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联合舰队”逆袭肿瘤

2021-01-18

保健医苑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科室癌症

家住福州市的黄女士,被确诊为晚期乳腺癌,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接受了肿瘤内科、普通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科的专家发挥各个学科专长进行讨论,筛选的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她的病情趋于稳定。

“过去‘治疗患者的肿瘤’的观念,应当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的患者’这一新理念。”对此,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主任陈曦主任医师介绍说,“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由分到合’时代,通过MDT 模式,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局部、药物、生物、心理等治疗手段,运行姑息疗养式、家居化病区、心理支持的‘联合舰队’整合式诊疗,是今后的肿瘤治疗新模式。”

“私人订制”精准治疗

打破专业壁垒,统一全盘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 部门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 年)》,专门提出持续推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整合相关专业技术力量,积极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转化应用。2019 年8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进一步完善癌症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癌症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推动提升区域癌症医疗服务保障能力。

肿瘤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单一学科或一个专家不能全面地评估及治疗肿瘤。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模式——MDT 模式,打破以治疗手段分科的旧机制,建立起以病种为单位的“一站式”多学科诊治中心,由多学科专家围绕某一特定病例进行讨论,汇聚集体智慧,发挥各个学科专长,会诊专家会在临床诊断、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随访、治疗方案调整等方面进行充分探讨并达成共识,制定出符合当前研究方向的、共同认可的治疗和研究计划,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模式。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理念源自美国、英国,已经得到普及。英国在2007 年颁布了关于肿瘤治疗MDT 模式的法律文件,每一位肿瘤患者首先需要经过MDT 综合诊断。欧盟委员会于2009年正式发布成立欧盟抗癌合作组织,确定MDT为肿瘤治疗的核心要素,制定了26 个关键性条款指导MDT 为肿瘤患者服务。我国许多大型三甲医院也已开展MDT 诊疗模式。

让医生团队围着患者转,跟他们面对面探讨治疗方案,让患者尽早、尽可能获得最适合的治疗,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病急乱投医下的信息不对称和决策偏差,给了患者最大的安心,赢回更多生机。陈曦主任医师介绍说,他们牵头的多学科联合门诊,已在乳腺癌、胃肠癌、肝癌、前列腺癌等四个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MDT)模式下实现综合治疗,使患者得到最大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获益。

避免学科“唯我独尊”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越大型的医院,其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出现更多的专科和亚专科。临床上,恶性肿瘤有效治疗手段不断增多,但肿瘤分科体系明显存在局限性。如不同专科的医生各自为战,他们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不甚了解,这样显然不利于患者得到综合诊疗。比如癌症患者抱怨说,咨询6 个科室就有6 个治疗方案,实际上这是分科体系的必然结果。

上述情况,主要是以治疗手段分科所造成的,即分为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放射治疗科等,按治疗手段分科室有利于手术、放疗、化疗等专科自身的纵向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各种治疗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在这种模式下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的诊断、分期不规范,治疗上更是各自为政,这必将影响肿瘤患者的整体治疗。因此,我国原卫生部在2010 年开始组建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委员会,并不断推出肿瘤诊疗规范,提倡恶性肿瘤患者应采用MDT 模式。

MDT 模式和传统会诊模式的不同,在于传统模式是单学科诊疗,看患者生的“病”,MDT模式是多学科协作,看生病的“人”,治疗决策过程中能够考虑患者的意愿,以患者为中心,肿瘤患者不管在哪个科室就诊,都应有外科、化疗科、放疗科等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如果患者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也应有相应专家会诊意见,应避免某个学科“唯我独尊”的治疗。而通常的“专家会诊”,仅由同一个科室的几个专家围绕患者病历进行讨论,制定的是本专业的治疗方案,如外科专家会诊讨论的只是手术的方案,而放疗专家只讨论放疗方案。

“MDT 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避免单一学科治疗的局限性,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陈曦主任医师强调说,通过MDT 模式,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后,在早期常规经典治疗基础上,结合基因检测后的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新辅助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模式,类似“鸡尾酒”结合起来治疗是患者最佳选择。

“联合舰队”多方合力

在法国、英国等国家,MDT 模式已经成为医院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强制实行。美国的重要肿瘤治疗中心也建立了MDT 治疗工作制度,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发布的肿瘤诊治指南,即是MDT 模式讨论后得出的诊疗规范。我国在多学科诊治基础上,也已探索基于大数据研究的疾病预防与早期诊断,尝试基于分级诊疗的疾病康复与舒缓疗护,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肿瘤领域落地,共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肿瘤战场硝烟弥漫,单舰种作战难以克敌,需要组成“联合舰队”,在统一指挥下,充分发挥每种战舰的作用,靠多方合力。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诊疗,是通过外科、内科、化疗、放疗、病理、核磁、超声、检验、介入、康复等肿瘤相关科室专家,共同为肿瘤患者进行会诊,有效缩短医患分头诊疗时间、提高诊疗效率、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专业、优质、高效的“一站式”医疗服务。每个肿瘤MDT 讨论,对医生而言,也是跨专业拓展、规范诊疗行为历练,收获更多经验、培养更强能力,最终造福更多患者。

患者初诊时,就应当与经治医院的专科医生沟通,选择MDT 模式,了解自己的诊断依据和疾病分期,检查是否充分。同时,集合多学科专家的经验,全面把握病情发展方向,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所患基础疾病的医生参与。治疗中,采集病史、讨论病情、医患沟通,很多专业术语患者不了解,多学科医生会跟患者面对面“科普”解释。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新发现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对错误治疗方案的纠正,能保证医疗安全。治疗到一定阶段再次进行MDT 评估,由多学科医生与患者共同选择下一步的治疗和随访,避免了误诊误治、不停转诊、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对肿瘤的治疗都有严格的规范,不同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应遵循不同癌种的治疗指南和共识。在互联网时代,MDT 模式信息都是公开的,家属也可以查阅到,并了解医生的建议是否科学,大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猜你喜欢

个体化科室癌症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