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傩面艺术在美术特色课程中的应用

2021-01-17张曦予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纹样面具色彩

张曦予

摘要:通过让学生认知傩面艺术,从而了解课堂学生的兴趣所在及课堂教学前后的变化,围绕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感知方面开展研究。针对课堂效果形成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对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有力推动了傩面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傩面艺术校本课程;应用

我校高中美术开设美术特色课程,现有的校本教材也是根据高考的实际情况设置的针对素描、色彩、速写、设计的几门课程,学生把重头戏都放在了这几门课程上,单一的课程结构比较枯燥无味,时间久了就变成一种疲劳战,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傩面图案的临摹和制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协调能力,缓解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态面对高考。

一、傩面艺术特色

傩面制作技艺粗犷、质朴,线条干练、轮廓清晰,雕刻技艺纯朴原生态。其特点主要体现在造型、色彩及纹样上。

1、生动的造型

傩面具造型生动活泼,神态各异,角色内容十分丰富,大概分为三类:一是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气象为原型演变而来的神灵精怪,以农耕文化和自然崇拜的观念,如虎神、电母等;二是以祖先崇拜观念,传说中的人类先祖形象演变而成的神灵,如盘古、伏羲等;三是历史或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原型的人物形象,如刘备、穆桂英等。从这些傩面具中,可以看出人们正直善良、疾恶如仇、追求美好生活的纯朴本质。

2、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

傩面脸谱以不同的色彩塑造出不同性格的傩神形象,主要承袭“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直,黄为神武,蓝为草莽,绿为侠义,金银为神异”的民间色彩观念。

在色彩运用上,有以单色为主,如大面积使用红色、白色,如傩公面具为大红脸。有多色混用,注重色彩之间的搭配,丰富多样。如武将、凶神面具红、黑、绿、蓝混搭使用,色彩对比强烈,给人多样性的审美感受。如龙王女面具,色彩对比弱,均匀使用两种颜色,突显温柔含蓄的性格特点。

3、多变的装饰纹样

傩面脸谱上的装饰纹样极为多样,分为写实和变形两类,内容涉及植物、动物、文字及其它多种符号,其中大部分纹样是传统的吉祥纹样,如火纹、水纹、龙纹等。这些纹样除了用以装饰傩面的额头部位之外,还被用于傩面的脸部装饰,并揉合进傩面的五官造型当中。

二、体验探究学习阶段

在进行傩面创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傩面,他的特点和制作工艺。很据学生需求设计傩面艺术欣赏、临摹、制作的教学案例。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是美术专业技能学习最基础的阶段,教师主要是讲解与示范;学生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学什么,怎么学,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走访傩面艺术家马正德老师,分析傩面具进入课堂的可行性,作好笔录,并对傩面具进行拍摄,掌握第一手图片资料。认真听取建议并认真的分析在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可行性,并制定教学案例。

1.1从表现形式上,傩面均为手工制作,工具材料要求高,由于在校园推广所以马老师建议我们通过临摹创作傩面具图案、脸谱设计等形式进行学习,在制作傩面具方面可选择简单方便的彩泥、泥塑等材料进行。

1.2表现内容上,传统的傩面具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受时代影响模式传统固定。学生则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兴趣趋向。要选择适合他们兴趣趋向,抒发自己的情感,才不会成为学习的负担。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形象思维和创造力。

2.示范与讲解

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使学生能够了解临摹、创作及制作方法,避免在学习中注重示范,忽视理论的讲解,使学习效果变差。所以,教师授课时的示范与讲解是美术技法学习的关键,教师示范后学生重复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让他们做出规范、准确的动作,然后在纠正学生的错误,是美术学习中非常有效的指导方法。

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并未接触过傩面具,对此认知比较有限,这样就需要教师语言组织上既要通俗易懂,又要生动有趣,比如在介绍傩面具制作时,首先向学生讲述了几个傩戏表演中传说人物的小故事等。再将抽象的艺术形象变成直观的傩面具实物向同学们展示,按照面具造型、色彩、纹样的特点对图片进行分类讲解,使得学生印象深刻。最后再讲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及技巧,教师先做好示范品,不仅可以示范给学生看,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有利于在教授学生时可以把握并调整难度,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

3.合作实践

3.1傩面具纹样临摹与创作

美术专业生有一定的素描造型基础,可以直接进行傩面具纹样和脸谱的临摹,在了解其造型、色彩、纹样规律之后,还可以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一些自己心里所想的面具形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

3.2手捏傩面

木刻需要用到各种刀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拜访马正德老师后,听取他的建议,实操课上选用了超轻粘土和陶泥替代,安全容易购买,彩泥色彩鲜艳,陶泥塑造力强可以上色,让学生体会揉、捏、塑、粘、刻的造型方法,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换困难,达到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的目标,但离真实的傩面具木刻工艺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成果

美术专业注重眼、脑、手的结合,如果把学生一味地束缚在基础的专业绘画练习中,往往导致学生艺术感受力平庸,想象力匮乏,创作思路单一。傩面图案的临摹与创作,不仅让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更加敏銳,并且让学生初步接触了图案设计,为高考设计和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制作傩面艺术,在塑造的过程中,为了面具形态更加精准,直观的观察头部结构,骨骼变化,面部肌肉结构,提高了学生素描头像的造型能力,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特的思考方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了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基础知识以外的东西。

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学生对于傩面创作和制作学习的积极性保持下去是很关键的,不能只注重学生创作、制作的过程,可以把作品搜集起来,进行展览、评价,使得学生具有成就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傩面艺术校本课程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发展完善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吴乐年.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光普.文化光谱--王光普与甘肃民间美术.期刊论.文丝绸之路 - 2014(16)

[3]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

猜你喜欢

纹样面具色彩
拯救“濒危”花纹
战国时期带钩的纹样艺术特点
漫画二则
神奇的色彩(上)
面具给我的惊喜
面具中的鱼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