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转向如何可能
2021-01-17于晓喾
摘 要:洞穴喻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它形象地论证了哲人王的核心观点。洞穴喻内蕴着丰富的教化意涵,暗含了灵魂转向的可能性问题。囚徒走出洞穴与哲人进入洞穴隐喻着灵魂的上升与下降,而在升降的进程中灵魂实现了转向。灵魂的转向不仅是个体内心善意识的唤醒,而且是哲人教化的结果。洞穴喻较清晰地体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与形而上学的思想,但由于洞穴喻思想的被误解,因而它始终遭受着质疑者的诘问。如何辩证地理解洞穴喻的真正含义,把握其中蕴含的哲学价值观念,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智慧,是认识和分析柏拉图理念论的关键。柏拉图的洞穴喻思想表明了灵魂转向具有可能性,并以一升一降两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同时解析了这一理念目前存在的困境。
关键词:灵魂转向 洞穴喻 洞穴喻的困境
《理想国》是柏拉图重要的著作之一,全书讨论的核心主题是善与正义,而在探讨善的理念时,他提出了经典的“柏拉图三喻”:太阳喻、线段喻和洞穴喻,其中洞穴喻较全面地论述了柏拉图的灵魂转向思想。在洞穴喻中,柏拉图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比作困在洞穴内的囚徒,他们的头颈和手脚都被束缚着,既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所能看到的唯有火光投射到对面洞壁上的阴影而已,而受过教育的人则能直视太阳,看清善的本质。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明确提出洞穴喻的目的在于说明“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从没受过教育到接受教育的转化则依赖于教化的作用,而教化实质上是一个灵魂转向的过程。从囚徒到哲人表明灵魂转向具有可能性,实现灵魂转向的关键在于洞穴的出与入,洞穴在囚徒与哲人之间立了一道墙,能够透过洞穴认知到善理念本质的是哲人,而陷于洞穴内部或出洞穴之后不愿下降到洞穴中的则是囚徒或非真正意义上的哲人。
一、洞穴喻与灵魂转向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洞穴场景: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里,只有一条长通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从而有较弱的光线照进洞穴。在洞穴中,有一群四肢被束缚的囚徒,不能走动和转头,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但在他们背后的上方有火光,在火光与囚徒之间有一条路和一带矮墙,而在墙的后面则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或木偶经过,并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然而,囚徒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把这种影像当做实物本身。当洞穴中的某个人被解除了桎梏,接近实物本身时,反而会感到痛苦。他们宁可相信过去看到的阴影才是实物的本体,并拒绝离开洞穴接受阳光,以至于无法看到任何一个被称之为真实的事物,因为它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即阴影—人和其他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實物本体—太阳本体—推出结论:太阳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到的所有那些事物的成因。
当走出洞穴的人在洞穴外面的时间足够长以至于能看清实物的本体和太阳时,他就会意识到自己开始认为的真实,只不过是外界真实事物的投影,从而不愿再回到过去的穴居生活,也不会热衷于与洞穴中的囚徒争夺权力地位。如果要求他返回洞穴告诉囚徒外面的真实现象,则有可能被杀死。
柏拉图的洞穴是现实城邦的缩影,在洞穴中,四肢被束缚的囚徒实际上是城邦中的大众,在没有接受教育之前,他们是作为一个无知者而存在,分不清真实与虚像,这种以假为真、以虚为实的认知导致他们对真理的偏离,甚至怀疑和拒绝接受真理,以自己认知的虚假影像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始终深陷在“洞穴”之中,深陷洞穴之中的囚徒遭受着行为与思想的双重束缚。如何把“囚徒”从洞穴中解救出来呢?柏拉图认为洞穴中囚徒的解救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而这种自我救赎则要通过教化的方式实现,教化的本质是实现灵魂转向的技艺。灵魂转向是指“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从生灭世界转向永恒世界”,旨在实现认清实物本体的同时不断突破原有意见的基础上达到对善理念的把握。善的理念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而认知和理解善理念则要求囚徒从洞穴中走出来,柏拉图指出囚徒走出洞穴是被迫的行为,是一种神秘力量推动的结果。解除桎梏的囚徒在逐渐适应阴影、倒影、实物本体以及太阳等真实世界的体会中,灵魂受到教化,从对欲望等偶然性意见的追求转向对必然性实在理念的沉思,使个体灵魂摆脱并超越肉体的沉重束缚,使“人的活动具有本体性的向度”。
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刻画了三种不同类别的人:一种是身处洞穴中的囚徒,他们因头颈和腿脚被捆绑住,而无法分清实物与影像,误以为火光投射在洞壁上的阴影就是事物的本体,混淆了虚妄与真实,是城邦中的大众;第二种是在矮墙后面拿着器物或假人假兽走动的人,而且发出某种声音,他们实际上是城邦的统治者;第三种是从洞穴中走出、并将返回到洞穴内的人,这类人之前也是洞穴内的囚徒,但自从洞穴走到上面世界之后,看到了善的理念,因而转变成了哲人。柏拉图认为,在这三类人中,最有能力和资格对囚徒进行教化的是哲人。哲人对囚徒的教化也是自身灵魂进一步净化与上升的过程,哲人与囚徒的区别在于是否解除桎梏和拥有自由。囚徒从开始只能看清阴影到最后能容易地认知太阳,隐喻着灵魂转向的可能性,灵魂转向就是使人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充当欲望和激情部分的支配者,从生灭不定的变化世界中抽离出来,促使灵魂的视力转向正确的方向,而灵魂转向可能性的实现则有赖于对囚徒真正的教化。
二、灵魂的第一重转向:囚徒的上升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洞穴是理念意义的城邦,囚徒则是城邦内的大众。由于囚徒长期处于捆绑的状态,四肢不能活动,因而无法走出洞穴,一切行为和思想均受洞穴生活的束缚,而这一情境恰如现实生活中的城邦:作为生活在城邦内的人,其活动范围与内容不可避免地要为社会的法律规则所制约,城邦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的“洞穴”。在这种“洞穴”中,人听到的内容和能听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城邦统治者设计好的产物,与囚徒在洞穴中看到的假人假兽的阴影无异。然而,柏拉图暗示了囚徒具有摆脱束缚、实现本体自由的可能性,但这有赖于“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即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在柏拉图看来,灵魂转向的前提是囚徒本身具有向善的品性,只是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不知道如何追求善的理念,以至于陷入洞穴。灵魂的第一次转向则是一个洞穴中个体脱离并超越群体,把握善的本质,实现对自我本知存在的理解,这一转向可以概括为灵魂的上升。
对于囚徒而言,解除禁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接受教育的天然障碍,但天然障碍的克服并不表明囚徒就能主动而自觉地学习与接受教育,这就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外力强迫。由于囚徒长期生活在洞穴之中,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唯一了解到的外界讯息却是矮墙后面的人故意让其看到的,因此不太可能自愿去接受陌生的环境与事物,特别是当之前已经习惯了现处的环境之后,会更相信走出洞穴之后接触的实物本体是一种虚妄的存在,或是出于本体对新事物的恐惧心理而拒绝接受。囚徒在走出洞穴之后看到的太阳意味着一种真理和善,而他们之所以不能直视太阳则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受真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领悟和理解真理的能力,在接受真理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教育,否则真理有可能会灼伤人的眼睛,而把握真理的本质需要其他人的引导与教化,而这一教化的重担自然由哲人承担。
经过哲人的教化,囚徒的灵魂实现了从黑暗到光明、从无知到有知、从被遗弃状态到被拯救状态的上升,这是灵魂的第一重转向。对囚徒而言,上升具有双重意义:它不仅是自身行动的自由,而且是一种思想的深造与提升。因为在神秘力量的推动下,束缚囚徒四肢的锁链被打开,他们可以随意走动和转身,而且当囚徒们走出洞穴时,经过长期的适应之后,对火光投射到洞壁内部的影像有了新的认知变化,从原有对经居不变的“洞穴”世界的意见认知转向对某种真理性知识的把握,教化是推动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因,“教化是人的心灵、精神从自然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可体验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化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素质的获得”。
在哲人的教化下,囚徒的灵魂脱离了肉体和世俗的束缚,以一种纯净之形态理解善的理念。从意见到知识的认知是一个曲折的过程,由于囚徒是被迫走出洞穴的,因而在被迫看向火光时,眼睛会感到痛苦,而且还要被强制要求“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但当囚徒认识到太阳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时,就不愿再回到穴居生活,也不会热衷于与洞穴中的囚徒们争夺权力与地位了,而是使自己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但是,如何能把囚徒从“洞穴世界”带到上面的光明世界呢?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指出,囚徒灵魂的上升转向首先要有一个本体的自我救赎,其次要求哲人的教化。哲人的教化方式可以因囚徒灵魂的不同存在状态而异,但哲人在实施教化之前,必须要在接受体育和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对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辩证法的知识进行研究,特别是要精通辩证法,因为辩证法是“唯一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哪里找到可靠根据的研究方法”,而且“只有辩证法有能力让人看到实在”。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定是擅长辩证法的人,也是最有资格教化和实现囚徒灵魂上升的人。
三、灵魂的第二重转向:哲人的下降
柏拉图的洞穴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囚徒走出洞穴,二是囚徒在看清事物的实在本体之后返回洞穴。在囚徒出入洞穴的过程中,蕴含着哲人的教化,而“哲人教化的过程是哲人的下降之路和囚徒的上升之路”。
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囚徒是在一种偶然的神秘力量指引下走出洞穴的,并在洞穴之外看到了在可理知世界中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善的理念,但柏拉图却要求他们下到之前的洞穴中对里面的囚徒进行教化。与被强迫从洞穴中走出不同,下到洞穴时的“囚徒”已不再是最初的那个“囚徒”,而是一个具有知识和真理的哲人,返回洞穴是他们的自愿行为,而这种拯救其他囚徒的意识和能量可能源于洞穴外太阳的光芒,即善的意识激发了人自身的内省①。哲人的下降预设了两种可能的条件:一是某种客观神秘力量的推动,二是哲学的内在动力,即哲学的根本不是沉思,而是对现实政治的关切。追求真理的途径不止一条,對现实和自身的关注均是探求真理的方式,若缺乏对政治生活的性质和范围真正的知识,则所谓的沉思式哲学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②,而哲人智慧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城邦中才可能得到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对自身与公共利益的维护③。
对事物真实性的评判一般依据距离理念的远近而定,理念世界的最高境界是善④。哲人距离善的理念最近,囚徒则距离善最远,但哲人在没有走出洞穴之前,与洞穴内其他人一样都是囚徒。因此,教化的次序是囚徒—哲人—囚徒。教化要求哲人的下降,但哲人的下降却面临着可能死亡的命运,而这种死亡的可能性根源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内在冲突,体现在哲人身上则是对自身命运与城邦命运的担忧,即哲人是否愿意返回到洞穴之中实施对囚徒的教化?下降是否会损害哲人的幸福?面对这一困境,柏拉图的方法是以一种不义的方式强制哲人返回洞穴,“当它们已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们像现在容许它们做的那样”,原因是“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⑤,并且使哲人与统治者合二为一,即哲学王的思想,但它也许仅是理念意义上的幻想,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并不存在实现的可能性。Stauss在《The City and Man》中也认为劝说哲人是无效的,他们在看到了善的理念之后,实际上并不情愿返回到洞穴之中充任统治者从事政治,因此以某种方式要求哲人强制性的返回是有必要的,但在哲人下降之前,需要说服“洞穴”内的其他“囚徒”相信哲人的统治是有益的,并接受其统治⑥。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看,哲人的下降涉及的是城邦应当由哲人统治这一哲学命题,而强制哲人返回洞穴之中则关注的是无论如何,正义的生活总是比不正义的生活更好⑦。
从囚徒的上升到哲人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洞穴内外是两个世界,没有受过教育的洞穴内是黑暗世界,而受过教育的洞穴外则是光明世界,光明世界和黑暗世界之间需要一种介质—太阳,但看到太阳的本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洞穴内外的人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其中洞穴内的囚徒只相信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把对方视为异端,这意味着真理胜过谬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真理被谬误传染,而对最高理念善的把握也是教育程度和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当真正看清了事物的本体,领会了善的内在真理,则会自觉地抵制各种不善与谬误。
四、洞穴喻的困境
洞穴喻充分体现了柏拉图善的理念与哲人执政的思想,但它在论证逻辑上却面临着困境:
首先,囚徒走出洞穴,在看到太阳等事物的实体之后所理解的真理和善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或者说囚徒的上升是不完全的,并没有转变成真正的哲人。因为真正的哲人必然对善的理念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在理解善理念的基础上,哲人会把城邦的幸福置于个人之上,自愿返回到洞穴之中,对洞穴内的囚徒进行教化,而不是以其他方式被迫下降。相反,则说明他并不是真正的哲人,而假哲人的下降则有可能会误导洞穴内囚徒的行为,进一步加深其对意见的执念与真理的远离。
其次,囚徒上升与哲人下降的前提是洞穴内的囚徒被解除了桎梏,可以自由活动,而且必须要在一个人的强制引导下才能走出洞穴,但问题是推动囚徒获得自由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么,它释放囚徒的原因又是什么,柏拉图并没有给出解释。囚徒在强制引导下走出洞穴暗示了在囚徒成为哲人之前就已经有哲人的存在,那么哲人是通过何种方式解除囚徒的禁锢的呢?为什么之后又安排洞穴内部的囚徒而不是之前的哲人去教化其余的囚徒呢?笔者认为也许这一卷中提到的哲人只是苏格拉底或格劳孔的化身,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哲学家,也不具备真正哲学家的知识,所谓的不愿返回到洞穴之中的想法可能是他们的思考,并不是真哲学家的想法。
最后,在洞穴喻中,柏拉图提出由走出洞穴的囚徒教化深陷在洞穴之中的囚徒,但问题是洞穴之中的囚徒是否会接受洞穴之外囚徒的教化?哲人在从光明进入黑暗之后灵魂的品质是否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哲人又是否有能力解除洞穴内其余囚徒的束缚并把他们带到上面的可知世界?另外,在洞穴之外的矮墙后面还有洞穴的原始统治者这一人群,他们之所以举着各种人偶发出某种声音恰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洞穴的统治,而哲人的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洞穴的平衡状态,因此必然会遭到洞穴内囚徒和矮墙后面统治者的抵制与反对,这是哲人下降面临的主要困境。
五、结语
柏拉图的洞穴喻是现实城邦的写照,洞穴中的囚徒是城邦内部的大众,而哲人教化的思想则提现了其哲学王的核心理念。洞穴喻思想暗含了灵魂转向的可能性问题,洞穴的出入隐喻着囚徒的上升与哲人的下降,升降是囚徒内心善的意识被激发和哲人教化双重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分析洞穴喻中灵魂升降的两重转向,指出这一理论在论证逻辑上存在的缺陷,从而有利于认知和把握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智慧。
注释:
①唐慧玲.洞穴内外:从哲学王到政治家——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转向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②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③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④张嘉轩.从“理念世界”到“理想国”——“洞穴之喻”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的认识论衔接[J].汉字文化,2019(3).
⑤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⑥Strauss.The City and Man[M].Unive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⑦陈冀.柏拉图《理想国》洞穴喻中的正义与幸福[J].理论界,2015(2).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庞韵林.基于洞穴喻的柏拉图教化思想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0(9).
[3]周洁.束缚与庇护——《理想国》“洞穴比喻”中“洞穴”的双重性[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4]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肖会舜.《理想国》中“洞喻”的教化意含[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
[6]翟楠.从灵魂到身体——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倒转[J].西北师大学报,2011(1).
[7]孟勇.柏拉图“洞穴喻”思想再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2).
[8]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9]陈志伟.哲学与政治缓解的可能性:《理想国》洞穴比喻透视[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1).
[10]田海平.柏拉图的“洞穴喻”[J].东南大学学报,2000(2).
[11]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2]王一.试论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理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
[13]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4]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館,2017.
[15]庞韵林.基于洞穴喻的柏拉图教化思想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0(9).
[16]唐慧玲.洞穴内外:从哲学王到政治家——柏拉图政治哲学思想的转向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7).
[17]卡西尔.国家的神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8]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张嘉轩.从“理念世界”到“理想国”——“洞穴之喻”对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与政治哲学的认识论衔接[J].汉字文化,2019(3).
[20]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1]Strauss.The City and Man[M].Unive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22]陈冀.柏拉图《理想国》洞穴喻中的正义与幸福[J].理论界,2015(2).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简介:于晓喾(1998-),男,河南濮阳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