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衰能增加患肿瘤几率吗

2021-01-18

保健医苑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衰心血管小鼠

只要一谈到肿瘤心脏病学,人们往往会想到治疗肿瘤的各种手段对心脏产生的毒性。因为目前广泛开展的研究都提示,无论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都可以导致心血管疾病,尤为严重的情况是发生心力衰竭。但我们很少了解,心力衰竭可能本来就容易合并肿瘤,甚至可能是肿瘤的始作俑者。

共同危险因素

尽管心血管疾病和肿瘤通常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疾病,但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和肿瘤有很多相似性和可能的相互作用,包括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炎症、肥胖、氧化应激、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食、空气污染和缺乏体育活动,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

心力衰竭容易合并肿瘤

最近的流行病学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肿瘤。近期著名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刊登了Moore 教授和同事的研究,总共纳入1724 名没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风险的乳腺癌受试者。在诊断后平均11.7 年的随访时间里,与没有出现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乳腺癌诊断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乳腺癌复发风险增加59%,乳腺癌死亡率增加60%。另一项丹麦注册研究随访了约330.9 万人,发现9307 例心衰患者,对心衰患者平均随访4.5 年,追踪到975 例肿瘤患者。即使按年龄分组,发现合并心衰的肿瘤发生率均高于同年龄无心衰人群。

当然,这可能由于心衰患者往往需要更多地完善CT、心脏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更多需要抗凝治疗等,由此带来肿瘤诊断率的增加。2018 年发表在《循环》杂志上的研究,则为心衰诱导肿瘤发生以及可能的机制方面进一步增添了新证据。研究者首先制作心肌梗死后心衰小鼠模型,监测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情况。结果发现,天然和移植的衰竭心脏,均会导致小鼠肠道肿瘤体积明显增加。研究同时发现,心衰促进肿瘤生长可能与心脏分泌相关因子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3 有关。

心力衰竭与肿瘤之间相互作用的假说

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抗癌治疗前需评估和控制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严密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一旦出现心脏毒性,及时调整抗癌方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利尿剂、他汀以及特异性药物如右雷佐生等。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需重视其可能为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期待将来能够对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出现较好的生物标记物对心衰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有选择性地进行肿瘤的筛查。现有研究提示心力衰竭与肿瘤之间存在病理生理联系,但是这种关系非常复杂,需要将来进行更全面而详细的研究,来阐明常见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和肿瘤之间的联系。

猜你喜欢

心衰心血管小鼠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是未来防治重点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Mir-150和NKT细胞的激活对雌性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影响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