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

2021-01-17邹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心理课学科渗透信息技术

邹君

摘要:当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各学科文化教育的融合,在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在内的教育教学各个阶段形成了巨大的转化效应。它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形势下,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整合是协助教师应对课程内容、形式等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融合不仅改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而且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更加有效、具有感染力和科学性。这种方法有利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有效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心理咨询的空间。

关键词:心理课;信息技术;学科渗透

根据高中学科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作为一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者,不得不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方式。顺应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趋势。同时,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文章的意义所在。

一、心理课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门特殊课程。其教学理念决定了它必须与信息内容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完成课程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改善了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也使心理健康教学活动更加有效、更具吸引力。信息技术以其资源的多样性、内容的生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运行的独立性等特点,助力心理健康课堂的扎实推进。

例如,PowerPoint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它具有形象化和包容性的特点。根据课堂教学,ppt中添加的图片,将学生看不懂的文字转化为真实的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插入视频、音频文件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加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印象,有助于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挚氛围。还可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1.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网站

随着电子书的普及,纸质书的内容慢慢转换成PDF或txt格式,方便随时随地阅读文章;同时依托“全球村”网络信息时代,摆脱地域国界,资源共享,学生可以自由浏览健康心理学知识,利用心理基础知识测试自己的心理。自查可以幫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早地调整自己。笔者觉得课堂教学方法和专题讲座的网站就像人的左右手,一个是“台前”的,一个是“幕后”,一个是基础理论,一个是实践活动,相互合作可以有更快的教学实践效果。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不同书籍讨论的心理知识要点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阅读同一类型的书籍,因人而异推荐适合的阅读书单。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此外,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可以创建校园网站,及时更新网站内容。一是处理心理辅导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或学生时间焦虑等引起的辅导;另一个是应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局限性,快速掌握心理健康领域的新文章、新资源内容;第三,公布的心理健康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及时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2.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情感空间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包括心态和感受,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的情绪心理健康是指他们拥有适合其心理特征,能够控制自己的心态,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在生活中,高中生经常会遇到一些人、事、物。由于别人的不解,学生们没有底气,也没有人倾诉。

依托现代微信、QQ、新浪微博等个人交流空间,让学生倾吐心中的酸甜苦辣,可以公开发表给人看,可以加密,只能自己和亲密的朋友观看。同时,由于三观的差异性,往往会出现对某事某人有不同的想法看法。这时候,这种平台就成为一个有效的浇注地,让同学们释放自己的思想,缓解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上述平台,在合理且不伤害他人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缓解压力,还能记录自己的情感生活。

3.建立心理健康交流群

倾听是常见的心理咨询方式之一。当一个人不开心或压力过大时,他往往会找身边的好朋友倾述,描述生活中的不舒服和想法。倾述后这种不快感会得到缓解,重新获得信心,继续前进。而象牙塔里的高中生们,也很难有时间找人大张旗鼓地发泄。如果倾诉的另一半是爸爸妈妈,很有可能因为经验和年龄的差距,无法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如果是好朋友,很可能很难找到空闲时间能让双方好好沟通,去释放心中的思绪。因此,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的交流,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聊天群作为心理健康交流群,同时邀请一些心理健康教师或权威的专家及时普及健康心理学知识,让高中生在交流群中学习、消化、吸收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在交流群中,有类似心理健康问题的同学可以与辅导成功的同学交流,合理借鉴他人的方法,互相帮助,使QQ群和微信群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重点教学辅助软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可以促进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开放式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的机会和空间,促进学生更好的认知把握课堂,让课堂氛围越来越有活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被“滥用”。教师必须明白,课堂教学中的所有信息技术都是以服务课堂教学为标准,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机会,加倍努力,注重主题的合理性和适当性。

参考文献

[1]项琦.分析信息技术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09-110.

[2]魏翠霞.信息技术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30-32.

【注: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策略研究与应用》(课题立项号:HNETR1906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课学科渗透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
花若芬芳,蝴蝶自来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