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困境与实践途径
2021-01-17王瑞
王 瑞
(南通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通 226019)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多次强调要积极指引、时刻爱护、大力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体现国家意志的政策文件,都强调要“重视生命教育”,并将“珍爱生命”列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这一方面显示了国家高度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生命本体意识薄弱、心理状况堪忧、生命理想不明确等问题仍然非常严重。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忽视生命价值,自残和伤害他人等极端事件屡见报端,不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威胁,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高校亟待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工作,明确大学生生命教育内涵、特征及协同实施模式,将会对进一步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产生有益的价值,既是我国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又符合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诉求。
1 生命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生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1964 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所著的《生命的真相》一书中,主要是针对日本社会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而后,美国生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同索伦·克尔凯郭尔提出的“我们往前生活,但我们往后理解”的观点,将生命定义为 “继续向前的东西”[1]。Donald Walters于1968 年首次正式公开提出“生命教育”。狭义的生命教育认为生命教育即 “安全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保护生命的能力[2]。广义的生命教育认为,教育本身是一项关乎生命的事业,生命教育至少应当包括“关于生命”“通过生命”和“为了生命”三层含义。首先,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和原点,是关于生命何以发展、潜能如何、生与死呈现何种特征或规律等的教育[3]。其次,生命教育是强调生命在场,生命教育必须是具有生命的教育,而不是将生命游离于教育过程之外[4]。最后,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发展为内在目的的教育[5]。从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国际国内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是隶属于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重点关注 “预防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等问题[6]。目前已经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青少年接受了该中心所提供的生命教育课程。
随着社会各界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生命教育内涵的丰富与外延的扩展,国内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特征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深刻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与规律,探寻体系之中的各种要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首先,由于工具理性一直处于现代教育场域中的主导地位,使得个体对生命的敬畏逐渐式微[7]。从人与社会互动的关系视角出发,明确了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和探索,对自我价值的超越,通过情感教育、价值引导、道德约束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增强个体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其次,生命教育的内涵涉及精神、价值、自然和智慧等诸多层次的内容,生命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帮助大学生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确立生命的社会价值[8]。再次,在生命教育的体系建构方面,需要关注与人全面发展的多维因素紧密结合,人、自然、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向要素。
在明确生命教育的内涵后,还要明确生命教育的同一性、连贯性和协同性的特征[9]。首先,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方向上的同一性。生命教育无论是处于教育的什么阶段和环节,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边活动,需要二者在敬畏生命和促进健康发展的层面具有同一个目标。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大学生群体的个体特征、家庭环境以及成长过程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生命观,容易造成大学生对于生命价值认知的差异,进而会有部分大学生难以与教育者之间达成统一的生命教育目标。因此,需要坚持引导大学生向尊重和珍惜生命的方向上迈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方向上的同一性更有利于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其次,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连贯性。从纵向发展看,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和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受到各种要素的制约,也会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和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而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应依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心理特性而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授予不同的教育重点内容。所以说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受教育者的生命始终。再次,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协同性。从横向发展看,人与人是通过社会网络连接而成的,处于特定的人群、团体和社会关系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命教育是校园—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教育的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主体都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 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有待于创新
目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尚缺少国家课程政策的支持和优质师资与教材。据调查,70.16%的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主题讲座和主题活动,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开设的生命价值观教育课程尚不能满足大学生认识生命的需求[10]。但是,从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来看,部分教材之中并不包含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即使有也只是极少数教材涉及生命教育内容,主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物理生命层面,诸如危机干预及与自杀相关的知识以及滥用暴力、艾滋病、吸毒、轻生等问题,较少涉及生命的特点、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问题,而涉及生命情怀、潜能、品质等更高境界层面的教育内容更是缺乏。我国现行的教材内容对生命教育内容涉及较少,难以形成边界清晰且较为成熟的教学内容体系。因此,生命教育在内容上呈现出碎片化、课程设计维度单一等特点;并且在大多数高校之中,生命教育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直接导致生命教育的实践教学严重滞后。加上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且以兼职教师身份出现的生命教育教师较多,致使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创新性不足,使得大学生生命教育仍处于内容创新不足阶段。当前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对于满足大学生树立科学和系统的生命价值观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质量。
2.2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不足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高生命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非常直观地达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而且生命教育本身是以生命的体验为主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沉浸感、互动性等特征,需要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达成生命教育的目的。但是目前生命教育常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性任务,理论教授为主,零散化、形式化、单一化地嵌入在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中,且以课堂知识单一向度的灌输为主。严重缺乏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缺乏体验式、互动式、参与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生命教育的体验性不佳,就会造成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独立性、自我意识等不完全适应的状况。而且只有在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更容易发现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才有可能针对有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大学生展开精准的个体生命关怀。此外,在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中更容易建立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现实状况的反馈系统,该系统一方面能够对生命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对生命的态度、认知以及行为上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的干预或纠正,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际效果。
2.3 大学生生命教育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性不足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涉及到学校、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例如:同辈群体中消极的生命价值观、家庭教育的缺位、不良的社会文化氛围也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产生负面影响。生命教育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协同发力的体制机制,系统联动性上还需逐步加强。生命教育本质上不仅仅是学校一家主导的教育活动,而是囊括社会、政府、家庭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复杂系统,需要各种影响因素同向同行才能起到效用[11]。但是目前生命教育往往被视为是学校的教学任务,生命教育仅停留在学校层面,忽视了家庭、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要作用,未能在同辈群体之间、家庭之间、社会之间形成相互交流、共同体验生命教育的机制。总体上看,生命教育利益相关者系统联动性不强,这就造成生命教育只有学校单点突破的局面,缺乏各个教育环节联动发力,生命教育的效益折损,致使教育效果非常局限。同时还会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本应承担的生命教育角色和社会责任逐渐被弱化,其他利益相关者主动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动力和意愿均不足,形成恶性循环,长久之下学校的生命教育整体效能水平必然降低。因此,生命教育的实施主体不应只局限于学校,还应该促进社会、政府、家庭等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力。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路径
3.1 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
首先,要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国家课程标准建设。着力开发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标准。国家统一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定位与内容体系,同时推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师资团队。同时,可以采取不同学科间交叉渗透的方式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学科渗透,挖掘和利用德育、体育、美育等不同学科中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实现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大学生站在不同的学科视角来领悟生命教育[12]。其次,生命教育课程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由于我国生命教育在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缺位,致使儿童青少年到大学阶段仍然存在对生命认识不足的现象。在大学阶段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一方面是对以往生命教育缺失的补课,更重要的是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植入生命教育的系统知识。从认识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开始,到培养自我保护技能和应对灾害能力,再到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与死亡的意义,最终让大学生将生命的意义上升至实现生命人格完善的境界[13]。第三,各个高校应依据学校自身特征、办学基础与条件,设置多样化的、专门的人生哲学、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伦理学、死亡哲学、生存哲学等生命教育课程,改变生命教育课程附属于其他课程的状态。借助学校自身特点与优势、地域特色、社会文化背景等,科学定位生命教育特色的内涵与要求。
3.2 强化课外实践活动的生命教育
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载体可以弥补生命教育课时少、实践少、内容不全面的不足,也是提高生命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将生命教育尽可能地渗透于更多的教育场景、不同的社会环境,并将课外实践活动视为生命教育中完整独立的组成部分,以增加生命教育的教学实效[14]。课外实践活动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其他教学场景不可比拟的优势,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亲身实践敬畏和珍惜生命的行为,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实践来理解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帮助自己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在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中,借助校史馆、植物园、博物馆、乡村劳动等教育资源,打造特色化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打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精品社团,通过大学生社团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化解生活和学业压力的渠道。同时,围绕生命热点问题展开课外实践活动,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注重大学生的兴趣、身体状态、安全等问题,不仅要把握大学生个体生命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特征,更要时刻观察大学生行为举止的个体变化,用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生命教育课外实践活动的动态数据库,形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动态分析系统,做好课外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评价和监督。还要充分挖掘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公益性机构组织和当地的自然资源,拓展大学生防灾、急救、求生等技能的训练。结合新媒介、新技术、新方法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手段,变“单一课堂教学”为“多维实践活动”。
3.3 构建“一主多元”的生命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过程是与学校、政府、家庭、社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互动的过程,强调多个利益相关者多向度协商与合作,这是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效果的有效保障。构建以学校为主,以政府、社会、家庭等要素为多元的生命教育体系[15]。生命教育是需要整合和发挥多方面主体力量的系统工程。学校无疑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拥有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和实践活动项目,要建设高质量的生命教育课程,普及生命相关的知识。同时,搭建起家庭、教师、大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知识、多边实践活动的平台。政府部门要成立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机构,调动各类社会资源,促使行政资源最优化配置,形成引导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政策基础。辅之以健全的法制环境,对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生命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法律监督,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主体的职责,参与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切实为提高生命教育质量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家长要承担起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责任,创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适宜家庭环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向更积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迈进,传递正向信息。利用动机激励、家庭信仰等因素干预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过程,引导大学生形成珍爱生命的内部动因。同时,家长要与学校建立联络机制,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校制定适合大学生自身心理调节的方案和计划。社会舆论导向对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将生命教育移至媒体平台,以大学生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社会应该多开展积极的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大学生有纪律、讲责任、强体魄的氛围,这会提高大学生对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认同度,更能够保证大学生持续传递正能量的良性发展态势。发动社会公益组织、市场、媒体等社会力量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防治等志愿服务,将生命教育贯穿到各种社会活动中,使大学生处于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多层次、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形成全社会配合的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辩证统一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通过“一主多元”的协同教育方式来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质量。生命教育应该从单纯的学校教育拓展到政府、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系统教育。构建大学生“一主多元”的生命教育模式,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