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川市耀州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现状及展望

2021-01-17封高琦

陕西水利 2021年1期
关键词:流域环境生态

封高琦

(铜川市耀州区水务局,陕西 铜川 727100)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垃圾也大量增加。特别是商品经济越发达,产生的一次性废物量就越多,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包装材料、一次性材料和用品日益增多,从而导致塑料、泡沫、橡胶类垃圾量也大幅增加。缺少垃圾的集中收集,也由于山区群众普遍缺少环保理念,致使许多邻村近户的河道成了各类垃圾的倾倒场。

清洁小流域,是在传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将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等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新型综合治理模式,是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继承和发扬。更加注重生态、自然、系统的理念,更加关注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发展,更加关注生存环境的健康宜居,更好地体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具体实践。2018年中央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铜政办函[2018]54号)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切实提高水土资源供给质量,助力我区转型发展。耀州区水务局以国家重点小流域建设、照金——薛家寨水保示范园等项目建设为依托,开始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 区域概况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渭河地堑之间,地质属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构造弧南沿东翼,构造形迹清楚,基本上是一个单斜构造,岩层倾向西北,倾斜角介于5°~10°、10°~25°之间,因此多单面山、方山地貌。主要河流有漆水河、沮河、赵氏河、浊峪河、清峪河五条河流,37条支流(漆水河6条、沮河14条、赵氏河6条、浊峪河4条、清峪河8条)控制耀州区1614 km2(含铜川新区136.36 km2)流域面积。

截止2020年10月,耀州区建成照金秀房沟、小丘镇芋河、瑶曲镇贾曲河3条清洁小流域。完成坡改梯85.88 hm2,整修道路4 km,排水沟4 km,集雨水窖12口,蓄水池3座,池塘2座,水保林栽植203.66 hm2,封禁围栏2 km,文化宣传墙600 m2,文化广场4处。通过这3个项目的实施,调节了小流域径流,改善坡面排水、减轻土壤侵蚀,拦蓄坡沟泥沙,増加土壤入渗,产生了调水保土的效益,尤其是改善流域内的水质清洁起到重要作用。

2 耀州区生态治理成效

2.1 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

2.1.1 生态效益

(1)水土流失治理。秀房沟、贾曲河等3个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面积36.21 km2,通过项目实施治理面积35.4 km2,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同时,项目区的土壤过清洁小流域项目实施,尤其是加强项目区农民的环境意识,减少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另外通过新建湿地、栽植水生植物、沉淀泥砂、过滤水质,极大改善了流域水质,植物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的实施,增加了地表覆盖、减轻降雨溅蚀和地表径流引起的面蚀;增加地表糙度,促进地表径流下渗,涵养了水源,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土地生产力。侵蚀强度也将减轻。

(2)林草面积占宜林草面积比。项目实施中通过对疏林地采用封禁治理的措施,使得林草面积得以明显提高。经过综合治理后,林草面积达到31.3 km2,林草面积占宜林草面积比达到98%,可实现设定的目标值,极大地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

(3)改善流域水质。清洁小流域建设中,通过在河道中建截污坝分段拦截及生物降解从而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防止污染物下河进水,提高流域内水质净化能力,实现人与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2.1.2 社会及经济效益

芋河小流域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梯田、生产道路、排水渠及经济林栽植,控制了土壤侵蚀,使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加强,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基础。贾曲河清洁小流域,通过对传统旱厕改造及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高。造水保林起到保土保水的作用,减少滑坡、泥石流、山洪的发生,对防洪、交通起到保护作用,减轻了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对河岸堤防通过铅丝石笼加连翘的方式修复,达到环保生态也有经济收入的多赢效果。

2.2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契合时代要求,成效显著

近年来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越来越为公众关注,如贾曲河村,它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桃曲坡水库上游32 km,瑶曲镇集中供水工程水源地6 km,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更高,但面源污染控制一直是工作的难点。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从源头着手,对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进行全程控制和治理,从源头上治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耀州区认真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2019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2%,全年造林绿化3.94万亩,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铜川籍”朱鹮数量达到85只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47只。生态村创建成效显著,年末全区已建成省级生态示范镇7个,省级生态示范村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7个。全年新建乡镇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9个,实现全覆盖;全区43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无组织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并联网。大力推进全区11个污染减排项目,为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奠定基础,漆沮河交汇处考核断面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42.5%,氨氮同比下降10.8%。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84件,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力震慑。全年全去收货优良天数253个。2019年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64,比2018年优化0.36个百分点。

2.3 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村发展形势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推动我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长治久安,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是我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农村“村容整洁、绿色发展”为切入点,通过水土流失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有条件的乡村居民点铺设透水砖建生态广场、用植草沟替代明渠,有集雨汇流条件的地方建水窖,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径流冲刷。墙面美化用科普及环保宣传替代简单的刷白墙和行政口号。

3 耀州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耀州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居民居住分散生活垃圾难以集中收集处理,交通信息不便,使得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普遍落后。对于科技素质较低的农村干部来说科技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不足,加之宣传工作不足,往往会制约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此外人类改变自然的思想严重,违背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导致生态系统加速化。而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人们对于参与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不足,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等题还尚待解决。水资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农药和化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及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对此,通过户村厕所革命、居民生活区布设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河流上游建截污坝、中游建湿地净化。通过截污坝分段拦截和生物降解从而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防止污染物下和进水,提高流域内水质净化能力,实现人与水环境和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4 耀州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展望

按照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水文形态、生态环境、防洪能力、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等评价指标及生态清洁小流域评价体系,十四五试点建设:照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休闲旅游型);贾曲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宜居环境型);瑶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休闲旅游型);移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宜居环境型);吕曲河生态清洁小流域(水源保护型);董家河镇生态清洁小流域(生态农业型)(流域面积均不小于10 km2)。3年内共建成4种类型6条生态清洁小流域,计划投资8700万元。实现区内打造涵盖水源保护、宜居环境、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全类型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初步体系。

2025年后实施根据试点建成的清洁小流域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建成清峪河红岩村段、清峪河周河段、浊峪河下游段、陈村河、吕曲河、玉门、沮河柳林段、扁担沟、涧沟等9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成的清洁小流域面积占5条河流主要流域面积的25%以上,初步形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清洁小流域体系。实现流域内绿化、美化、净化、产业化的“四化”目标。

4.1 建设原则

1)坚持绿色生态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定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广应用“近自然”坡面整治、柔性生态边坡防护等技术,让绿色成为耀州底色,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效益,培育小流域特色主导产业,突出清洁产业发展和清洁产品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和农村处经济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水保生态和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相协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规划、综合治理。根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民期盼,以问题为导向,科学确定小流域治理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小流域内突出问题。

3)坚持示范带动原则。学习北京等先进地区经验,先易后难选择有较好治理基础的重要水源区、水系周边,以及城镇周边经济条件较好的小流域为试点。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带动整体提升。

4)充分结合山水林田湖试点项目成果。2017年以来,山水林田湖项目在我区试点建设取得积极的治理经验和突出的治理成果,尤其是在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废弃采石场综合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山水林田湖试点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互补短板,共同打造。

4.2 类型划分

按照流域所处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小流域内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承载力为基点,将小流域划分为水源保护、生态农业、宜居环境、休闲旅游四个功能类型。

4.2.1 水源保护型

主要位于所在流域上游的重要水源地,以保护重要水源、改善水质、减少出口泥沙为目标,措施布设侧重水源涵养、调蓄水工程和水源保护工程等保护式综合治理。

4.2.2 生态农业型

主要位于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欠发达的农产品主产聚集区,以创造具有适宜种植的良好的生态条件为前提,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发展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生态休闲观光等为主的无公害农业示范园,从事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农业,发展特色清洁产业,提供清洁产品,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4.2.3 宜居环境型

在流域内村庄集中、人口密集区,特别是涉及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等重点村庄,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增强村民环保与健康意识,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

4.2.4 休闲旅游型

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流域,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建设观光体验型农业、自然风景旅游以及民俗文化游等产业。为打造全景耀州、全域旅游做好服务。

4.3 美好愿景

“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推广绿色消费,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是践行者、推动者。通过清洁小流域持续建设,引导公民绿色低碳消费、推广节能,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实现全流域空气清新、水体洁净、土壤安全、生态良好、人居整洁。

猜你喜欢

流域环境生态
压油沟小流域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沙颍河流域管理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