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指南》,科学育儿

2021-01-17廖小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爷爷奶奶指南奶奶

廖小莲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同时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我关注幼儿教育发展的动态,我总希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教育好幼儿园里的孩子,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成为一位母亲后,让我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成了我更大的希望。

2012 年10 月9 日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凑巧的是我的女儿也是在2012年10月份出生。那一年我把《指南》当作女儿的“操作手册”一般,仔细阅读,虽然那是针对3-6岁的孩子,但我相信它也是孩子成长的指引。因为《指南》是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

今年孩子滿6周岁,过了暑假就要进入小学了。回想过去的3年,真是一路磕碰一路成长。

一、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还记得3年前,孩子到了进入幼儿园的年龄了。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家人都很忧心。害怕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总想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学到更多的知识。爷爷奶奶更是提意要去以学习知识为主,能认字写字的私立幼儿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错误的引导会祸害孩子的一生。那一晚,我们召开了我们自家的“家长会”,我给了家人每人一本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仔细给大家讲解超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经过一晚上的辅导,大家似乎有些明白了,同意进入规范的公办园。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转变家长的观念也是一个过程。

二、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心诺进入幼儿园后,刚开始表现得比较胆小,每一次上学总是哭着抱着奶奶不肯松手。如此过去一个多星期,爷爷奶奶又有些着急了,召集了我们,召开“家庭会议”。奶奶提意让孩子先请假一个星期,让她在家适应了才上学。我拿出《指南》,向家人说到: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我们要宽心对待孩子,刚开始进入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我抱过孩子,和宝宝聊了聊。发现其实孩子还是很喜欢幼儿园的老师和小伙伴的,只是第一天放学时,因为要等妈妈下班后,才接宝宝,别的小伙伴都接走了,心诺有些伤心,以为大家不要她了。在和孩子沟通后,我们约定,让孩子带着我们一家人的相片在书包,想我们时,就拿出来看看,下午放学时,奶奶准时来园接孩子。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同样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孩子成长的轨迹和速度都不一样。他们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向文静,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有的某些方面擅长而某些方面显得滞后。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个性,努力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孩子在读中班时的某个周末,孩子和奶奶回来后,奶奶突然说,以后孩子每天放学后,她要教授孩子算术。因为今天在小区里,有一个和心诺同年的孩子会背古诗、背加减乘法了,说我们家孩子也不能落后。我耐心地和奶奶说,那你看到孩子背时,开心吗?孩子有真正理解自己背的东西吗?奶奶回答,感觉下午看到那小男孩子其实不大愿意读,也没能好好理解自己背的东西。《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指南》的引领下,孩子的教育又再一次回到正轨。

四、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在《指南》的指导下,孩子健康快乐地渡过了小班和中班,孩子4岁的那个暑假,面临大班后就是小学一年级了。小区里,有些和心诺一般年纪的孩子,这个暑假已经报了私立幼儿园的大班,为学写字做好准备。看到好几个家庭如此,爷爷奶奶坐不住了,晚上我们召开家庭会议,爷爷奶奶提议去小区里那间幼儿园,因为同小区的孩子在那里学习,已经会写很多字,也会算术了,怕孩子上一年级后会落后他人。这时,我提出,让大家重温《指南》: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很多孩子在超前教育下,虽然在小学一、二年级表现得比较优越,但由于学习习惯没能养成,到了小学三年级往往出现无心学习的情况。经过这一次的学习,家人又重新审视教育孩子学习的方向。

今年孩子已经6周岁了,和孩子讨论上小学一年级的事情时,孩子总是快乐地期待着小学的生活。感谢《指南》,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感谢《指南》,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我们家老二今年刚满2岁,《指南》也将继续是我们家孩子成长的法宝!

猜你喜欢

爷爷奶奶指南奶奶
给奶奶按摩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奶奶喊你吃饭啦
看望爷爷奶奶
奶奶驾到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我家也有奶奶等
压岁钱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