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蹬式技术对百米跑运动成绩的影响分析
——以优秀百米运动员博尔特为例

2021-01-18常渊博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尔特膝关节角度

常渊博

1 前言

博尔特从北京奥运会百米9.69s的成绩到柏林世界锦标赛博尔特再次以9.58s夺得冠军并刷新自己的世界纪录。除了博尔特科学的训练以及场地器械环境的因素外,人们开始重视博尔特的短跑技术。“屈蹬式”技术不仅能够适应现代塑胶跑道,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通过研究分析博尔特在100米途中跑过程“屈蹬式”跑的技术原理,进一步阐述“屈蹬式”技术对百米跑成绩的影响,对我们研究短距离跑的运动技术,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技术教学训练能力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第29届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冠军博尔特。

2.2 研究方法

2.2.1 信息技术法

2.2.1 .1 资料获取

从国际田联官方网站获取2009年柏林世锦赛男子100m决赛的视屏资料。

2.2.1 .2 资料分析

运用Dartfish分析视屏资料从中获取各个重要的数据。通过各个单帧时间段的处理分析出各段落速度变化、各段落平均步幅、各段落平均步频。

2.2.1 .3 途中跑阶段身体数据的获取

运用专业版Dartfish分析出各个阶段的身体角度以及角度的变化。

2.2.2 资料文献法

从国际田联官方网站获取柏林世界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的相关资料。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资料运用表格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博尔特100米全程跑速度变化的曲线分析

研究表明:50-60米段的成绩关联度排在第一位,博尔特恰好在60米段的时候达到了100米全程跑的最高速度。在之前的速度提升过程当中,飞人博尔特用自己独特的加速跑技术使得他在这关键的60米阶段达到了最高的速度,这也为他获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通过图中可见,博尔特在68米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瞬时速度12.36m/s,之后下降12.06m/s最后保持这一速度过终点,速度下降为2.42%。可见博尔特在途中跑阶段很好地维持了速度,而博尔特制胜法宝就是他一直骄傲的途中跑技术。博尔特在每个10m段的速度都十分稳定而且在上升,这些都离不开“屈蹬式”技术的合理完美的应用。

图1 博尔特全程速度变化曲线图

表1 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相关数据

3.2 博尔特100米全程跑分段时间的分析

博尔特将“屈蹬式”技术非常完美地融入途中跑过程中。庞大的体型决定了途中跑阶段的技术,高大的身材但后蹬动作幅度小,没有促使髋、膝、踝关节充分蹬伸,以此来维持更好的重心。重心的稳定,是博尔特赋予“屈蹬式”技术最为核心的部分。高而稳定的重心,为博尔特在途中跑加速阶段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如图2所示)从起跑之后进入途中跑阶段,我们将每个十米段作为一个时间段。在第十个分段中却出现于第九个分段时间相同,与最小值也只有相差0.02s,明显博尔特冲刺能力强。无论在奥运会上还是世锦赛上,博尔特在六十米段的时间几乎相同,这都要归功于途中跑阶段“屈蹬式”技术为博尔特省下的能量,为他在后30m阶段冲刺储备能量,让他决胜于后30m阶段。

图2 博尔特100m跑分段时间曲线图

表2 奥运会和世锦赛百米决赛每10m成绩(单位:s)

3.3 从优秀短跑运动员生理角度分析

众所周知,百米短距离项目,加速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降速,降速的比率决定了最终成绩的好坏。博尔特自70m至终点阶段速度降幅比任何人都要小。

博尔特途中跑阶段所采用的“屈蹬式”技术,由于后蹬不充分,肌肉感受的刺激不是很强,神经的兴奋与抑制也感受小,这样的话能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神经明感性,减少高速跑中大脑皮层的负担,加快大脑皮层中枢兴奋与抑制的转化速度,能够增加肌肉伸展性、关节灵活性、全身的协调性以及柔韧性,增加肌肉收缩,有利于加快肌肉收缩速度和力量。所以在最后冲刺阶段博尔特没有丝毫减速,形象的来说,放松是短跑的灵魂。(见表1)博尔特在途中跑阶段采用“屈蹬式”技术是为他更好地放松冲过终点。

表3 短跑成绩与肌肉放松能力的关系

3.4 从身体结构学角度分析

我们分析博尔特的跑动过程中膝关节的变化可知,在途中跑阶段,博尔特的膝关节角度从152度到162度再恢复到150度,然后再扩大到160度。博尔特的膝关节角度充分伸展、后摆充分,释放角度给自身带来的生物动力使得获得了更好的向前性。而且膝关节角度波动范围小,这样更好地维持了一个平稳的冲刺平台,从膝关节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想要的动力。反观髋关节的角度变化就要大得多,从143度过大到203度。在世锦赛当中博尔特支撑腿膝角比奥运会当中要小,支撑腿保留了更多的角度空间,屈蹬更为充分,为他积蓄了更多的能量。博尔特的髋关节摆动幅度充分,很快进入髋关节最大活动角度,进入之后波动小,这样不但维持了平稳的上肢,而且为屈蹬式的进一步发挥奠定了角度基础。

保持稳定的重心是百米跑非常关键的技术。“屈蹬式”技术对维持高而稳的重心很有帮助。人们对于博尔特一直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强,因为每次跑都是十分放松的样子,其实这恰是博尔特的过人之处。松弛的肌肉可以带动相应的膝、髋、踝关节发挥出最大范围的角度。

表4 跑动过程中膝关节的变化

表5 途中跑支撑段各识相主要角度比较(单位:度)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通过博尔特为对象研究“屈蹬式”技术对百米跑的影响,提高了对“后蹬膝关节不充分蹬直”技术的全面认识,转变以“前摆”为主的指导思想。

4.1.2 “屈蹬式”技术在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对百米跑无论在途中跑加速阶段,还是最后的冲刺阶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技术意义,这一技术已经成为牙买加飞人制胜的关键法宝。

4.1.3 博尔特为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短跑训练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要通过学习先进的训练理念,确立科学的短跑训练方法,在短跑训练中做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做到自主化、个性化发展。

4.2 建议

4.2.1 在训练当中,应当以“屈蹬式”跑的专项性练习为主,例如车轮跑、折叠式小步跑,这样可以加深肌肉的记忆。

4.2.2 在进行短跑的技术性练习当中,应当在一定的速度基础上进行练习,这样有利于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对运动技术的掌握。

4.2.3 运动员柔韧性的练习也不能忽视,柔韧是对骨骼肌很好的放松,否则就会顾此失彼,拉伸性的练习多以髋、膝、踝关节参与的练习,这样既能提高柔韧性的练习也能强化重要关节的力量和活动范围。

4.2.4 思想意识上要对运动员贯彻“后蹬式”技术的技术原理,让运动员在大脑支配下完成技术动作,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尔特膝关节角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尤塞恩·博尔特简传
“约炮”博尔特
父亲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