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博物馆发展的新举措
2021-01-17曹文心
曹文心
摘 要:在当今文旅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中利用好博物馆的优秀资源、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已成为博物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要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落到实处,就要盘活各类文物资源,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使其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众参与;博物馆发展
自2018年开始,经过我国行政机构的调整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合二为一成立“文化和旅游部”,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也已成为当今的热点。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社会教育的主要场所,更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作为文化和旅游的中间枢纽,如何顺应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大形式,在发展中利用好博物馆的优秀资源,保护好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已成为博物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博物馆要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发挥出优异的作用,更需要在其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
1 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态势
发展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无非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主要是自然形成的壮丽河山、优美风景;一类是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几千年中华文明留下的文化遗产遗迹、历史文化传统、各民族各地方的风土人情,还有能够记录新中国一路走来珍贵的革命遗址。
由此看来,文化资源本就是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人文色彩越浓厚,旅游资源就越有魅力。从目前的社会旅游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往单纯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旅游愿望了。这就需要以博物馆为载体,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中,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精心打造更多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产品。《博物馆条例》中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宗旨决定了它是一个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共享社会机构,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属性被强化、公共教育职能被深掘,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与公众分享的范围不再仅限于博物馆藏品、展览等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还延伸至社会教育、文化产品等文化服务的开放共享。
我国博物馆的种类繁多,除了像各省省馆这类综合类博物馆以外,还有很多属于“遗址类”或“纪念馆”。这种类型的博物馆,本身就带有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完全可以称之为当地的“文化坐标”,也经常被去往当地旅游的游客列为必去的目的地。各省省级、市级博物馆更是收藏了见证本地区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珍贵文化遗产,让进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能够知道该地区的历史沿革,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
1.1 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博物馆体系日益完善
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5788家,是1949年的260多倍,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14倍,目前仍以每年200家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在内的一批新馆、大馆相继建成开放,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博物馆领域发展的龙头,二、三级博物馆为主体,类别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对应,博物馆种类也更加丰富,遗址类、专题类等博物馆也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博物馆的各项法规也日臻完善。例如《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科学技术普及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博物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为规范博物馆的管理运行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国博物馆事业从此走上更加规范的法制化道路。
衡量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是否有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在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高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个目标上,博物馆建设和旅游事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1.2 博物馆功能逐步健全、免费开放不断深化
目前我国博物馆的收藏范围逐渐拓展,规模持续增大。2019年底,全国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4223.98万件(套),藏品门类从古代艺术品拓展到当代艺术品,再到民俗文物、工业遗产及非物质遗产。教育和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性逐步增加,藏品的诠释度和应用率不断提升,现象级的展览层出不穷。“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等展览,现场观众如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也就是说,在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同时,博物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能和作用发挥得更加优秀。此外,国家制定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在增强博物馆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时间和空间。
自2008年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也受到了全社会的热烈欢迎。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参观观众的数量直线增长,有些地区博物馆的观众增量甚至达到之前的数倍。同时也带来了节假日博物馆游客过载、观众参观体验感下降等问题,这也是博物馆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博物馆发展的新措施与公众参与
当今的博物馆已不仅仅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机构,还日益成为服务育人、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目前博物馆面临着观众群体日益扩大、社会影响日趋增强的现状。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必须应对的挑战。
博物馆在融媒体时代应进一步开展网络新媒体互动,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风潮下,博物馆也应与时俱进,增强其与互联网、融媒体的联动,以突破自身瓶颈,用多种方式吸引游客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目前博物馆已经与互联网、融媒体有了一些合作,比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利用并发掘全民关注的热点,紧跟风潮,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全线推广卡通视频,宣传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全民关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多重热度。《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一系列以博物馆为主题的节目,深受公众喜爱。湖北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还开发了掌上智慧博物馆App。同时,网络预约参观已成为公众购票的首要选择。通过网络预约,博物馆也更好地掌握了游客的数量、年龄分区等大数据,为后续分析数据提供了便利。
研学游的兴起和发展,是博物馆教育职能的体现,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阵地。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校的学制式教育不同,更多地突出观众亲手触摸、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具有教育载体实物化、教育对象广泛化、教育内容多样、教育手段丰富、教育过程生动直观、教育成果易于接受等特点。因此,在陈列展览之外,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研学游,可以让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更好传播,使观众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并接受审美情趣的熏陶,将有助于博物馆服务宗旨的更好实现。例如六朝博物馆结合常设展览“六朝历史文明展”开设教育配套课程“春田花花故事会”之《青瓷里的神奇动物》,该活动适合4~7岁儿童参与;江宁织造博物馆配合“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开展的“蚕宝宝日记”“蚕茧上的奇思妙想”“妈妈带我学织布”等精品课程,帮助小观众更好地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织锦文化,潜移默化地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相较于传统的学校课堂,研学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更具吸引力,通过研学可以接触大自然、参观博物馆、了解世界不同流域的动植物,实践性与趣味性并存,在“游玩”中学习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性。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通过扩大陈列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可以推动博物馆展览的品牌宣传和推广,促进博物馆与所在城市普通民众、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对博物馆自身发展的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更大范围地传播博物馆文化,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联手打造的“文化中国”长廊,“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记住乡愁—山东民艺展”等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精品展览走出馆舍,在机场航站楼与旅客相见,通过文物、图片、视频等方式,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是针对本馆珍藏文物开发设计的衍生文化产品,是对博物馆藏品的再诠释,具有主题突出、目标受众集中、针对性强、营销传播快等特点。因此,文创产品在吸引观众参观、传播展览信息、实现展览教育效果方面,具有十分显著而独特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博物馆的随展文创产品不仅有展览出版物、生活系列用品等常见品类,还出现了深受年轻观众欢迎的时尚单品、食品等新品类。例如,上海博物馆为“幽兰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展”专门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多为充满生活气息的台灯、文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等博物馆通过跨界合作,推出彩妆产品。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了“花舞大唐”“唐妞系列”两大文化IP,其IP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将持续深化,产品矩阵逐渐丰富,越来越被热爱文化、向往大唐的人们所熟知。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像博物馆这种公益类事业单位“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因此,许多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和销售只能依托于相关的设计公司全权负责,同时还要与当地财政、纪检等部门进行协调,在当前情况下,许多博物馆对开发文创产品的热情很高,但行动力却受到阻碍。
3 在文旅融合中将博物馆发展落到实处
作为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是天然相通的,关联度、融合度越来越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旅游人次约8亿,其中约66.4%的游客参观过博物馆,足以看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博物馆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找准最佳切入点,推动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努力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新局面,在人们享受高品质文化、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大满足,使美好生活指数全面提升。为了使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落到实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可行的具体举措: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出人民需要已经从之前基本的“有没有”“缺不缺”向求品质的“好不好”“精不精”轉变,由“生存需求”型向“精神需求”型转变,可以说美好的生活需求更强、要求更高。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下的博物馆发展,必须紧扣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主题,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推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它并不是与旅游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和旅游业各自的优势,促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应以文化和旅游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加大资源整合的利用力度,优化环境,增强创新,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坚持执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博物馆的发展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举措。推动文旅融合下博物馆的发展,既要用好文化渠道,也要用好旅游途径,更要以文化和旅游的合力全方位、多领域地推进文化和旅游国际的交流合作,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世界价值,塑造负责任、现代化的大国形象,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
第四,坚持特色化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动文旅融合下博物馆的发展既是时代大课题,又是发展新任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看到博物馆和旅游能够融合的一面,又看到它们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坚持博物馆旅游发展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的特点,依靠当地的文化特色,不能照搬照抄,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到稳扎稳打。
4 结语
我们在发展博物馆的过程中,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盘活并用好各类文物资源,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场馆改建、扩建,提高展陈水平,推动更多的文物资源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把更多的特色文化内容注入博物馆,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使博物馆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
参考文献
[1]谢正芬.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馆的发展定位与方向[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0):126-128.
[2]赵迎芳.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J].东岳论丛,2021,42(5):14-22.
[3]赵旭.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公众服务理念及方法探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8):163-165.
[4]辛玥.博物馆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21(8):42-44.
[5]李涤非.浅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工作[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6):133-135.
[6]张晓云.文旅融合语境下的博物馆旅游探析[N].中国文物报,2021-03-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