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的网络中“网罗”细胞分裂教学案例
2021-01-17王娜
王娜
1案例背景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理科综合的考试中突出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细胞分裂是必考点之一,但是由于细胞分裂涉及的相关概念很多,并且极易混淆,分裂过程又抽象难懂,同时还涉及很多曲线图等数学模型的解读,因此很多学生在初学时就有畏惧情绪,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所以备考复习中,如果利用思维导图关联知识节点,做好概念的辨析,构架起细胞分裂的知识网络图,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深度学习,通过多变的形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记忆,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这是高三年级的一个普通班,学生在高一、高二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但备考复习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在课堂上多数学生喜欢说,也敢于说,课堂氛围极好,但是问题在于学生不会记忆,懒得记忆,或者说没有很好的方法记忆,尤其是对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基本上学过就“瞬间”遗忘,以致于在考试中遇题就难以“下手”。
2案例描述
师:细胞分裂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主干知识之一,也是后续复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那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思维导图在思维的网络中“网罗”细胞分裂的相关概念。
在黑板上写出相关概念
细胞周期 染色质&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
師:细胞周期是细胞分裂中的核心概念,请大家思考学案上的相关问题,并借助思维导图将概念中的要点网罗在一起。(略)
同学甲:染色质和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染色质是分裂间期的形态,呈丝状。染色体是分裂期的形态,呈棒状。
同学乙: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
师: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完全相同么?
当抛出这个问题后立刻有学生回答说道:“性染色体就是形态大小不一样的同源染色体”
师:非常好,所以让我们共同来回归课本,看看原文内容是怎样描述的。
同学丙:老师,这个非同源染色体是不是就是咱们学过的染色体组啊?
(我有点小小的惊讶,没有想到学生能够关联到变异的知识点)
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已经张开了思维的“网”,网罗到了老师也没有想到的一个概念,值得表扬!
(同学们鼓起了掌)
师:那什么是染色体组?同样请同学们回归课本,找到原文概念。
师:同时老师又想到了一个相关概念,我们可做关联比较。
(板书: 染色体组&基因组 )
我们以人为例:
染色体组:包括23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或
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
基因组:包括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X和Y性染色体
同学丁:等位基因是位置相等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就是位置不等的基因。
师:这组概念你们小组的解读是走现在比较流行的极简风格么?
师:大家能不能用结构示意图来表示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关系?尝试一下。(小组活动)
师:根据两位同学的示意图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和a、B和b,那么,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只能是等位基因么?
2.非等位基因是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如A和B或A和b或a和B或a和b,但是非等位基因只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么?
3.第二幅图中很好的呈现了姐妹染色单体,我们可以标注为1和1’、2和2’,思考姐妹染色单体是形成于何时?又出现于何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相同的基因呢?还是不同的基因?如果出现不同的基因,原因何在?
(这三个问题抛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使概念的学习更有深度)
小组1:经过我们组的讨论认为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的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如果这是一个杂合子Aa,那么就会使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
小组2:我们组认为,发生交叉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因为同源染色体上也存在非等位基因,假如这是AaBb,那么一条染色体上除了有A和B的组合,还会出现A和b的组合,也就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师:大家都说的很好,看来大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确实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这很好!
通过对以上这些概念的关联分析和深度剖析,相信大家已经在脑海中铺展了一张关于细胞分裂相关概念的知识网,那么请大家将你的这张知识网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铺展在一张纸上,将这些相关概念“一网打尽”!
3案例反思
3.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这一节以细胞分裂的相关概念为核心的复习课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重要,不要“一言堂”,而要做循循善诱的引导者,利用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渐张开思维的“网”,通过合作学习,借助思维导图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明化,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借助思维导图制作的概念“地图”上,学生能更加体会到学的乐趣,通过这样的“地图”对概念的学习从原本枯燥无味的被动转变为亲自操刀的主动,主动挖掘、主动剖析,对细胞分裂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度学习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3.2“让课堂成为争论的场所”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争论的课,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教师决不能熄灭这样的小火花,而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敢于说,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深度学习,把之前学生混淆不清的概念网罗在一起,借助思维导图形象呈现出来,将概念内化,落到实处。
3.3“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形象化的思维工具,整节课我们借助思维导图,将细胞分裂过程中很多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的铺展在纸张上,并不只是简单罗列相关概念,而是串联概念,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对概念的深度学习,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同的展现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给学生充分的施展空间,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让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
[2]印宝军.巧借他山之石 优化课堂教学——例谈思维导图在高考生物复习中的应用 [J]. 科教文汇 ( 中旬刊 ),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