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2021-01-18尹涛
尹 涛
(灌南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500)
踝关节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距骨、胫腓骨下端,在人体站立、行走活动中发挥支撑作用,能对机体运动和平衡进行调节,对活动能力产生影响,保持踝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十分重要。踝关节骨折多是外界暴力造成踝部扭伤所致,其高危因素是高空坠落、扭伤、车祸等,若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身心健康受到危害。踝关节骨折作为关节内骨折类型之一表现出较高的治疗精密度要求,对于复位的准确性、解剖精准性与固定良好性需要做出充分保证[1]。本次研究将针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探析手术复位内固定方法运用可行性,以实现踝关节骨折患者有效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2月收治的10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54例):女23例,男31例;年龄区间为18岁~49岁,平均为(29.73±2.65)岁;有2 0例为扭伤,1 3为交通事故伤,1 2例为高空坠落伤,7例为重物砸伤,2例为其他伤;其中有2 1例 为A型 骨 折,2 0例 为B型 骨 折,1 3例 为C型 骨 折。对照组(5 4例):女2 4例,男3 0例;年龄区间为1 7岁~48岁,平均为(29.75±2.66)岁;有21例为扭伤,14为交通事故伤,11例为高空坠落伤,6例为重物砸伤,2例为其他伤;其中有22例为A型骨折,21例为B型骨折,11例为C型骨折。纳入标准:①踝关节骨折于临床获得确诊;②均接受复位治疗;③知晓同意本研究;④一般资料完整度较高;⑤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伴有其他位置骨折对踝关节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就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案展开骨折治疗,针对患者合理展开Davis-Weber分型操作,完成后于临床通过影像学检查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情况及形象详细了解,就患者正确卧位采取予以指导,于临床合理对患者展开复位操作,对于骨折手法复位要求患者在入院>72h展开;治疗组: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方法展开骨折治疗:通过对患者骨折分型加以了解后,采用不同手术方案加以应用,针对患者踝关节骨折情况,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有效明确,针对表现出内侧踝骨骨折患者,显露方式主要通过制作弧形切口或者纵形切口方式展开;针对表现出外侧踝骨骨折患者,显露方式主要通过在患者腓骨后缘位置制作纵形切口方式展开;针对表现出后踝骨折患者,显露方式主要通过经腓骨外侧入路方式展开,依据固定顺序合理展开固定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恢复情况。
1.4 判断标准
优:患者踝关节功能转为正常,对其骨折位置进行观察,未表现出畸形以及红肿现象;良:患者踝关节功能获得好转,对其骨折位置进行观察,表现出轻微红肿现象;可:对于轻微运动患者踝关节能够耐受,但是长时间行走表现出疼痛症状显著;差:未达到上述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标准[2]。
恢复情况通过踝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展开处理,计数资料(骨折治疗优良率)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临床对比
治疗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98.15%)高于对照组(79.63%)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临床对比[n(%)]
2.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
治疗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恢复情况对比(±s)
?
3 讨 论
踝关节作为负重关节之一,承受负重较大,从而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表现出踝关节骨折概率较为显著。就其特征进行分析,在患者踝关节呈现出外伤情况后,会呈现出踝部肿胀以及疼痛症状,于皮下会表现出青紫以及瘀癍现象,无法对踝关节进行活动,无法做到自由行走,对其实施检查发现患者外踝以及内踝表现出的压痛感显著,呈现出踝关节畸形的现象,往往表现出骨擦音的现象[3]。
治疗期间,需要通过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具体情况了解,针对性进行固定方案的选择以及治疗,以确保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效果显著提升,促进骨折疾病早期恢复。
综上所述,手术复位内固定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得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增强,最终实现踝关节骨折患者有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