标准正位X光胸片上进行清晰的定位,且盲置导管时尖端初始位置并没有处于 最佳位置,可能需要借助抽出或重新插入等一些列额外操作来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操作过程中技术难度相对较高,且患者各类并发症也为治疗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3]。多方位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参考依据,从患者生理、心理等各个角度出发,对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实施PICC置管,不仅可以提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还能有效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损伤。针对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对肿瘤患者实施多方位护理干预,不仅大大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能减轻相关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便于有效保护患者静脉血管,从而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发生静脉炎、导管阻塞、血栓形成、意外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经多方位护理干预的患者其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其他患者,确保了患者的临床安全性。这是因为建立无菌屏障预防措施、精细化导管置入、心理疏导等多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对整个PICC护理过程进行细化,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帮助患者维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病魔,同时也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所述,多方位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有效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导管化疗静脉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