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隐喻的翻译
2021-01-17陈好好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还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普遍运用隐喻抒发作者情感,含蓄隽永,意蕴深远。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分析许渊冲的唐诗宋词英译作品中的隐喻翻译,探究古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概念隐喻 古诗词 翻译策略
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认知手段,帮助我们感知世界,理解抽象事物。这区别于传统隐喻学研究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的观点,促使隐喻研究由修辞学转向认知语言学。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宝藏,中国古代的诗人擅长用隐喻来表达情感。中国古诗词作者一般很少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常利用隐喻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许渊冲先生是中国古诗词翻译界的大师,译著颇丰。本文从概念隐喻理论的视角,以许渊冲翻译的中国古诗词文本为例,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Lakoff与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只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思维和行为活动中,构成了我们的感知、思考和行为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1]。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本质是借助两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一个概念隐喻由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两部分组成。“映射”(mapping)指的是两个概念域之间存在实体对应关系。认知语言学指出,隐喻实际上是将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例如,在“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这个隐喻中。源域“马拉松”包含运动员、跑道、终点、障碍等要素,目标域“人生”包含人、人生道路、人生目标、困难等要素。两个概念域之间映射的除了要素、结构,还有各角色之间的关系。我们借助较为具体的事物(源域)来理解抽象事物(目标域)。
二、许渊冲中国古诗词英译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概念隐喻是一种特别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认知方式。译者在进行隐喻翻译工作时,需要深入分析并理解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内涵映射,在目标语言中选出恰当的目标域。在概念隐喻视角下,隐喻翻译要求译者将源域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意象特征体现在翻译文本当中,保留源语言的特征,尽量避免文化意象的遗失。隐喻映射遵循恒定原则,即源域的意象图示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结构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追求目的语文本和源语文本达成一致的认知效果。译者由于目的语的语境、社会背景和文化体验等差异,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于隐喻的翻译策略,Newmark以源语为导向,提出隐喻翻译的七种策略: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用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替换源语中的喻体;隐喻变明喻;明喻和喻底结合翻译隐喻;隐喻转化成喻底;省略;相同隐喻和喻底结合[2]。Schffner把隐喻的翻译策略总结为:替代(substitution);释意(paraphrase),省略(deletion)三类[3]。这三类相当于直译、意译和省略[4]。刘重德在《文学翻译十讲》一书中指出隐喻的翻译方法分为4种:直译法、转换喻体、意译法和音译法[5]。本文试结合以上翻译方法,分析许渊冲的唐诗宋词英译作品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
当隐喻概念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时,译者大多选择保留原文中的隐喻。隐喻与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身体经验有关。尽管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千差万别,但是,人类在认识外部世界时的身体经验类似,不同民族在认知、行为和文化模式等方面有相似性。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思维共性构成了双方理解和接受隐喻的认知基础,并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学价值,这个时候采取直接翻译的策略。例如: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李清照)
“But don't you know,
O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must grow?”[6]
這首词的第五句以问句作为回答,引出尾句对海棠花状态的描写。你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绿”指海棠花的绿叶,“红”指海棠花。许渊冲采用英语中的对应意象,将“绿”和“红”分别译为“the red”和“the green”。这两处隐喻在目的语中的映射含义与其在汉语中的映射含义一致,直接翻译意象并不会造成解读偏差。而且,英语读者可以通过两个意象引发想象,接近汉语读者的认知体验,感受原词的审美意趣。以颜色代替海棠花的花和叶,又以花朵凋零稀疏象征词人的消瘦,含蓄地表达了离愁和怜花惜春之愁。许渊冲先生采用直译的手法,保留了原词句中的喻体,便于英语读者理解隐喻的寓意。
(二)替换
文化认知体验是隐喻翻译的基础,但不同语言文化存在体验差异,这成为隐喻转换的障碍。当目的语和源语的隐喻认知模式出现差异时,译者可以采用替换隐喻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替换源语隐喻的喻体,选择目标语中和原意象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意象,帮助目标语读者理解隐喻的含义。
(2)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佳人》杜甫)
At dusk mimosa folds up leaves;
At night a lonely lovebird grieves.[7]
合欢花尚且知道时辰,朝开暮合,鸳鸯成双成对,从不独自栖息。鸳鸯成双栖息,衬托佳人被抛弃的孤寂与痛苦。“鸳鸯”,水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鸳鸯常被当作爱情和夫妻的象征。许渊冲先生将“鸳鸯”译为“lovebird”。Lovebird,情侣鹦鹉,爱情鸟。英语中,热恋的恋人和恩爱情侣叫做“lovebirds”。显然,“lovebird”在英语中有“恋人”“爱情”的隐喻含义,故能引发英语读者相同的文化联想意义。汉语意象与目的语意象形成映射对等,让目的语读者理解隐喻内涵,并且与原文读者感受一致。
(三)意译
受语言、历史传统和社会文化情景的制约,不同民族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有差异,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源语和目的语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喻体形象的理解可能不相同。另外,由于受源语言和目的语言的语言、文化和文学语境不同,源语隐喻的喻体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意象,使得隐喻翻译不能传达源语意象的含义。意译法可以突破原文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法,表达隐喻含义,使读者理解源语文本的文化意义、美学价值和思想感情。
1、省略喻体
如果隐喻的喻体不能保留又难以寻找替代喻体,这时可以舍弃隐喻翻译,采用省略喻体的翻译策略,以解释、说明的方式翻译原文。如: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岑参)
I look east to homeland,long,long the road appears,
My old arms tremble and my sleeves are wet with tears.[8]
“龙钟”,沾湿貌,即流泪的样子。这个词语蕴含的文化意义在目的语文化中缺失,没办法翻译出来。因此,译者采用省略喻体的翻译策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直接解释“龙钟”的含义:my sleeves are wet with tears。寓意浅显易懂,讲明诗句含义。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To draw attention of her lord,
She strikes now and then a discord.
“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周瑜精通音乐,即使喝了不少酒,听到曲子演奏出错时,也会回头看奏者。这两句诗描写弹筝女子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一再拨错琴弦。“周郎”喻指听乐曲的人,如果把“周郎”依照原文逐字翻译为人名Zhou Yu,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隐喻的真正意义。因此译者省略了喻体,将前半句翻译为“To draw attention of her lord”,解释弹筝女子时常弹错琴弦的原因是为了获得听者的青睐,体现目的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也有助于读者理解文意。
2、隐喻转变为明喻
通过添加喻词“like,as,seem”等能帮助读者迅速识别比喻修辞,找到喻体,降低阅读诗句的理解难度。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Seeing my friend going away,
My sorrow grows like grass o'ergrown.[8]
今天我又来送别友人,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后半句借草叶隐喻朋友间离别时的愁苦和深厚情谊。译文使用“like”一词将诗句中的隐喻转变为明喻,突出春草和离别情感之间的关联。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游子吟》孟郊)
Such kindness as young grass receives
From the warm sun can't be repaid.[8]
《游子吟》一诗最后两句歌颂母爱,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日和煦阳光般的慈母恩情?“寸草”指小草。“三春”,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把子女的孝心比作小草,把母爱比作春天温暖的阳光,二者对比强烈。通过隐喻来形象地表达对伟大母爱的赞颂和尊敬。译文使用“as”一词将原文的隐喻变为明喻,強调慈母恩情之于子女就如同春日阳光之于小草。
3、相同隐喻和喻底结合
(6)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西宫秋怨》王昌龄)
An autumn fan cannot conceal that she is bored,
In vain beneath the moon she's waiting for her lord.[8]
该诗句指的是怀着深情以秋扇掩盖,又心生怨恨。明月悬挂在夜空,女子徒然等待君王的到来。“秋扇”指秋日团扇,扇子在凉爽的秋天被弃置不用,比喻女子失宠而遭受冷落。用具体事物秋扇形象地形容古代女子年老色衰而见弃。主要是说女子久久等待君王却只是徒劳,心怀怨恨。译者将秋扇译为An autumn fan,保留了喻体。译文增加“is bored”指明喻底,意思是女子和秋扇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被人厌倦和冷落。相同隐喻和喻底相结合,既使译文贴合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又能让读者理解诗句中的隐喻义。
三、结语
隐喻是人们经验、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主要方式。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许渊冲翻译的中国古诗词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当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之间大致相同时,保留原文的隐喻意象,通过直译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基本对等。当该概念隐喻在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认知体验差异较大,可用目的语中具有相同联想意义的意象替换原文中的意象。如果概念隐喻不适宜直接翻译且无法替换喻体,可以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解释原文的隐喻内涵,把隐喻转变为明喻,或者将相同隐喻和喻底结合,减少读者的理解困难。许渊冲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要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9]。在翻译中国古代诗词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应根据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传统、认知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涵义。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mark.P.Approach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Schffner,C.Metaphor and translation:Some implications of a cognitive approach[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4.
[4]肖家燕,李恒威.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J].中国外语,2010(5).
[5]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6](宋)李清照.李清照词选[M].许渊冲,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7]杜甫诗选(图文典藏本)[M].许渊冲,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8]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汉英对照)[M].许渊冲,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9]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作者简介:陈好好(1997-),女,汉族,河南许昌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