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的疗效观察

2021-01-18孙钧竹沈卫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5期
关键词:尿路良性前列腺

孙钧竹,沈卫东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3201;2.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335;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3201)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目前已成为男性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1]。前列腺体积增大,出现夜尿增多、尿流间断、排尿费力、尿后滴沥等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困扰患者,影响其生活质量。笔者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共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患者72例,其中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36例,采用非那雄安片治疗36例,并进行IP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通过门诊及新泾镇65岁老年人体检筛查,为排除肾功能障碍或尿路感染等其他因素,确诊为BPH引起相关LUTS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三十六例,对照组平均病程(1.33±0.45)年,平均年龄(54.34±5.23)岁;观察组平均病程(1.31±0.42)年,平均年龄(54.28±5.5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的相关标准

根据2 0 1 7年E A U《非神经源性男性 L U T S(包含BPO)指南》[2]的诊断标准。(1)以LUTS 为主诉就诊的40岁以上男性患者,无任何特殊的除外指标。(2)LUTS包括储尿期、排尿期和排尿后3组症候群:①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②排尿期症状:尿流变细、尿流分叉、尿流间断、尿踌躇、排尿费力、尿滴沥;③排尿后症状:排尿后滴沥、尿不尽;出现1组或以上症候群的多个症状可诊断LUTS。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且未服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②年龄≥40 岁;③患者意识清晰;④可自主活动;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年龄不符;②前列腺癌患者;③良性前列腺增生侵袭性治疗不成功的患者;④难以控制的糖尿病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⑤病史或体检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⑥有盆腔外科手术或外伤史;⑦有性传播性疾病史;⑧服用影响膀胱功能的药物。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服用非那雄胺片,每日一次,每次5mg,连续服药1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可吸收缝线穴位埋植治疗,患者仰卧位及俯卧位,取关元、水道、中极、秩边、肾俞、阴陵泉、曲泉穴,每周1次,一个月为一疗程,两组均随访半年。

1.5 治疗结果观察指标

①疗效依据标准[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 Y/T001.1-94):临床痊愈:症状消失。(n≥90%)显效:症状基本消失。(n≥70%)有效:症状缓减。(30%≤n<7 0%)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n<3 0%)。②IPSS[4]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③生活质量指数[5](QOL)评分表:0~6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④汉密尔顿焦虑量表[6](HAMA):共计14项,每项0~4分,总积分越高表示焦虑症状越严重。⑤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共计24项,积分越高表示抑郁情况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疗效对比

采取穴位埋线法的治疗效果优于服用非那雄安片的治疗效果,P<0.05。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疗效比较

2.2 IPSS评分

治疗前,IPS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IPSS评分均改善,埋线组评分较优,P<0.05。如下表所示。

表2 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n;±s;分)

表2 治疗前后IPSS评分比较(n;±s;分)

?

2.3 HAMA评分

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均改善,埋线组评分较优,P<0.05。如下表所示:

表3 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n;±s;分)

表3 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n;±s;分)

?

2.4 HAMD评分

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改善,埋线组评分较优,p<0.05。如下表所示。

表4 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n;±s;分)

表4 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n;±s;分)

?

2.5 QOL评分

治疗前,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改善,埋线组评分较优,p<0.05。如下表所示。

表5 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n;±s;分)

表5 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n;±s;分)

?

3 讨 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B P H)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和出现下尿路症状(LUTS),而LUTS提示有下尿路梗阻的存在,为慢性,缓慢进展性疾病,困扰患者,影响其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常用药如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和M受体激动剂,需长期使用或合并用药,存在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耐受度低,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

祖国医学将良性前列腺增生归属于“精癃”范畴。《类证治裁闭癃遗溺》记载:“癃者,小便不利。”该病病位在精室,与膀胱、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与肝脾亦有一定关系,《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膀胱不利为癃”。《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癃闭,邪伤肾也”。临床多见肾元亏虚,膀胱气化无力,加之瘀血、败精、湿热等瘀阻下焦所致,本虚标实为其病机特点。

针灸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基础,疗效肯定,但存在持续时间短,刺激量不足的缺陷。本研究选用穴位埋线法,其为针灸学理论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使用埋线针将可吸收线植入人体穴位,通过物理刺激和生物化学变化,将信息和能量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达到持续治疗的目的。取穴遵循远近相配,肝脾肾同治的原则,其中关元穴为阴阳交关之所,先天之气海也;水道穴内应精室,为人体极内之处;阴陵泉为太阴之合,五行属水,三者相配主要改善患者尿潴留症状。秩边穴主治癃闭下重,大小便难;配合厥阴之合的曲泉穴,能有效缩小前列腺体积。水道穴通调水道,使水液渗注于膀胱;肾俞穴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帮助改善患者下尿路症状及腰酸乏力、下腹胀满不适等全身症状。

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0.56%),P<0.05。提示,穴位埋线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疗效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HAMA及HAMD、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IPSS评分、HAMA及HAMD、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PSS评分、HAMA及HAMD、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穴位埋线可较好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患者前列腺功能,患者心理状态佳,焦虑抑郁症状轻,生活质量佳。

综上,穴位埋线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作用速效且持续,刺激量持久而柔和,症状改善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操作简易安全,可推广应用。但本次研究数据样本量较少,可进一步扩大样本含量进行研究,以保证数据可靠性。

猜你喜欢

尿路良性前列腺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