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健身价值研究

2021-01-18赵晓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乒乓球老年人运动

赵晓晨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要求愈发强烈。特别是退休后的老年人群,离开工作岗位后更注重自身的身体情况。健康的身体是维持正常生活、抵御疾病、减缓衰老的基础,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既需要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的普及,又需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到适宜的运动当中。乒乓球在我国被誉为“国球”,一直以来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各项比赛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尤其是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上增加了群众组的比赛,使得本就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乒乓球项目,再一次掀起了普通人参与的浪潮。此外,乒乓球运动属于非接触性对抗项目,且器材简单,不受场地及天气的限制,深受老年人群的喜爱。因此本文基于社会学角度就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善、心理健康的促进及人际交往的增进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力求在突出乒乓球运动优势的基础上,以期为退休老年人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健身价值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字资源系统进行中文文献的检索,检索关键词为“乒乓球运动”、“退休老年人运动”、“运动健身”等为主题词,下载具有权威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为本研究的论证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四版)相关问卷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编制要求,编制《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调查问卷》。该问卷有关问题均围绕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健身效果进行设计,对大连市中山区某乒乓球俱乐部随机抽取96名退休老年人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96份,回收问卷92份,回收率为95.83%。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4.57%。

2.2.3 访谈法

走访社区对退休老年人进行访谈,根据老年人参与运动健身的动机深入了解该人群退休后参与运动健身情况,发现老年人在进行乒乓球运动时存在的问题,并调查老年人在运动健身前后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及时的与退休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为今后科学有效地指导退休老年人进行乒乓球运动来促进身心健康共谋策略。

2.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归纳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运动概述

3.1.1 乒乓球运动的源起与发展

乒乓球运动起源于英国,由网球运动逐渐演变而来。当时网球运动受天气因素及场地因素的共同限制,热衷于网球运动的欧洲年轻人将网球移于室内,将手掌用布或皮革包裹作为球拍进行击球活动,此为乒乓球运动的雏形。由于网球运动在当时不断盛行,随即在桌子上击网球的运动形式也激发起人们的好奇心,这种只为上层社会贵族服务的运动进入人们的视野,新颖的桌上网球被命名为“Table tennis”,该叫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乒乓球运动从器物如球拍、球台、球开始革新。由被布或皮革包裹手掌发展为木板材质的球拍、桌台由餐桌发展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木料桌、乒乓球由实心球发展为弹性增强的实心橡胶,后又发展为重量较轻的空心塑料球。伴随着器物的技术发展,20世纪初期在伦敦组织了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赛,乒乓球运动逐渐在欧洲和亚洲兴起。随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与1926年成立,乒乓球运动的规则也在不断改革。器物和规则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隐匿在器物和规则背后的文化才是属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真实内涵,也是不同国家人民所接受和认可的真实原因。

3.1.2 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征

乒乓球各大赛事所用的器材均是由国际乒乓球联合会特别批准和指定。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标准的比赛用球为重量2.40-2.53克、直径40毫米,且无光泽的白色或是橙色硬球。乒乓球凭借重量轻、规格小、弹性好等球性特点使得参与此项运动的人群范围不断扩大,这种以技巧取胜的项目往往能受到更多人群的青睐。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项目,在长2.74米、宽1.52米及高0.76米的球台上,中间隔有0.152米的球网。针对参与乒乓球运动不同人群的身体素质无过高要求,隔网对抗使得球路变化众多,观赏性更强。此外,乒乓球正式比赛场地面积为8米×16米,用0.75米高的挡板围成场地。因此,乒乓球运动易于推广与其占场地面积小、器材成本低的特点息息相关,减小了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也符合当前各类人群的消费水平。

3.1.3 乒乓球运动的健身功能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健身、健脑、健心为一体的运动训练项目。乒乓球运动中的移动是通过下肢的快速移动步伐完成,长期练习可有效增强大腿肌肉力量,对力量素质的提高有明显效果。然而,乒乓球运动技巧性强,仅依靠加强力量素质并不是取得乒乓球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锻炼者根据乒乓球的球速和球路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调整可有效地化被动为主动。

锻炼者长期进行乒乓球运动,在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同时能够有效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乒乓球运动是一项由全身协调配合的项目,在应对线路多变、落点多变时,需要下肢快速移动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可见,乒乓球运动能够在提高力量素质的前提下,不仅提高了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使关节也更加稳固与灵活。

3.2 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善

健身是利用器械或是徒手练习,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提高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最终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退休老年人在生活上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运动,然而老年时期伴随着身体灵活性逐渐下降及身体形态上的改变,选择适宜自身的运动项目显得尤为重要。乒乓球运动对于初学老年人锻炼者简单易操作,具有运动强度低的特点,方便老年人在锻炼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运动强度,及时的控制运动强度能更好地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此外以技巧性为主的乒乓球运动,对于身体机能逐渐降低的退休老年人增添了锻炼的趣味性。后期对于球技较为出众的以乒乓球锻炼为主的老年人,在身体素质条件差别性较低的情况下,充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的协调配合,以应对运动中球路和球速的灵活多变。通过对某乒乓球俱乐部中退休老年人的调查,65.51%的退休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的锻炼动机为强身健体(见表一),大部分的老年人认同乒乓球运动可以提升身体情况这一观念,也将其作为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依据退休老年人在进行乒乓球后身体状况调查数据,55.2%的退休老年人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有所改善占21.8%,改善不明显占13.8%,没有效果占9.2%(见表二)。可见绝大多数退休老年人在进行乒乓球运动锻炼后身体状况是有改善的。

乒乓球运动在攻球时,大多以正手位为主,利用腕部、手臂、腰部共同发力快速将球击出。此过程为前臂外展引拍后,大臂带动小臂挥动球拍,要求前臂做内旋动作击球。反手拨球过程中,前臂外旋、腕部则做伸与旋外的动作击球的中上部,完成击球后还原成准备姿势。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上肢锻炼的意义在于增强腕部、手臂、肩部、腰部的灵活性,缓解肌肉过度紧张,减缓各关节的疼痛症状。在乒乓球运动中,下肢主要起到支撑与稳定的作用,通过脚掌蹬地、膝关节的略内旋或是略外旋,以维持重心的稳定,保证击球时的稳定性。乒乓球运动对老年人下肢锻炼的意义在于增加下肢肌肉力量,加强关节的灵活性,改善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预防跌倒的发生。此外,长时间的乒乓球运动,会使老年人的心肌更有力。通过访谈,大部分退休老年人在经过乒乓球健身后,气急与胸闷的感觉愈发减弱。进行乒乓球健身后,此症状也逐渐减轻。总之,乒乓球运动可以有效改善退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增强老年人肌肉力量,增加各关节的灵活度,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

当老年人突然从几十年有规律的在职生活转为可随意支配时间的退休生活后,生活节奏的变化、空闲时间的增多均是导致退休老年人出现退休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此前相关研究发现,运动时可增加人体的精神递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压抑的负面情绪,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心理疾病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通过对某乒乓球俱乐部中退休老年人的调查,20.79%的退休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的锻炼动机为个人兴趣,9.2%的老年人参与动机为打发空闲时间。老年人在参与体育运动时,尤其是在参与以个人兴趣为主体育运动能够在转移注意力的情况下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对某乒乓球俱乐部中退休老年人参与锻炼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41.38%的退休老年人每周参与2-3次乒乓球运动,21.84%的老年人每周参与4-5次乒乓球运动,16.1%的老年人每周参与5次以上的乒乓球运动(见表三)。大多数退休老年人能够坚持乒乓球运动在于适当的运动能够调整自身心理状态。根据访谈得知,每周坚持4次以上乒乓球运动的锻炼者多数是个人兴趣浓厚和打发空闲时间的退休老年人。退休老年人进行乒乓球运动时,虽然对抗性较小但是竞争性强,适合老年人进行锻炼并能够在胜负难料的乒乓球比赛中激发老年人的兴趣,吸引老年人参加到运动中,在战胜他人的同时在心理也战胜自己。因此乒乓球运动能够提升退休老年人参与乐趣,积极调整自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负面情绪,并在球技战胜他人的同时在内心上战胜自己。

3.4 乒乓球运动对退休老年人人际交往的增进

为了提升乒乓球运动的娱乐性,退休老年人常常自发组织乒乓球比赛,根据球技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组。乒乓球运动不仅有单打比赛的形式,还有双打及团体比赛的形式。个人的乒乓球技能突出不一定会使团体在比赛中胜出,这就需要各退休老年人之间进行交流,相互沟通,了解自身和同伴的优缺点。理解同伴的打法,需要不断在切磋球技时摸索,以适应在单打和双打的比赛。除此之外,了解对手的打球风格也是乒乓球团体赛取胜的关键。这就需要老年人一改封闭自我的态度,主动投入到团体中分析对手的特点,团队间相互协作和配合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在某乒乓球俱乐部中退休老年人的调查中,4.5%的老年人参与乒乓球锻炼动机为社交。退休后的老年人生活节奏放缓,知心的朋友也越来越少,多数子女忙于工作没有空闲时间照顾老人,因此很多退休老年人希望再次有团队合作的机会去展示自我。乒乓球运动使退休老年人接触更多的球友,在锻炼中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增进了人际交往并获得了被认可情绪体验。

4 结论

4.1 乒乓球运动可以有效改善退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增强老年人肌肉力量,增强腕部、手臂、肩部、腰部的灵活性,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乒乓球运动能够提升退休老年人参与乐趣,积极调整自身状态,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负面情绪,缓解平日里精神紧张的程度,转移注意力。

4.3 乒乓球运动使退休老年人接触更多的球友,扩大了社交范围,在锻炼中相互信任、相互交流,增进了人际交往。

表1 退休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动机调查

表2 退休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身体状况调查

表3 退休老年人参与乒乓球运动一周频率调查

猜你喜欢

乒乓球老年人运动
乒乓球悬浮术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不正经运动范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