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展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

2021-01-18

产经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级化会展业产业结构

一 引言及文献述要

近些年,会展业以一种新的服务业形态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平台和经济助推器。数据表明,2018年,我国举办各类展览10889场,展览总面积达到14余万平方米,初步测算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突破6400亿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1]。鉴于我国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政府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合理规划展馆布局,发展会展业”。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5]15号),明确了经济新常态下,会展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2020年要“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地区层面,重庆(2010)、北京(2011)、杭州(2018)、成都(2018)、上海(2018)等城市先后提出要建设“会展之都”(1)明确提出要建设“会展之都”的城市出台的相关文件及内容如下:重庆市2010年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意见》(渝府发[2010]40号)提出把重庆打造成为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北京市在2011年5月发布的《北京市十二五期间会展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北京建设成为亚洲会展之都;杭州市2018年印发了《杭州市加快推进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要着力打造具有世界水准的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之都、赛事之城;成都市2018年专门发布了《成都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上海市商务委员会2018年印发了《上海市建设国际会展之都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纷纷制定促进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力争做大做强会展业,确保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经济实践表明,会展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会展业隶属于服务业,其发展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Lee et al.(2012)[2]、叶凯等(2011)[3]、王永兵(2018)[4]先后使用投入产出模型、向量误差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会展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会展业的区域关联效应可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牛盼强等,2015)[5],会展业发展不仅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罗凡胜等,2012[6];罗秋菊和罗倩文,2016[7];张海洲和陆林,2017[8]),而且对本区域和其他区域的拉动效应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李铁成和刘力,2015)[9]。会展业还具有很强的产业联动效应,经典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会展业可以显著地带动本区域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刘阳,2018)[10]。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催生了会展旅游新业态(司玲和南宇,2016)[11],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Lim和Zhu,2018)[12]。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释放结构性潜能是这一转型的要求。会展业作为服务业的新业态,其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目前,关于会展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寇煌悦等,2020)[13],总体上讲依然不足。一方面,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需作进一步梳理;另一方面,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也有待丰富。有鉴于此,本文梳理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会展业发展水平指标,分析会展业的时空分布规律,采用面板数据递归模型探讨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为优化我国会展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在直接效应上,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会展业隶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会展活动的展开,会产生门票收入、租赁费用、办展费用和施工费用等。因此,会展业发展可以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中介效应表现在消费改善、人力资源积累、技术进步、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等五个方面:

1.消费改善中介效应。即会展业发展会促进消费结构的优化重组,提升个人消费水平。第一,会展业是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的示范平台。参展产品的展示可以拓展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引领消费潮流,使个人消费倾向趋于高端化和多样化,最终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第二,会展活动的举办还可以调节供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会展具有集中性、互动性的特点(马勇,2002)[14],精心策划的会展活动,依据其主题性在时间和空间上将供需双方整合在一起,促进供需双方精准高效的沟通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蔡梅良和钟志平,2009)[15],调节需求方的消费结构。第三,会展引领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消费档次高端化。会展的主办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多为相关单位的重要代表,消费能力相对比较高,会展主体之间的接触、交流、洽谈和签约等活动对高端服务业有较大需求,消费层次的升级也会推动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2.人力资源积累中介效应。第一,会展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辅助性人力资源,例如:展会的举办需要装饰工人、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司仪礼仪服务人员,从而可以吸引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由于这些产业均为第三产业,会展业发展直接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李智玲,2017)[16]。第二,会展业对策划人才、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专业性人力资源需求大,会展业发展导致专业性人力资源的区域聚集,甚至直接影响了会展教育的发展(肖晔等,2020)[17]。第三,会展业的关联效应会带动相关产业的辅助性与专业性人力资源积累。会展业后向关联产业包括室内装饰业、广告业和信息产业,旁侧关联产业包括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等,前向关联产业则包括调查、物流等中介服务行业,会展业发展会增加对这些产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总的来讲,辅助性人力资源积累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专业性人力资源积累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拉动作用(扶涛,2020)[18]。

3.技术进步中介效应。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因素之一(易信和刘凤良,2015)[19]。会展业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技术扩散,会展活动为生产技术交流提供平台,帮助新技术迅速找到对口的市场。展会也有助于参展企业了解消费者的新偏好和新需求,实现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或是明确进一步研发的方向,促进新产业出现。当前,会展业正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网络安全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商品交易系统、数据自动化处理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纷纷引入到展会中,展会的策划、宣传、交易、事后评估都有电子商务的用武之地,因此会展业发展也刺激了技术进步。

4.固定资产投资中介效应。会展业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展会的举办需要大型的会展场馆、便利的交通设施、高档的酒店以及各类休闲旅游场所等,而这些物质支撑条件要求,客观上促使政府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开展城市建设,加大城市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从而很大程度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高欣,2011)[20]。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投资率、改变了全要素生产率、导致了总消费的变化,通过价格效应、投资效应和产业效应三种渠道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郭凯明和王藤桥,2019)[21]。

图1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

5.城市化中介效应。城市是会展业的发源地和集中地。城市作为消费、流通和资金融通中心不仅可以满足会展活动的举办,连接供需双方的基本需求,而且城市中的酒店、餐饮等行业也能为会展活动的举办提供支撑。会展业发展可以带来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张、拉动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尤其是可以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外部资源、促进经贸发展和城市发展要素聚集,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可以提高专业化分工,有力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Guy et al., 2008)[22]。城市化的发展还会产生选择效应,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淘汰粗放型企业而保留集约型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孙叶飞等,2016)[23]。

综上,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三 模型、指标与变量

(一)计量模型的设定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包含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两部分。本研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按照简约性原则设定如下面板数据递归模型:

Tit=αi+βMICEit+γMit+μit

(1)

Mit=αi+θMICEit+εit

(2)

式中,i和t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T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α为个体效应,MICE代表着会展业发展水平,M为中介变量,μ和ε为随机误差。根据式(1)和式(2)的设定,直接效应为β,中介效应为γθ,总效应为γθ+β。为了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采用拟贝叶斯方法。

(二)会展业发展水平测算

为客观地评价会展业发展水平,需要建立衡量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借鉴马勇和陈慧英(2013)[24]、王永兵(2018)[4]的研究,按照指标的可得性、代表性和可比性原则,从基础设施、展览规模、国际发展和管理服务四个层面构建了7个会展业发展水平指标。基础设施由专业展馆数量(座)和展馆面积(万平方米)构成,展览规模由展览数量(场)和展览面积(万平方米)构成,国际发展由UFI中国会员数(个)和UFI中国展览认证数(个)构成,管理服务由各省会展管理部门个数、民间社团个数和研究机构个数加总而成。

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会展业发展水平指标。因子分析法是从多个指标提取互不相关因子的方法,优点在于权重的赋值较为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理论上,有K个指标就可以提取K个因子,其中会展业发展水平中的第k(k=1, 2, …,K)个指标xk可以表示为:

(3)

式(3)中的因子MICEk即为第k个会展业发展水平因子,τ为待估系数。本文通过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获得MICEk,旋转后从中提取特征根λ≥1的因子作为会展业发展水平不同维度的测量。最后对提取的p(p≤K)个因子,利用权重加总为综合指标,公式如下:

(4)

其中,vp为权重,它是被提取的因子方差占所有被提取的因子方差之和的比例。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一般来讲,一国或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迁具备两个维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前者主要用来反映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的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投入和产出耦合水平的衡量,后者反映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共同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测量方法是利用泰尔指数(干春晖等,2011)[25],具体如式(5)所示:

(5)

式中,j为1、2、3,分别代表一产、二产和三产,Yitj和Litj分别为第i个地区第t期j产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Yit和Lit则为该地区第t期的生产总值和总就业人数。泰尔指数介于0到1之间,是一个负向指标,该指标越大,说明产业结构越不合理,该指标越小,说明产业结构越合理。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各大产业的增加值比率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乘积之和,使用式(6)衡量(刘伟和张辉,2008)[26]。该指标属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越高级,反之则越低级。

(6)

(四)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由5个变量构成。消费改善中介变量以居民消费总额占GDP的比例表示,人力资源积累中介变量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技术进步中介变量以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中介变量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例表示,城市化中介变量以城镇居民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

本文以我国30个省级地区(不包含港澳台和西藏)为研究对象。由于《中国展览业统计报告》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除测算会展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来自于《中国展览业统计报告》外,被解释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和公开信息。

四 会展业发展水平测算与时空分布特征

(一)会展业发展水平测算

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各省级地区会展业发展水平。具体以《中国展览业统计报告》为基础,从中选取指标体系中7个二级指标的数据。7个二级指标的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2206.411,P值为0,KMO抽样充分度度量值为0.79,表明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变量方差最大法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和公因子方差如表1所示,基于因子的方差(特征根),可以提取2个因子作为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测量,它们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85.2%,表明这2个因子可以代表会展业发展水平。

两个因子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展馆数量、展馆面积、展览数量、展览面积以及管理部门、民间社团和研究机构总数在因子1上有较高的载荷,可以命名为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MICE_Nit),因子数值越大,则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越高。相比较而言,UFI中国会员数和UFI中国展览认证数在因子2上的载荷绝对值显著大于其在因子1上的载荷,而其余5个二级指标则恰恰相反,因子2可以命名为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MICE_Iit)。注意到大多数二级指标与因子2之间的载荷为负值,说明他们之间具有反向联系,为了便于分析,对提取的因子2统一进行了取负化处理,确保因子数值越大,会展业国际化水平越高。

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但不足以全面反映会展业的发展水平,为此,以式(4)为基础计算得出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MICE_Ait)。

表1 会展业发展水平的因子载荷和公因子方差

(二)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1.时间分布特征。图2为历年各省级地区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值的时间特征。结果表明,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且具有阶段性。第一,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考察期间,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从2011年的-0.180上升到2018年的0.161,年均上升幅度为0.049个单位;第二,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特征。以2014年为界,在此之前,发展水平呈上下波动的态势,进入新常态以后,发展水平持续增长,平均增幅达到了0.058。

图2 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间特征

由图2不难理解,会展业的高速发展是政策、经济和产业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政策方面,会展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商务部建立了展览业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服务贸易十三五规划》中会展业也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的行业标准制定、发展规划和监测统计更加明确,政府与市场在会展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清晰,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在经济方面,经济新常态为会展业综合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催生了会展题材的创新,服务国家经济、外交、区域和新能源、新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产业等题材的展会持续增加。在产业方面,竞争环境的加剧促进了会展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上。打造绿色生态会展已经成为会展业行业的共同信念,“会展+”和“+会展”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会+展”和“展+展”的多活动并举模式、“B2B2C”的融合创新模式以及“互联网+会展”的跨界合作模式不断涌现,信息技术成为会展业新的服务手段,会展业向“智慧+”的新业态方向发展,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

2.空间分布特征。运用GIS中的自然断裂法将2011年和2018年各省级地区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分为五级,空间分布如图3和图4所示。(1)考察期间,会展业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总体上形成了东部沿海向西部腹地逐级递减的格局。2011年,东部沿海有8个省级地区属于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两个梯队,到了2018年,处于前两个梯队的东部沿海区域达到了9个。而中部地区和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则处于第三、第四梯队,西部的大部分省级地区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最低,集中在第五梯队。(2)山东、四川异军突起,成为我国会展业新的增长极。2011年,山东和四川的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分别处于第三和第四梯队,但到了2018年,这两个省份分别进入了第一和第二梯队,成为会展业的后起之秀。(3)会展业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形成了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山东为核心的山东半岛地区、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地区和以四川为核心的四川盆地地区等五个集聚空间。

图4 2018年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会展业空间格局的形成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地区产业政策息息相关。经济基础方面,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展业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后,在增长优先战略的指导下,经济增长发轫于东部沿海地区,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了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东部沿海地区始终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区位优势方面,会展业具有显著的区位指向性和城市依赖性,我国会展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冀和川渝五个国家级城市群,位置优越、人流密集、物流发达、交通便利,特别适合开展会展活动。地区产业政策方面,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传统上的会展地理中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始终重视这些地区会展业的发展,山东和四川的崛起是地方政府近些年持续不断努力的结果,其省会城市济南和成都先后制订了《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基础设施、给予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迅速地提升了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

五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的来讲,近年来,会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区位、政策密切相关。为了验证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估计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然后以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估计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整体影响。

(一)基准回归

分别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固定效应(FE)两种估计方法对两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进行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和模型2表明,会展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具体而言,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在10%水平上与表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指数显著负相关,说明会展业发展可以抑制产业结构偏离均衡状态。在模型3和模型4中,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会展业发展也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考虑到MICE_Nit和MICE_Iit是使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标准化变量,可以直接比较它们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边际效应。在两个固定效应模型中,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大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说明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的边际效应相对更高。虽然我国会展行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殷杰和杨艺同,2020)[27],但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公司、展会以及国际参展商仍十分有限(聂裕鹏,2016)[28],这就决定了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的边际效应较高。

表2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基准估计

(二)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传导机制分解

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依赖于中介变量,需要分析相关变量的中介效应。基于式(1)和式(2)估计出的固定效应模型(2)相关估计结果和计算过程可向作者索取,以下同。,计算得出中介效应、直接效应、总效应以及采用拟贝叶斯方法估计的显著性结果如表3所示。

1.消费改善中介效应检验。在考虑了消费改善中介以后,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直接效应,但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总效应也是显著的。这两个因子消费改善中介效应的估计值分别为-0.016和-0.028,说明这两个因子可以显著促进消费改善,且消费改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也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不过,这两个因子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不存在中介效应,仅存在直接效应和总效应,说明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没有通过消费中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2.人力资源积累中介效应检验。无论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还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相较而言,对于两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标,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和总效应均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比如,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中介效应分别为-0.013和0.780,绝对值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的中介效应-0.011和0.703,与前文的结论一致,反映出现阶段会展国际人才匮乏和国际化发展进程缓慢。

3.技术进步中介效应检验。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和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中介效应,但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同时这两个因子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是显著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技术进步偏向类型会导致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虽然技术进步本身有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张云辉和赵佳慧,2019)[29],但仅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孙学涛等,2017)[30]。会展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展示形式和内容上,并不体现在劳动力节约。

4.固定资产投资中介效应检验。会展业发展水平的两个因子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而且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的三种效应均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的三种效应。会展业国际化不仅意味着对接国际标准,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品质,也暗含着在展馆及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上达到国际水平,我国会展业与国际强国相比,虽然在硬件层面上不遑多让,但在专业化、整合度以及整体发展上仍有不小差距。因此,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中介的拉动效应更高。

5.城市化中介效应检验。依托于城市化中介,会展业国内发展水平和国际化发展水平两个因子可以显著地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而且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的中介效应也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的中介效应。不过,国内发展水平因子通过城市化中介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直接效应是不显著的。总的来看,结合空间分布特征,会展业主要聚集在国家级城市群,这些城市本身城市化水平就比较高,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较好,相互之间的交通也十分便利,国际化更易于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表3 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应估计与检验

(三)综合指标估计

以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估计的中介效应、直接效应、总效应以及相应的显著性检验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依托消费改善中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无直接效应,但有中介效应和总效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无中介效应但存在显著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依托人力资源积累中介和固定资产投资中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三种效应;依托技术进步中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无中介效应,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中介效应;以城市化为中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中介效应。总体来讲,与前文结论完全一致,这进一步验证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表4 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应估计与检验

六 结论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会展业作为服务业中的新业态,能否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本文关注的焦点。构建会展业发展水平指标,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讨论会展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面板数据中介效应模型为基础,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会展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从会展业发展的视角探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科学路径。在影响机制上,会展业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其中中介效应依赖于消费改善、人力资源积累、技术进步、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化。在时空分布上,近年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具有阶段性特征,空间分异明显,形成了五个地理中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会展业的国内、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以及综合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推动效应,而且会展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因子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边际效应明显高于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当然,虽然3个会展业发展指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总效应均是显著的,但对不同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有一定差异。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消费改善中介,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并不存在;人力资源积累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中介效应和直接效应均是显著的;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技术进步中介效应是不存在的,但直接效应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是存在的;会展业发展可以通过城市化中介显著地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由此说明,会展业确实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由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重视会展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推动会展业差异化发展。会展业作为一种新业态,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5年,我国会展业的行业规模将达到万亿以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1]。会展业的发展需要具备诸多条件,与各地区政府的导向密不可分。首先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和布局,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可以进一步构建全国性、跨区域性的会展管理机构或行业自律组织,树立“大会展”的理念,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状态以及办展基础,引导各地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确保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努力克服现在一盘散沙、各自为阵的会展管理运行模式。

第二,强化会展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会展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我国会展业正在从粗放型增长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会展业也正在步入新常态,专业化、市场化、网络化进程明显加快(俞华,2017)[31]。我国的会展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差,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这样重大疫情的冲击下,产业链损失巨大,重启之路相当漫长。需要通过政府扶持和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加快会展企业并购整合的步伐,打造抗风险能力强、全产业链的大型会展企业。会展行业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策划、设计、管理等会展专业高端人才,为此需通过产学研联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会展人才培养。

第三,探索多种办展形式,努力提升会展的国际化水平。会展业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跟上网络化、国际化的步伐。尽管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兴起和重大灾害对传统实体会展构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会展的核心依然是促进交易达成,因此要顺应新时代、拥抱新技术,努力探索线上线下多种办展形式,把目标聚焦于精准对接和提高交易效率上。会展业还需要深入研究国际会展业的布局及发展趋势,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努力融入国际会展联盟(UFI)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会展企业和精品会展,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品牌知名度高的国家级会展平台和会展品牌。

猜你喜欢

高级化会展业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全面透析欧洲会展业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变非对称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基于“两基准”理论新解释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