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差异视野下的公示语翻译
2021-01-17艾觅
摘 要:自19世纪以来,我国就有学者开始从事中西方思维差异及公示语翻译研究,但是将中西方思维差异及公示语翻译进行结合分析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思维的顺向逆向、人称物称、具象抽象等差异出发,研究其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以此来引起译者的广泛关注,做到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关键词:思维差异 公示语 翻译
近些年,国内翻译一直密切关注公示语翻译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公示语翻译理论研究文本、类型研究、错误分析与对策、翻译方法探索研究等几个方面[1]。值得关注的是,借助语言学理论来解释公示语翻译现象的文章,使得公示语研究的角度和领域不断深化。无论公示语研究的角度和领域如何变化,公示语翻译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读者受众能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公示语所要表达的信息,达到公示语与读者受众的“交际作用”,已得到预期的反馈。因此本文将从中西方思维的顺向逆向、人称物称、具象抽象等差异出发,研究其对公示语翻译的影响,以此来引起译者的广泛关注,做到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一、公示语的定义
公示语又称标识语,通常出现在社会的公共场合,具有“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作用,公示语属于特殊的交际,且交际单向进行。交际的对方不需要面对面交流,且不受身份、地位、性别等条件的限制。Newmark的文本类型理论认为语言文本分为三种:(1)以作者为中心,重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性文本(2)重在传递信息和描述事实的信息性文本(3)以读者为中心,重在读者反应和行动的感召性文本。大多数的文本都同时包含几种功能,公示语就属于既包含信息传递也包含感召作用的文本类型。因此,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应注重中西方思維的差异,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且感召受众做出相应的行为反馈。
二、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差异下的中英翻译
(一)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概念
毋庸置疑,历史客观环境的差异使得中西方思维存在显著不同之处。中国人习惯于用常规的、顺向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如:人们在进行序列排队时,往往会按从低到高、从远到近的模式来排列。而西方人在思考问题时,却恰恰用相反的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在公示语翻译时正确把握思维方式的差异,合理、合适的表达出所需表达的信息和感召公众做出恰当的反馈。
(二)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在日常翻译中的应用
1、汉英时间概念的表达
汉语中用“前”对应英语中的“back”,表示过去已经发生的时间,而用“后”对应“forward”表示还未到来时间。
比如:a、中文中我们常说“您先请”,而在英语中“After you”则是习惯表达。
b、别总是盯着以前的事情。You shouldn't look back all the time.
c、不久后他一定会成功。He will succeed in the near future.
d、We have gotten ahead of the project.我们已经进行到项目的后半段了。
2、汉英使用词序截然相反的词语来描述同一事物、行为或现象
例如: a、中文中“迟早”在英语中对应“Sooner or later”
b、血肉Flesh and blood
c、得失Loss and gain
3、英汉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叙述和说明语序
汉语在描述事物时会从大范围慢慢缩小到小范围。而英语恰恰相反,习惯从小范围慢慢扩展到大范围。如:中国人在书写通讯地址时会先说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是自己所在的省份、所在城市,更加具体则描写自己所在县或者区最后至街道门牌号等。描述时间时也是从大到小。
例如:
中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恩施市,学院路39号,湖北民族大学
英语:Hubei Minzu University,39 Xueyuan Road,Enshi,Hubei,P.R China.
这其中的差别不言而喻。
(三)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同样在公示语的翻译中,中文和英文也更加淋漓尽致的发挥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特点。
如:a、我们常见的“闲人免进”在英语中则对应成Staff only
b、不可倒置(please)top/this side up
c、避免潮湿 Keep it dry
d、禁止将头伸出窗外Keep head inside
我们经常在肯德基等餐饮店看到员工进入“员工重地,闲人免进”的房间,形象地表现了汉语的顺向思考。英语则注重逆向思维,非工作人员不能进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说的工作人员,只有工作人员能进的地方。同样“不可倒置、避免潮湿、禁止将头伸出窗外”等都生动地体现了汉语的顺向思维描写。而英语则逆向的表达出了不可倒置,表明需要将这头放在上面;避免潮湿,逆向思维就是这个物品不能打湿,需要保持干燥;禁止将头伸出窗外,逆向来分析就是需要把头一直放在里面,不要伸出去。
三、人称思维与物称思维差异下的汉英翻译
(一)人称思维和物称思维的概念
人称型思维通常以人为圆心向四周扩散描述和表达事物。而物称型思维绝不以人为中心,只从客观事物为出发点,客观表达事物。
(二)人称思维和物称思维在日常翻译中的应用
人称型思维和物称型思维日常汉英翻译中存在典型的表现形式,汉语中多主动语态英语中多被动语态,汉语中多人称,英语中多物称[2]。
1、汉语的主动语态和英语的被动语态
英语中常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文体当中,英语通常用物称来表达文章观点,极少用主观人称以免参入个人情感因素。而汉语中则多用主动人称,以人为中心,描述人的一系列行为活动状态。
2、it非人称代词、存在句
汉语在句首要表明行为的当事人,即使主语的人称不明确,也用“人们”、“大家”、“有人”来表达。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很少用明确的主语人称,经常使用非人称代词作主语。如:英语中经常使用的表达It is hoped that〖WW(〗…〖WW)〗汉语翻译成人们希望……,It is acknowledged that〖WW(〗…〖WW)〗翻译成人们认为……。
如:a、it引导的强调句,it作引导词,无实际意义。
It was last Thursday that I met Mr Chen in the library.我是上周三在图书馆碰到陈老师的。
b、It is +(adj.) + for sb〖WW(〗…〖WW)〗
虽然it在句中处于主语的位置,但其实不是真正的主语。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汉语通常会加上人称来表示具体含义。
(三)人称思维和物称思维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同样,让我们来看一看公示语翻译中的物称和人称思维的表现。
如:小心地滑 Wet floor
油漆未干,请勿触摸 Wet paint
注意安全 Danger
禁止吸烟 No smoking
游客止步 No visitors
禁止停车No parking
同样小心地滑、油漆未干,请勿触摸、注意安全、禁止吸烟、游客止步,禁止停车这几个公示语都是以人称思维出发,表达出让人小心地滑摔倒;提醒公众油漆刚刷不久还是湿的,不要触摸;提醒公众注意安全;提醒公众不要在这儿吸烟;提醒游客此处非旅游景点;提醒公众车不能停在此处。而英语的惯用思维则是从客观的物出发描写地板的状态“wet”,油漆“wet”,这个地方“Danger”,吸烟在这儿是不被允许的,这儿不能有游客,这儿不能有垃圾,这儿不能有停车这种行为。
四、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一)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概念
具象型表达倾向于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作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态,使思维更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抽象思维表达倾向于知性、逻辑和抽象[3]。
(二)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日常翻译中的应用
1、汉语词汇生动性和英语词汇的抽象性
如:吃醋be jealous of.
狐疑Suspicion.
举棋不定Hesitate
蜻蜓点水Touch on something lightly.
“吃醋、狐疑、举棋不定、蜻蜓点水……”等汉语表达更加直接明了地表达出了想传达的意思。反观其英语表达,除了能够从字面上把握其读音之外,含义是十分抽象的。毋庸置疑,当我们看到拦路虎这个词,脑海中无疑浮现了一只老虎阻挡了前去的道路,更加形象地表达出了此去必由阻碍的意思。
2、汉语量词多而英语量词少
汉语形容名词的量词数量多,也体现了汉语思维的具象性。
如:一头牛、一匹马、一只笔、一本书。
英语:量词数量和汉语相比要少得多。
a、可数名词单数
如:a cow、a horse、a pen、 a book.
b、不可數名词和复数名词
如:a loaf of bread、 a beam of light、a drop of water、 a cube of suga
(三)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公示语翻译中体现汉语具化性、英语抽象性特点的例子同样不胜枚举。
如:易碎品 Fragile(脆弱的、易碎的)
易燃品 Flammable(易燃的)
车位已满 Occupied(已占用的)
汉语在表达时会将抽象的表达转化为具体的事物,以方便更好理解,使受众觉得更加看得见摸得着。而英语则将强调物体的状态抽象的提取出来,选择能表达状态的形容词来表达含义。
五、结语
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使得汉英翻译需要根据思维的特点和规律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做汉英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顺向型、人称型、具象型思维和英语逆向型、物称型,抽象型思维的特点,不被文字字面意和思维所影响,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叶依群.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作者简介:艾觅(1995-),女,汉族,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对比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