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APP对大学生锻炼意识提升影响研究

2021-01-18张俊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次数体育锻炼

张俊娜

前言

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身心,陶冶情操,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而使用运动APP进行监测和辅助完成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健身潮流,运动类APP在促成体育锻炼行为、养成体育锻炼意识中发挥很好的作用。相关文献显示,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和以课堂为中心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低,并且运动时间、次数、强度等不固定,以至于呈现出身体素质下降,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下降的健康状况。通过分析大学生使用运动APP的目的、方式、次数、时间、强度以及对学校实行运动APP来进行监督和督促学生锻炼的态度等,研究使用运动APP对大学生提高锻炼意识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运动APP对大学生锻炼意识提升为主要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从河南大学图书馆及体育学院资料室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图书期刊等相关文献信息,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特拟定《运动APP对大学生锻炼意识提升影响调查问卷》,按照随机抽样原则,随机抽取信阳师范学院大一和大二两个年级大学生1816名进行调查,其中大一1008名(男生214名,女生794名),大二808名(男生131名,女生677名)。发放问卷1816份,回收问卷181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816份,有效率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情况分析

2.1.1 大学生对学校实施运动APP所持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图1 大学生对学校实施运动APP的态度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能力弱的现象,各高校开始利用运动APP的监测及打卡等功能,对学生实行强制的跑步要求,对于这一情况,根据图1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学校实施运动APP来监督运动锻炼的措施持赞同意见的占了77%,而持不太赞同和不赞同意见的同学在20%左右。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自身健康上的关注度高,通过学校的监督来促进运动锻炼的频率,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2.1.2 大学生对学校所制定的运动里程达标线认同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对于学校制定的运动里程的达标线的认同情况根据表1中的调查信息,有56.1%的同学是比较认同的,18.6%的同学对其非常认同,而17.6%的同学对其不太认同,7.7%的同学持不认同的意见。由此看来,高校设置的运动里程目标符合大众学生的运动强度,同学们的认可度越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越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表1 大学生对学校所制定的运动里程达标线认同情况

2.1.3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时间段

由表2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使用的时间段分别3个阶段,其晚上的使用时间最高,大一大二的学生都占总比例的90%左右,在早上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人都在10%以下,而选择中午锻炼的人只有2%。可以看出大学生使用运动APP运动软件进行锻炼的效率比较高,进行晚上跑步健身的人数居多,一方面是因为在完善晚上这段时间学生的课较少,二是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闲暇时间较多,在这个时候进行锻炼有充足的时间。

表2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时间段

2.1.4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场所

运动APP中,所设置的运动范围是整个高校校园,活动的路线主要包括东操场、西操场及校园内的主干道。根据表3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大一大二被调查的大学生有5五成左右选择在操场和主干道相结合的场所进行跑步锻炼,三到四成的同学选择在东操场进行锻炼,而在西操场和校园内主干道上进行跑步锻炼的同学只占了极少数。由此可见,被调查的大学生在选择活动场所时,由于校园内的主干道也是运动里程里的主要路线,而打卡的位置是在两个操场内,所以选择两个场地相结合的运动场所占大多数,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学生作弊的情况发生。

表3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进行锻炼的场所

2.2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对自身行为的影响调查与分析

2.2.1 大学生对运动APP基本功能中使用兴趣较高的调查与分析

表4 大学生在运动APP基本功能中使用兴趣较高的功能

大学生使用运动类APP功能情况从表4中可看出,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时,男生对APP中的约跑的社交功能占比最高,达到了47%,此功能在女生中仅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是31.3%,而女生最感兴趣的是里程数统计的功能,达到了55.5%的比例,这个功能在男生感兴趣的功能中排名仅次于约跑,排在第二位,所占比例是46.1%,运动轨迹在男生中占了41.7%,在女生中排在第二位,占了49.2%,其余三项功能运动成果、运动排行榜和交流互动在男、女生中的感兴趣比例都比较低。这表明在使用运动APP的大学生群体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是记录功能,其中女生更注重自己的运动时消耗是多少,所以更关注运动的里程数,而男生喜欢以结交新的友人为目的,所以对约跑功能的兴趣更大。

2.2.2 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前后每周锻炼次数变化的调查与分析

表5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前每周进行锻炼的次数表

由表5、6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实行运动APP来督促学生进行运动锻炼之前,每周进行锻炼的次数有54.3%的被调查者运动次数在1—2次,22.5%的学生运动次数在2次到3次,运动在3—4次、4次以上的被调查者分别只占了10%左右。但是,在学校实行了通过运动APP来监督学生进行运动锻炼后,学生进行每周进行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加,运动次数在4次以上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达到36.7%,3—4次的学生占比例的31.7%,1—2次的同学减少到10.8%,2—3次的同学只有20.9%。由此可见,学校通过运动APP来进行监督学生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学生运动时间的增加,通过这种强制手段,来督促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

表6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后每周进行锻炼的次数表

2.2.3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后收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图2 信阳师范学院普通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后所得到的收获

通过运动,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图2的调查结果中显示,有75.8%的被调查者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45%左右的被调查者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识,体验到了运动带来的好处并增加了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而28%左右的被调查者激发了运动的兴趣并提高了身体素质,15%左右的被调查者丰富了体育健康知识,建立了自信心并提高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运动锻炼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和技能的掌握,还有心理上的磨炼,品德素质的提高,是促使大学生坚持锻炼的动机,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做好铺垫。

2.2.4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后对参与运动锻炼态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后,对参与运动锻炼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如图3所示,有47.8%的被调查者在现有的运动习惯上,想要努力增加锻炼的频率,有44.7%的被调查者在努力地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走出宿舍,走进运动场”,而30%左右的被调查者准备在原有的运动基础上,保证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已达到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利用运动APP来进行运动锻炼,改变对运动锻炼的态度,不断增加对运动锻炼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运动锻炼习惯的养成。

图3 大学生使用运动APP后对参与运动锻炼的态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大学生对运动APP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并没有全面掌握运动APP的各种使用功能。根据对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时动机的研究表明,更多的大学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里程任务,而不是自己主动去进行锻炼,缺乏自主意识。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后,锻炼次数、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都有所增加,有利于大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运动健身类APP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健身行为有积极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大学生连续使用运动健身类APP的时间、次数和每次使用健身类APP的时间上,但是大学生对运动锻炼态度的改变不明显,参与锻炼的意识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培养。

3.2 建议

首先,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正确的使用运动APP,运动APP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其自身功能并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加强宣传与推广工作。

其次,为了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从运动APP中获得更多科学锻炼的方式,学校有关部门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进行宣讲与推广工作。

第三,应该在广播站、广告牌等宣传的场所,对运动APP的使用方法、各类功能特点等进行宣传或者做简单的图解,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其的了解。

最后,大学生在使用运动APP时,要合理把握运动的时间、次数、强度以及频率,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以此来培养锻炼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次数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