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创新策略
2021-01-17华丽范怡文
华丽 范怡文
摘要: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创新水平,可以为学前教育儿童创造更加有利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前教育工作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本文首先对当前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并以芽芽乐园项目的建设为例,制定了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水平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策略
影响学前教育工作质量的因素较为复杂,唯有保证学前教育相关活动项目得到高水平创新,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学前阶段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对创新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具备较高水平的关注。
一、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存在的不足
(一)自然环境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
自然环境中的丰富资源可以为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质量提供高水平素材,但是,一些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设计对于儿童生活环境中自然因素的缺失现象重视程度较低,未能对脱离自然环境的危害加以总结,导致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将自然因素广泛的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难以在提供儿童与自然亲近机会的情况下,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构建质量,也使得符合幼儿身心健康的自然因素难以有效的融入学前教育范畴。部分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构建对于室外游乐场的建造情况重视程度较低,未能将自然因素与幼儿的娱乐活动需求进行有效对接,导致天然游乐场的占比较低,难以提高兒童亲近自然的机会,也使得自然育人活动的重要价值无法得到显现。部分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在构建过程中,对于儿童的自然亲和力培育情况重视程度较低,未能从儿童想象力形成的角度出发,制定自然因素的应用方案,无法在引导儿童自主思考的同时,实现儿童思维的高水平训练。
(二)儿童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质量较差
部分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设计缺乏对儿童合作学习重要价值的了解,在制定儿童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未能将树立儿童团队合作意识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导致幼儿无法在优化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情况下,更好的满足教育工作目标设计需要,也使得合作小组的构建无法与儿童合作学习相关活动的组织特征相适应,难以为儿童的主动思考创造有利条件。部分教师对于儿童的集体荣誉感建设情况关注程度较低,未能有效的树立儿童责任意识,无法体现出儿童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价值。
(三)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管理存在不足
部分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在制定管理策略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案设计的相关经验吸收应用存在不足,缺乏对不同园区客户体验情况的总结,导致小组成绩考核等方案的构建无法与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的需求相符合,难以在内部奖惩机制得到有效构建的基础上,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一些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管理人员对于市场宣传性质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各宣传区域划分情况的关注,导致市场调研成果无法得到精准应用,难以凭借新媒体技术拓展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影响力。
二、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水平的具体策略——以芽芽乐园为例
(一)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应用质量
在制定儿童教育活动项目的创新策略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当前学前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自然因素缺失问题具备足够的重视,尤其要对高科技和现代化背景下,自然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占比过低的问题具备足够重视,以便可以将更多自然因素纳入学前教育项目的建设计划中。要加强对学前儿童健康问题的关注,尤其要对天然游乐场进行高水平的建设,以便能够为儿童创造更加理想的亲近自然的机会,满足自然育人理念的贯彻需要。学前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加强对儿童自然亲和力建设情况的关注,尤其要对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使自然因素的应用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并保证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借此得到更高水平的培育。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对传统学前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加以总结,在自然因素引进过程中,要允许学前儿童自主选择游乐方式,以便能够在满足儿童情感体验的情况下,实现自然环境因素教育引导价值的完整开发。
(二)提升儿童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水平
在探索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的方案过程中,一定要将幼儿团队合作方案的构建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要对《幼儿教育纲要》的指导精神进行深入学习,从生活、学习和游戏等多方面出发,构建成熟的幼儿合作学习活动方案,并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高水平的培育。例如,在实施芽芽乐园活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借鉴合作式教学的成功经验,将培育儿童主动思考能力作为工作总目标,使芽芽乐园的建造可以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之中,并使儿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可以得到更高水平的培育。
(三)提高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管理水平
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影响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管理水平的各方面因素加以总结,充分吸收符合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特点的人才,使客户体验评价制度可以得到相应的改良,以便能够在改良小组成绩考核方案的同时,为学前教育活动项目的调整提供必要支持。要加强学前教育项目的宣传,并完善项目管理人员奖惩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活动的调整创新。
结论
学前阶段的儿童尚且不具备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活动项目的创新水平,可以使学前教育活动具备更加理想的运行条件。因此,对当前学前教育活动项目创新的相关问题加以研究,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策略,对提高学前教育活动的综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皮军功. 创新幼教实践: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J]. 学前教育研究,2012(12):57-60.
[2]余俊帅.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三教”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20(12):85-91.
[3]曹莉. “课岗证赛”融合式学前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创新[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37-43.
[4]杨丽,贺永琴,翟理红. 学前教育专业“三景·三级·四共”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33-37+49.
华丽(1980-),性别:女,籍贯:沈阳,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沈阳师范大学,职称:讲师,职务:教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范怡文(2001-),性别:女,籍贯:辽宁省瓦房店市,学历:本科,单位;沈阳师范大学,职务:学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注:本文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ultivated Paradise&芽芽乐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20211016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