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程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2021-01-17张爱琴
摘 要:文言文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包含了传统文化的文字精髓。小学阶段,学生探究和学习文言文,可以将我国优秀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司马光》作为小学阶段首篇文言文,虽然篇幅简短,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它的起步学习,将影响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为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美德,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对此,文章针对《司马光》一文,总结了几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部编版;《司马光》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65-02
引 言
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古文讲解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引,使其深刻领悟到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真实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文言文的篇幅简短,语言凝练,语序通畅,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学习和探究文言文,可以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成效。下文将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分析如何以读驭难、以乐趣打动学生,从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读通——激发兴趣
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首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内容充满了好奇,但也有一定的陌生感。此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初体验,切记不能直接让学生理解古文,而是应利用他们所熟知的音乐和故事,更好地激发其对文言文的探究热情。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化解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司马光》作为小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篇幅非常简短,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读通文本内容,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阅读是理解的第一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示范,让其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有例可仿”。因为《司马光》中的有些文字难以理解,节奏感也很强,所以,教师应进行范读教学,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断句和诵读,然后让学生进行仿读,使其将文言文读通。最后,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共同诵读文章,想象文本内容描绘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欲望,并让他们明白,文言文并不难,渐渐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
二、读懂——领悟真情
在學生读通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其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首次学习文言文的这一情况,尽可能地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使其对《司马光》一文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进而深刻地领悟文章内涵。此外,在学生阅读和学习古诗词或文言文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并让他们结合相关注释及参考资料,了解文本大意。三年级课本中的文言文都带有词义注释。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应及时进行指导并加以解释,为学生了解文章内涵做铺垫。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引子范本”,带领他们诵读《司马光》,同时要注意语句的诵读速度、停顿处及轻重音等,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大概的了解。随后,教师要让学生跟读,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诵读,体验文言文诵读的停顿层次。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这时,教师可以结合趣味性的音乐,缓解学生的情绪,并为课堂增添乐趣。教师可以采用教学辅助软件,当学生阅读到文本的停顿部分时,用教学软件敲出一个音符,逐渐让学生养成自然停顿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之后,要根据文章注释及上下文的关联性,及时引导他们梳理文章大意,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涵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率,还可以使其掌握更多古文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读顺——发挥想象
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文言文具有简洁、意蕴丰富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品味[2]。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和探究《司马光》时,应紧抓重要环节,让学生在读顺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不断丰富文言文内容。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切记不要逐字逐句地给学生翻译,而是要让他们自己领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言文内容读通、读懂、读顺,最终按照有序的学习方法,一步步掌握文言文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有效且优质的文言文学习情境,为其提供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平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再组织他们开展《司马光》一文的情境表演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引学生仔细分析文中孩童惊恐、尖叫时的心理特征,同时紧抓这些人物的形象、动作等特点,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人物的勾画,并将文本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这一环节,学生不但能够将文言文读顺,还可以培养自身的想象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进而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当一个孩童不慎跌入水缸中,为何‘众皆弃去’?其中的‘弃’分别包括哪些含义?”这时,学生便会结合本文,着重分析文中人物的特点,以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最后进入深层次的思考环节。上述一系列学习步骤和环节,都是以读顺课文为基础的。所以,教师不可忽视“引子范本”这一教学方法,要注重为学生进行范读,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文言文内容。
四、扩读——体验乐趣
在学生经历了读通、读懂及读顺这三个学习步骤后,接下来,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扩读”,即有效的拓展阅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在和学生共同研究《司马光》一文的内容时,要有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学习能力。在结束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后,教师应为学生推荐更多适合他们学习和阅读的文言文作品,如《曹冲称象》《望梅止渴》《孔融让梨》等,让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让学生体验到阅读和学习不同文本的乐趣,从而更好地拓展自己的语文阅读空间。教师在挑选文言文作品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以实现拓展延伸的理想教学目的。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古文内容时,应时刻站在学生的角度,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为开展“扩读”教学做准备,从而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充满期待和热情。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古文学习的乐趣,使其热爱文言文,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并树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让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呵护他们的兴趣爱好,并使学生深刻领悟文言文作品中所蕴含的道理,最终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逐渐萌芽。
[参考文献]
[1]周雪梅.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难度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06):85.
[2]顾丽.小学文言文启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09):63.
作者简介:张爱琴(1979.5-),女,福建仙游人,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