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思维”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探究
2021-01-17吴霙斐
吴霙斐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落实好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立身之本。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一直倍受业界关注。精准思维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契机,是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运用。通过精准思维瞄准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新规律新趋势,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革新供给结构,推动解决教学供需矛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1 精准思维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现实要求
1.1 对象精准:满足大学生发展的迫切之需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就是要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和期待为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找准并解决学生思想之惑,让学生学而有感、学而有获、学而有用。有效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应该是教学的技术问题,而应该考虑教学的质量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学生需要的。传统漫灌式、机械式、流水线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只按自己事前准备好的“剧本”在重复“表演”,而忽视学生主体的现实需求和多元发展,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尼采曾说过:“在需要面前,一切理想主义都是虚伪的。”应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发展特点,主动回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性和学生个体现实诉求的匹配度,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以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
1.2 策略精准: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00后”大学生的知识接收模式、需求内容、话语体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理念、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师资要求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我们还固守传统教学思维、教学方式,那么就会产生供需失衡和错配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必然受挫。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准思维,有的放矢地寻求破解困境的良策,找准穴位、精准发力,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融合教学资源、拓展教学途径、提升师资队伍,以高质量的教学供给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通过彻底的理论来提升充实政治内涵,因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同时在解惑答疑的实践环节中不断总结反思,在“实践——认识——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永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1.3 目标精准:站稳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阵地
全新、复杂、多元的时代境遇中,便捷的互联网技术给予大学生铺天盖地的各类信息,各种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行其道。多元化的价值理念、文化体系、道德要求,对于知识储备尚未健全、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处在“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产生强烈冲击。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自始至终不变的主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面对和回应的根本性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强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精准思维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现实之困
2.1 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影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从其教学本身的目标和特性上来说,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系统地、全面地认识国家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走向,把握事物发展的运动规律和宏观联系,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如今,互联网络正高速化、全方位地渗透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快速更新、海量的信息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让大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状态,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信息链的不连续性与认知脉络的不连贯性,会使学生会在凌乱的、肢解的知识和信息中迷失方向,大大弱化了学生思考的辩证性、逻辑的条理性和历史的全面性。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会按照学生偏好不断推送杂乱的知识和信息,学生知识面不断收窄,只片面关注自己的喜好,对完整教学主题缺乏浓厚的兴趣,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之难以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2.2 迎合型的教学形式淡化立德树人教学任务
新时代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形式已经有所转变,思想政治教师也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新媒体时代,为了适应网络原住民“00后”大学生的说话语境、成长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图片、视频越来越多,而且弹幕、直播、VR/AR等新媒体技术手段也被引进课堂,走近学生,使课堂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大幅提升。这本应是令人欣喜的教学现象,但是表面繁华的教学氛围背后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本质问题仍需要我们警惕: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好,依靠层出不穷的教学手段换取“抬头率”,将本应该完整的逻辑体系肢解成若干个片段和故事,从感官上来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这种缺乏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教学形式,无助于大学生理性的思考、理论的沉淀和思想的升华,矮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深度,模糊了意识形态导向,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
2.3 重科研轻教学,忽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教学是教师的职业之本,教师作为教学供给方,输出得越多越有质量,那么学生输入得越多越有效果。目前科研成为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科研能力成为高校考核教师的可量化标准和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从而淡化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目标决定行动并影响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公修课教师,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教师重心更多地放在写论文、编著作、做课题等科研方面,而在教学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忽视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关注和投入,这势必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淡化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
2.4 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在物质充裕、国家富强的新时代,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表达意愿,更加关注自己的微观感性满足;他们视野开阔,好奇心强,喜欢接触学习新兴事物;他们向往自由,追求个性,反感过度束缚;他们的精神需求呈现出层次性、立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可是,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严重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能以大课堂授课为主,重理论讲授轻实践、实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不能精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磨炼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与学生的获得感相脱节。面对鲜活的教学对象和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方面的育人力量是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陷入到被动、无力的境况,无法解决新时代大学生成人道路上的所有问题和困难。
3 精准思维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提高之策
3.1 用准新媒体,打造“屏”上共生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网络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显性教育,新媒体的价值渗透方式更多元,渗透效果也更高效,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渗透。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也是我们可以善加利用的意识形态宣传的新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因此高校在抓牢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要加强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借助“话题”“讨论”“私聊”等功能进行针对性的对话、个性化的交流,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师生互动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互补共生、均衡发展。
利用互联网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的特点,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将具有深刻价值意义的教育素材嵌入到视觉、听觉等感官的获取中,这样可以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延展到现实生活中并影响学生的行为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学生“敬而远之”到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从“空洞无感的理论宣传”转为“深入人心的思想引领”,在积极对话、互动交往中实现互教互学,打破以往教师、学生身份的固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2 瞄准需求点,满足师生双方的发展要求
要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关键就是要做到所讲所授符合学生所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成长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站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形势呼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精准把脉大学生多元而个性的精神需求,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宏大的意识形态叙事方式,用新时代新话语来讲通、讲透、讲好中国故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载体,将学生困惑纳入到理论授课的案例解析和理论论证之中,贯彻问题导向的原则,形成完整的教学问题链,通过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无误地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样知识被等价地转换,就是有效教学。如今,有效的教学应该是使知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增值,将文本形态里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思考、智慧和品质,使学生在回应现实诉求和困惑中实现思想引导,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信服力。
高校应创造条件满足教师教学的成长需求。学校要强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发展支持,打破高校体系内“科研独大、重理轻文”的怪圈。一方面,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分层进修,使教师各自的智慧在擅长领域大放异彩,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实际相对应的评价体系,激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保持初心、热爱教学、倾心教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平衡好教学与科研间的相互关系,从教学本位出发,积极研究探索教学实践问题并转化为科研成果,以深厚学识支撑高超教学,以扎实理论赢得学生认可,达到教研、教学双增长,促进良性循环。
3.3 找准切入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精准把握教学契机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将鲜活的社会时事贯穿于教学内容中,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与学生思想高度契合,才能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抗击新冠疫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生动、最深刻、最有力的教学案例。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完美展示了中国精神的伟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效地融合,用鲜活的现实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深化理论知识、增进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象是“现实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过程充满了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仅是教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现实处境和反应状况,善于捕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动态,以此作为切入点,将知识回归到人的德性和精神世界,以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事例来现身说法、现场引导,将表层知识赋予生命和意义,激发学生动力、激活学生思维、转化学生观念,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而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比如,在文科专业可以渗透情感伦理、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等道德理念;理工科专业可以渗透独立思考、严谨理性、坚韧求实等道德品质。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内涵性和价值性,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要充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中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思政”与其他各类课程“隐性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实现高校“成人成才”的教育目标。
3.4 对准关键点,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可是有些教师片面解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落脚点,把“吸引力”和“亲和力”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和教学目标,于是产生了只追求课堂热闹、课后遗忘的“热门课”,模糊、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其实,创新内容载体、翻新课程形式、更新教学方法都要立足于“内容为王”。如同烹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纵使有优良的配方、高超的厨艺、精美的摆盘,但离开食物本身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术、有学、有道,是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都很强的课程,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理论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王牌,只有把原理讲清楚、把道理讲透彻、把问题讲明白,将理论建立在事实的客观分析和比较上,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辩证的思维,而且寻求到积极的、科学的、正确的价值信仰。如讲到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时,可以用新冠疫情确诊和新增的数据说话,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说话,用“中国之治”和“世界之乱”的实例说话,让生活在21世纪的大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百年前陈望道先生“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由衷感慨,从而达到用思想的魅力、真理的力量来启发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了解、掌握并认同的情感飞跃,启迪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其思想深处的困惑,清晰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脉络和逻辑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增长过程中完成人的精神成长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从而完成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一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