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丁尼生《过沙洲》中的生死观
2021-01-17张艳
摘 要: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8.6—1892.10.6)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桂冠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音韵美,具有极强的艺术特色,备受人们的喜爱。在丁尼生诸多的诗歌作品中,《过沙洲》是一首有着独特的意义的诗歌。这首诗诗人是去世三年前(即1889年)诗人八十岁高龄时所作,也是诗人晚年最为得意、最为著名的一首诗。它被诗人特意要求放在诗集的最后一首。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平静的态度——死亡就如同归途,而归途中的思索会更让人对此时的生命倍加珍惜。
关键词:隐喻 死亡 归途 珍惜生命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ugh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參考译文:
太阳沉没,晚星闪烁,
一个清晰的呼声在召唤我!
愿海滩不要哀泣呜咽,
当我出海的时刻。
浑然流动的潮水似已睡去,
潮太满了,反而无声无息,
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
如今又复归去。
暮色茫茫,晚钟轻轻.
接着是黑暗降临!
但愿不要有诀别的悲痛
当我启航的时辰;
虽然潮水会把我带到无限遥远,
越出我们的时间、空间,
我希望见到领航人,面对着面,
当我越过了海滩。
(飞白 译)
这首诗除了格律和音韵上的美感之外,还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想,即一种豁达的生死观:死亡既不是终点,也非一切的结束。面对死亡,诗人平静而坦然,无忧亦无惧。
这是一首由四个四行诗(quatrain)组成的短诗,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和隐喻,几乎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值得读者去细细地品味和揣摩。
首先,题目中的bar指sandbar,即沙洲,也就是在海边或港口的沙地或小块的沙滩。在这首诗里则指生与死之间的界限。陆地象征着生命,而大海象征着死亡。
在第一节里,作者用了“落日”,“星光”,“冥冥中召唤的声音”和“出海”(sunset,evening star,a clear call,put out to sea)这样一系列并置的意象,给我们营造出了一个暮色沉沉的苍茫(却不苍凉)的景象。这时,夜色将至,一切即将归于宁静。同时,这里的落日和星光,以及召唤的声音,又充满了丰富的隐喻,象征着人到暮年,要直面死亡的时刻。然而,这样的时刻却并不恐怖或者悲伤,因为“落日”和“星光”留给读者一种平静美好的意象,犹如静谧安宁的夜晚一般,是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的休憩时分。因此,作者在诗歌的开头营造出一种平和坦然的态度。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冥冥中听见通往归途的召唤,“我”已做好准备,踏上归途。
第二节中,诗人说“从无边的海洋里汲取的,如今又复归去。”水在西方代表着生命的起源,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在《另一次死亡》中写到:“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而美国诗人艾略特也在他的代表作《荒原》中,用水的意象来表示生命的开始和归去。因此,在这一节,诗人第一次表达了他对于死亡的观点,即,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因此,我们就明白了第一节中,他为什么希望不要有哭泣和呜咽,因为“死亡”这件事如同归去,不会悲伤,反而让人感到平静和安详。
第三节中,诗人用三个词“暮色”(twilight),“晚钟”(evening bell)和“黑暗”(dark),描写了死亡到来的过程。光线由明转暗,周围的一切都渐渐模糊,直到生命的尽头,四周便剩下一片寂静和黑暗。这个意象弱化了死亡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力,用光线的变化,象征死亡的来临。然而这样的过程,又如同人们渐渐进入梦乡的时刻,平静而安宁。诗人用这样的意象表明了自己对于死亡的态度——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像睡眠一样,是自然规律,像人们的休憩之所。
有趣的是,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我死前听到苍蝇的嗡嗡声》 (“I Hear a Fly Buzz—before I Die”)一诗中,也有相似的一种描写:“蓝色的微妙起伏的嗡嗡声/ 在我和光之间/ 然后窗户关闭——然后/ 我眼前漆黑一片”(With Blue uncertain stumbling Buzz/ Between the light and me/ And then the Windows failed and then/ I could not see to see)。在这里,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光线的变化(蓝色,光,漆黑一片)来象征死亡来临的过程。在他们看来,死亡就如同睡眠一样,随着意识从清醒到慢慢消失,进入到另一个或是梦境,或是异境的领域。
第四节出现了一个关键的词“Pilot”,领航员。在领航员的引领和指引之下,诗人相信自己会如同航船安然渡过沙洲一样,他自己也会平安地渡过险恶的死亡的浅滩。在诗人看来,死亡不是一切的结束,而是通往新生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一段新的旅途的开始。
这样的意象在英国诗歌中也屡见不鲜。例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就写到,“死了,睡着了”(To die,to sleep),也把死亡比作睡眠。而17世纪的诗人弥尔顿和约翰·邓恩,也都在各自的诗歌中表达过类似的意象。因此,丁尼生在《过沙洲》中所表达的生死观并非个例,而是在英国诗歌中的具有共性的内容。
丁尼生的诗歌意象丰富,特别擅长使用音韵的技巧,使诗歌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在这首诗里,他使用了很多带有长元音和双元音的词,例如bar,star,sea,foam,bourne等等,这样就减缓了诗歌的节奏,使诗歌产生了一种舒缓悠长的旋律,让人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诗歌采用abab的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成功地把身外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更加赋予了诗歌一种凝重、庄严的气氛。
而这首诗的色调安排也十分巧妙,从开始的暮色,到渐渐暗淡,到一片黑暗,最后是穿过了黑暗,迎来了光亮。从幽暗到明亮,也削减了死亡这个意象带来的阴郁气氛。
在写这首诗时,诗人已80岁高龄。在这首诗中,他在暮霭中想象自己渡过沙洲的情景。比喻,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霜后,平静地迎接死亡的来临,毫无恐惧和衰伤。在编輯诗集时,丁尼生特意要求把这首诗作为诗集的最后一首,也是有意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做一个简单的告别。
古往今来很多作家、诗人都曾经吟诵过他们对于死亡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或者什么国度,描写死亡的目的却都是为了“生”。只有明白了死亡的意义,人们才能更好的活着。死亡就如同无尽的荒原,而既然生命短暂,就更应该倍加珍惜,让有限的生命充满丰富的意义;既然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我们就更要努力活得精彩,不负此生!
参考文献:
[1]石景艳.丁尼生诗歌《橡树》与《过沙洲》的认知隐喻解读[J].北方文学,2018(29).
[2]夏君.从悲苦到超然——从《拍案曲》和《过沙洲》看丁尼生生死观的嬗变[J].唐山文学,2016(10).
[3]郑凌娟.重读《悼念集》——关于生存还是死亡[J].名作欣赏,2016(36).
[4]熊炼.英语诗歌的文体学分析——以丁尼生的《渡沙渚》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4).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张艳(1976-),女,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