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解决背景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研究

2021-01-17张月仙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问题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开始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阶段的数学作业布置模式也有所改变,不再仅仅以巩固课堂知识为目标,而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巩固课内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为目标。文章将结合传统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的弊端,详细探究设计新型综合实践作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44-03

引  言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数学思维能力和自身理解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数学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使学生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将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一、传统小学数学作业模式的特点及弊端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整体的教学目标倾向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是班级平均分、学生的综合成绩、班级最高分等数据。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导致布置课后作业成了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教师会根据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数量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数学成绩。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布置数学作业时盲目地采用统一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教师布置作业的初衷是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因此常常布置超量且难度较高的作业,这样会使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降低,而且过多的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作业。因此,许多学生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写作业,即使完成作业也是敷衍了事,这样的作业质量不高,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的目标和意义

(一)设计目标

不同于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不再单纯地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为出发点,内容不再局限于数学教材、统一发放的练习册等,而是鼓励和引导学生面向日常生活和大自然,在更加广阔且贴近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自主地发现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和问题,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1]。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直接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所接触的数学知识会更加多元化。学生不需要再花费全部的课余时间与枯燥乏味且繁重的海量习题“做斗争”,而是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此外,小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设计意义

基于问题解决背景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主要设计意义在于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借助科学合理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理论和定律,而是形象生动的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2]。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这种作业模式,学生能够慢慢积累生活经验,为以后更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设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有利于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师为了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作业,就要先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以便灵活、自如地设计数学实践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类作业的设计规律,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出一些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和方法,并發掘新的教学模式,为之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中常常包含一些形象直观的数学知识,这切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与学生互动,有助于更好地向学生传递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三、基于问题解决背景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趣味性问题设置实践作业

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设计实践作业时注意以趣味性的问题为导向,用生动有趣的实践作业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小学数学教材中就设置了很多有较强趣味性的问题,教师在设置数学综合实践作业时可以参考教材上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而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应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方法,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水平[3]。

例如,在学习了“比和比例”这一知识点后,很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测量小树和小树影子的长度,并进行对比。学生对这类动手实践活动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会积极参与,能通过实践活动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开展这种小组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及其影子的长度,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比例知识求出这个物体与其影子的比,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意识。这种以趣味性问题为导向设计实践作业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

(二)基于数学问题的知识关联性设计实践作业

教师布置综合实践类作业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等,因此,实践作业应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类作业时应注意挖掘数学问题中的关联知识,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放在一起,使学生能根据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以此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4]。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体积”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两个知识点的关联性,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个圆柱体模型,并注意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形状的物体,让他们结合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来尝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完成这个作业时,学生能够从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出发,通过积极探索发现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上课时,教师可以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他们在小组中交流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对体积的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同时发现了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圆柱体体积推导过程进行演绎。在学生理解了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课前准备的圆柱体模型或者自己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形状的物体进行测量,在获得相关数据后计算该圆柱体物体的体积,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基于生活问题设计实践作业

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和应用于日常生活[5]。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在设计综合实践作业时以生活化的问题为基础,培养学生探究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应注意的是,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有很多,教师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在完成综合实践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对数学知识进行迁移,进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统计一个月内每天的最高温度,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在统计这些数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以生活化问题为出发点来布置实践作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

又如,在教学完“小数”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并记录家庭成员的身高,并用所学的小数知识将这些测量数据准确地记录下来,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形成对小数知识的正确认知,还学会了用小数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同时丰富了自身的生活经验。

(四)基于开放性问题设计实践作业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作业主题,让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这类开放性实践作业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完成实践作业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6]。

例如,在教學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作业,即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随意测量一块红薯的体积。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长等进行分组,让每一小组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先交流讨论,确定具体的测量方案。每组学生制订的测量计划各不相同,如有的小组将红薯放进长方体容器中,测量放红薯之前和放红薯之后长方体容器中液体的不同数据,从而间接得出红薯的体积;有的小组将红薯切成接近长方体形状的小块,逐一进行测量再相加,估算出红薯的体积;还有的小组将红薯煮熟压成泥,放在长方体容器中进行测量,求出红薯的体积。这些测量方法虽然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集思广益、互相协作,不仅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锻炼了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自身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且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

结  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也能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设计综合实践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等,以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等多种类型的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作业形式,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晶.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2]刘婷.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3]王雪.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

[4]关香菊.小学中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8.

[5]张晓英.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现状与开展策略[J].学周刊,2021(03):153-154.

[6]杨红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作业的设计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03):65-66.

作者简介:张月仙(1979.5-),女,福建福鼎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问题小学数学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