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发展研究
2021-01-17王翠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王翠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河南省小麦的种植面积、年产值和农户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小麦产业在促进该省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保证粮食供求平衡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进入经济新常态后,如何使小麦产业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拟在分析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消费、生产等多个角度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小麦产业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目前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新常态背景,提出小麦产业链优化策略,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帮助河南省提高小麦产业的生产量和销售能力。在新形势下,促使该产业保持快速且健康的发展。
一、河南省小麦产业链发展现状
河南省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和秋季日照充足,冬季气候相对温和,这为麦苗过冬以及小麦面筋和蛋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同时,黄河、海河和长江等水系在该省的流域面积多达3.62万平方公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在有利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河南省把握人口优势和政策机遇,优化种植结构,着力提升小麦的品质,向精细化生产方向发展,近年来,小麦种植业取得较大的进步。
作为我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高达3 753.13万吨,占该省粮食总产量的55%。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为增加该省农业总产值、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省内粮食供给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小麦产量的稳步提高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一直以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水利和灌溉事业,2019年有效灌溉面积为532.9万公顷,基本覆盖了小麦的种植区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省整体降雨量偏少的问题;河南省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3万台、农用排灌柴油机51.99万台,农用机械总动力为10 356.97万千瓦,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在促进小麦增收、增效中的作用不断加大。
以小麦为主要原材料、附加值高的粮食加工业在河南省于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财政部门设立专项基金给予粮食深加工企业以资金和贴息扶持;另一方面,这与招商引资合作发展密切相关。河南省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2016年引进资金56亿元,引进项目92个。截止2016年,河南省的小麦粉加工企业有573家,并在产地、市场、交通、人力等要素优势的基础上培育了一批加工型、专业型、流通型、创新型的龙头企业,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利于消化陈粮,增加农户种植的积极性。除此以外,河南省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小麦的育种、栽培、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同时,为了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在郑州建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和小麦工程技术中心。
对于小麦的流通链而言,河南省合理利用国家财政补助、地方财政及企业配套资金,加快粮食存储仓库的维修改造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在此基础上,为了准确、高效的管理,监测粮食库存现状,在郑州等地陆续建立了多个智能化试点粮库,并与河南工业大学进行合作,对相关从业人员开展培训,推进仓储智能化工作。此外,河南省引导小麦收购、销售、物流企业的联合运行,努力完善跨区域物流链。根据调查,2016年河南省小麦商品量是2 575万吨,商品化率为74.3%,粮食经营企业收购小麦343.5亿公斤,国有企业累计销售小麦61.8亿公斤,可以看到,由于政策性粮食销售不畅,小麦的销售量低于收购量,导致河南省国有企业的小麦库存量有所增加。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河南省的小麦种植及生产集中分布在延津、南阳、商水、开封、濮阳等市县。延津县位于豫北地区,是传统以粮为主的产粮大县。从2012年至今,小麦播种面积和产粮稳步上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比逐年提高,吸引了多个食品加工企业落户该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生产和经营体系,小麦加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南阳市占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0%左右,但小麦生产的中后期易受到高温、干旱的影响,加之耕作、施肥习惯及播种方式欠佳,平均产粮与高产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开封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为小麦,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和总播种面积的66%和36%,由于具有较强的育种、面粉加工和仓储运输能力,小麦产业在促进该市农业生产总值的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产业链发展
小麦产业链包含了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具体而言,小麦的种植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基础设施、农机应用、技术水平、良种引进、种粮补贴等多个要素的影响,参与者主要是普通农户、农场或种粮大户;小麦的加工根据复杂程度、工序和附加值可分为初级加工和精深加工,在食品领域,前者主要有面粉等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的产品,多数面粉厂仅生产通用粉和等级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后者包括速冻食品和方便面等市场规模较大的食品,但仍处于分散的状态;小麦的消费分为食用消费、工业消费(淀粉、酿酒、麦芽糖、工业酒精等)、饲料用途和种子用途,食用消费在四者中比重最大,作为小麦最主要的初级制成品,面粉是食品行业的核心原材料,2019年我国75%的小麦用于制造面粉,2019年我国家庭消费占面粉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速放缓,餐饮消费在逐步挤占家庭消费的份额。
经济新常态的重点在于“新”和“常”,二者分别意味着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发展。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要着力优化经济结构,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改变传统的不协调、不平衡的粗放增长模式。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将发生多方面的改变,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需要发挥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超过需求,生产小型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将成为产业的新特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凸显,农业劳动力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才和技术进步,创新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发显现;市场竞争逐渐转向差异化、质量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在全国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环境将更加有序规范、统一透明;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成为必然趋势。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麦产业链的发展将受到以下几点的影响。一是农村劳动力减少,亩均产量和总产量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良种培育、种植技术的改进和农业机械的使用;二是消费模式、消费倾向的转变对优质小麦的种植提出更高要求,小麦加工企业要不断了解、分析购买者的需求,调整产品价格和市场定位;三是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考虑,在生产中尽量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在重视产量增长和GDP贡献率的同时,追求可持续发展,此外,加大工业用领域的研发和技术转化;四是由于当前及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透明、激烈,企业应重视创新的力量,发掘自身优势,突出差异化生产,树立并维护品牌形象。
三、河南省小麦产业链优化策略
河南小麦产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良好势头,但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一是研发、培育的优质小麦品种与食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标准体系衔接度不够,以至于小麦时常未能达到收购标准;二是由于资金支持不足、兼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较少、种子同质化严重及创新育种的技术利用率低,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都要低于全国的标准水平;三是小麦的供给不能有效满足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企业往往选择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不仅增加了采购成本,也容易存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不连贯性,降低企业利润水平的同时,经营风险也被加大;四是目前该省的企业主要生产普通面粉和挂面,专用面粉和高档面粉的比例较小,精深加工能力较弱,以小麦为原料的副产品加工企业屈指可数。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特征,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缓解上述问题。
(一)加强品种选育工作
以小麦种植地的政府为主导,坚持质量兴农的原则,统一供种,严格把控小麦种源,从种子上提高小麦质量;根据自然条件和区位要素,在适宜的地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如在气候湿润的豫南地区建立沿淮弱筋小麦生态区;修建和维护道路、发展电力灌溉、完善配套设备、推广机械化生产,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种植效率。
(二)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各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应推广良种和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制定小麦标准化技术规范,提高技术利用的效率;制定适宜人才引进、发展的相关政策,采取校企合作等措施,使科研人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完善保护机制和创新激励,全方位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引导形成产权保护意识。
(三)完善政府支持政策
河南省政府应设立小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资金,专款专用,如建设专门的小麦产业园区,配套并完善仓储、物流设施;对于种植小麦的农户,应给予农业种粮专项补贴、保险补贴等;为了吸引外资、促进本地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重点企业可采取税收返还再投入的方法;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四)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小麦的产业化经营离不开金融支持。具体来说,一是河南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农村金融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倾斜力度,将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的龙头企业作为优先放宽对象,并加大对其产业化发展的信贷力度;二是开展以专利技术、特许经营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贷款,扩大担保物范围;三是当小麦尚未收获时,允许农户以预期产量作为抵押,从农业信贷机构领取维持正常生产的贷款;四是通过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性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增资扩股等手段扩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四、结论
小麦产业链的优化既有助于增加河南省的GDP总量、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也加快了小麦产业集约型发展进程,提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通过对河南小麦产业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产业链存在研发的品种与食品生产企业的品质标准体系衔接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全国标准水平、食品加工企业的需求与小麦的供给不对称等问题,着力探讨了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麦产业链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河南小麦产业链涉及的从业者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品种选育工作,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并完善政府支持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该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