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医学模式视域下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

2021-01-17何亦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何亦詹

摘要:国民健康问题近年来被放大了国家层面上。随着中产阶级的人数扩增,慢性病、心理疾病发病率增高,如何防治职业病引起了许多学者与政府主体负责人的关注。自《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发布以来,新的职业病及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对职业病的防治规划工作提出新挑战。对此,本文基于现代医学模式提出防治职业病的解决思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规划  现代医学模式  健康预防

一、案例概述与问题提出

随着科技发展,许多新兴行业涌入职业市场。电子竞技职业选手(以下简称电竞)便是其中一种颇受关注与争议的新职业。电竞行业是以电竞相关的俱乐部、职业选手、主播和赛事运营商等多主体为核心的新型竞技体育行业。[1]类似电竞、网络主播等尚且属于行业发展前期的职业,光环效应背后更多看不到的健康隐患问题,其劳动权利保障制度并不完善,各国电竞行业都没有合法承认的工会及劳资协议。作为被学者们忽视的流量群体,其权益常常受到侵犯。

目前,据新闻报道,知名电竞职业选手Uzi由于常年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节、手伤严重等原因,查出Ⅱ型糖尿病,决定退役。调查数据表明,多达75%的电竞选手患有职业病,其退役平均年龄仅24岁。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如糖尿病、腱鞘炎等疾病频繁出现在20岁左右的电竞选手身上。因此,笔者聚焦电竞行业等新行业的健康保障问题展开探讨并试图寻求破解之道,建构以职业病防治为核心的现代医学模式规划。

在仅有的学术研究中,学者郭云清提出应关注电竞职业选手身体健康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合理制定赛程赛制,完善俱乐部的管理体制,改善舆论环境,减轻电竞选手的精神压力,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2]以上建议措施便包含了现代医学模式的三个核心要素:生物、心理、社会。

二、案例分析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在《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中区分了职业病和事故伤害的规定,但在该条例后续说明时仅把“职业病”罗列为一种工伤情形。可见,我国未能严格区分“事故伤害”和“职业病”。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而电竞职业选手具备的疾病危害因素被排除在外,各国也未针对该行业建立行业工会整体保障劳动者权利。此外,在201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 切实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当前并未形成针对职业运动员的特殊职业病认定标准,无法对电竞职业选手的工伤问题进行认定。

有学者提出“劳动者在积极意义上使用雇主提供的劳动条件,给付劳动并获得工资;在消极意义上不承担雇主的生产经营风险。”[3]笔者认为,公司不合理的工作安排所产生的健康风险不应由职工承担。互联网时代下的新行业包括当前备受热议的“网约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尚未覆盖保障其等权益,这类行业在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特殊性。

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目前的《职业病防治法》未能考虑到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在人群健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职业精神障碍患者无法寻求合适的法律救济的案例屡见不鲜,在工业化国家职业压力导致的精神障碍更是早已成为主要的职业性疾患。[4]最新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仍不包括“精神障碍”一类。国际上,南非《职业伤害和职业疾病赔偿法案》,其关于逐渐发展的心理伤害能否达到“事故”的要求目前仍存有一定争议。[5]

三、现代医学模式视域下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

伴随健康需求提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应有的位置。多数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职业健康是亟需关注的内容,完善相应的职业病防治规划是当前重点任务。

(一)从生物角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

在生物防治上可分为三级。第一,企业可以选择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针对职场常见慢性疾病,引入长期的健康管理,从根源上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定期组织开展职工体检,以预防严重问题的发生。第二,对一些职业性疾病明确其诊断鉴定标准,要求工作单位根据职工工作做出预防干涉措施,若发现早期临床症状及时进行治疗,例如预防职业性噪音声聋。第三,对职工所安排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此外,为进一步保障员工权益,应从法律上扩大工伤保险范畴。

(二)从心理角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

心身疾病种类多、范围广,对人体健康危害大。考虑到新职业、新健康害险因素的出现,建议在重视职业病化学、物理、生物致病因素的同时,重视心理致病因素。首先,在防治过程中应向有关单位明确职业精神障碍的诱因:往往是工作环境恶劣、过劳、工作紧张等工作应激。[6]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职工工作质量及完成效率。其次,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中,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四个方面。应根据职工个人特质,给予其相应的工作激励。再次,还应注意伴发、继发的精神障碍。[7]

(三)从社会角度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

社会因素中主要的影响部分是社会关系。新行业未得到社会认可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也是职业病防治需控制的因素之一。在前文案例中提及的电竞行业,其关注人群大多是年轻群体,电竞选手的生活状态和健康管理意识,作为一种明星效应,其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国民的观念。基于此,应鼓励群众正视新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以辩证的角度看待其发挥的社会效应。此外,为更有效地避免卫生资源浪费,防控职业病型群体性事件。可以通过注重医师培养与职业病临床结合教学、开展企业健康教育并监管职责等措施,从宏观上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规划,从微观上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助力中国健康战略实施。

参考文献:

[1]苏雅洁.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的法律地位与保障[J].山东工会论坛,2019,25(03):38-43.

[2]郭云清;赵志成.电子竞技职业选手健康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8):215-217.

[3]王天玉.经理雇佣合同与委任合同之分辨[J].中国法学, 2016 (3) .

[4]余善法,崔明煊.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职业紧张所致精神疾病的认定标准[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6(11):1055-1058.

[5]Meryl Du Plessis. Mental Stress Claims in South African Workers’ Compensation[J]. Industrial Law Journal,2009(30):1476-1494.

[6]张静平,姚树桥,唐莹.工作应激与工作应激源测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雜志,2007(1):54-57.

[7]李海明;王文.职业所致精神障碍的工伤认定[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4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