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层次论视角下的郑克鲁汉译本《小王子》翻译研究

2021-01-17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王子大人译者

罗 莲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2)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讲述了小王子从B612星球出发在其他星球上遇到的各种人物和经历。《小王子》被翻译成300多种语言,仅汉译本就超过70种。《小王子》的法文原文语言浅显易懂,句子结构相对简单,故事情节也不复杂,虽看似翻译难度不大,但如果要翻译得既能满足中国孩子的阅读需求,又能给大人们一点阅读后的启迪与回味,也非易事。本文试图在许钧的“翻译层次论”[1]视角下分析郑克鲁的翻译作品《小王子》。

一、翻译层次论概述

翻译层次论认为,翻译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次、语义层次和美学层次。基础层次指的是两种不同语言赖以进行转换的基础,即具有全人类性的思维。因此,翻译的基础层次即为思维层次。虽然各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差异巨大,但由于使用各种语言的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反映基本一致,所以翻译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思维的表达需要语言,按照不同语言的具体规律,用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另一种语言符号的意义,这就是翻译的语义层次。语言除了表达意思外,还有美学职能。文学翻译的最高且关键的一个层次是审美层次。翻译审美层次的第一步是感受原作的美,第二步是传达原作的美。

二、翻译层次论视角下的郑克鲁汉译本《小王子》翻译研究

(一)思维层次

翻译活动有三要素:翻译客体、翻译主体和作用于主客体的翻译工具,而翻译主体正是借助于思维来作用于翻译的思维层次中。译者要辨清各概念的确切含义,还要运用判断、推理等手段,理清各概念之间的逻辑纽带。

《小王子》作者在献词中先是声明要把此书献给一个大人,但后来又说了一句:

例1 Je veux bien dédier ce livre à l’enfant qu’a été autre fois cette grande personne.

郑克鲁2008年版译本把这句话翻译成“我很愿意将这本书献给这个大人当年身为孩子的他”,[2]而2013年版本则译为“我很愿意将这本书献给这个当年身为孩子的大人”。[3]周克希把这句话翻译为“那我愿意把这本书献给还是孩子时的这个大人”,[4]柳鸣九则翻译为“那我就愿意把这本书献给曾经做过儿童的那个成年人”。[5]

笔者认为,这句话翻译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汉法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法文中“献给”的对象是l’enfant,即“孩子”,而l’enfant后面还有一个以que引导的限定性关系从句来加以限定,这样翻译成汉语时一般就要翻译成“……的孩子”,或者翻译时至少要把重要信息传达出来,即作家想要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孩子”,而非一个“大人”。但是如果直接翻译成“……的孩子”,定语会很长,在汉语里太难实现,可能会说不明白,如译成“这个大人以前当过的孩子”,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会令中国读者觉得奇怪;如果译成“这个大人的孩童时代”,又跟原文不符,因为原文说的是献给一个“孩子”,而非献给一个“时代”。郑克鲁2013年版译文与周克希和柳鸣九的译文都译成献给一个“大人”或“成年人”,笔者以为不妥,因为这违背了作家想要献给一个“孩子”的本意。而笔者认为郑克鲁2008年版的“我很愿意将这本书献给这个大人当年身为孩子的他”是不错的,至少在思维层次里准确地翻译出了这个句子的确切含义,表达出了作家要把此书献给一个“孩子”的意思。

小王子在到达地球时先到了沙漠,再登上了一座高山,但都没见到人,只听到回声,于是心想:

例2 Quelle drle de planète! Elle est toute sèche,et toute pointue et toute salée.(译:多么古怪的星球啊!它整个儿干巴巴的,到处山峰耸立,充满咸味。[3](P75))

这里的pointue翻译比较有争议,郑克鲁翻译成“山峰耸立”,而周克希翻译成“尖”,柳鸣九翻译成“瘦骨嶙峋”。周克希的翻译与郑克鲁的比较接近,而柳鸣九的翻译则与前两者完全不同。因此我们要先理解原文里的pointue这个概念在思维层次的确切含义,才能正确地把它翻译出来。pointue这个词的意思可以是“尖的,尖顶的,尖锐的,尖端的”等,而在此,结合上文说的“小王子登上一座高山,看到了一些高耸的悬崖峭壁”,所以这里pointue的意思应该是“尖的”。但如果直接翻译成“尖的”,可能会让读者误会作家是想说地球的形状是尖的,而从上下文看,作家应该是想说地球上有“尖的”东西,所以郑克鲁翻译成“山峰耸立”是准确而合适的,比起直译成“尖的”更能准确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也能让中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家的真实想法。

“我”和小王子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喝完水之后“我”有一种感觉:

例3 Cette eau était bien autre chose qu’un aliment. Elle était née de la marche sous les étoiles, du chant de la poulie, de l’effort de mes bras.(译:这水远不止是一种饮料。它是在星空下走了许多路,在辘轳的歌唱中,在我的手臂使劲摇动下才获得的。[3](P98))

原文里的de l’effort de mes bras被翻译成了“在我的手臂使劲摇动下才获得的”,l’effort的意思是“努力,使劲”。虽然从思维层次上来看,中法读者对手臂摇动来打水这一事情都能理解,但如果仅仅译成“在我的手臂使劲下才获得的”,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不太清楚水跟“手臂使劲”有什么关系。而加上“摇动”一词,读者能瞬间明白是手臂摇动使辘轳转动而把水从井里提出来,因此笔者认为这个加译是比较成功的翻译。

小王子即将要离开地球跟“我”告别:

例4 Celle que tu m’as donnée à boire était comme une musique, à cause de la poulie et de la corde…(译:你给我喝的水由于辘轳和绳子发出的声音,仿佛音乐一般……[3](P106))

这里郑克鲁使用“加译”的方法,意思更加清楚易懂。原文的后半句只写了à cause de la poulie et de la corde,意思为“由于辘轳和绳子”,如果按照原文直译成“你给我喝的水仿佛音乐一般,由于辘轳和绳子”,不仅会令中国读者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也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而译者调整了语句的顺序,把后半句与前半句糅合在一起译,并补译了“发出的声音”这几个字,整个句子顿时清晰明朗起来。因此这句译文在不失原文意思的同时照顾到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实乃佳译。

小王子想把自己的笑声当成临别礼物送给“我”,并说:

例5 Et tu ouvriras parfois ta fenêtre, comme ça, pour le plaisir…(译:你有时会打开窗户,仿佛想畅快一下……[3](P107))

原句中的comme ça这个短语前后由一个逗号隔开,应视为插入语。这个短语的意思比较多,用法也较多,在这个句子里应该是作一个赘词,用以总结情况,一般可以直译为“这样子”,或者干脆不译。虽然在思维层次上,要求译者要透过语符的能指,正确把握原文的所指意义,但有时如果原文的概念只是赘词,译者也要有能力判断出来,可以视情况省略不译。在这个句子的译文里,郑克鲁把comme ça视作赘词而不译出来。笔者认为这种“减译”的处理方式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如果生硬地直译为“这样子”,反而会使句子累赘。

(二)语义层次

语义可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译者要理清原文的词汇意义、句子结构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意义,也要能深刻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与修辞意义或蕴涵意义。

小王子在跟我说自己要离开时提到了“蛇”:

例6 Les serpents, c‘est méchants. Ça peut mordre pour le plaisir…(译:蛇很恶毒。它乐意咬人……[3](P108))

例5和例6两个句子里都出现了pour le plaisir这个短语,但译文并不一样,这也体现了郑克鲁的翻译风格——尽量不用相同的词句来翻译。例5中的pour le plaisir译为“仿佛想畅快一下”;例6译为“乐意”。在语义层次里,译者在不同的句子里结合上下文,用了不同的文字来翻译,既避免了重复,又结合了语境,使读者获得了更好的阅读享受。

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我”第一次在沙漠里见到小王子时:

例7 Et j‘ai vu un petit bonhomme tout à fait extraordinaire qui me considérait gravement.(译:我看到一个妙不可言的小人儿庄重地注视着我。[3](P4))

当小王子来到第四个星球,遇到一个自称拥有星星的商人后,他发出了感叹:

例8 Les grands personnmes sont décidément tout à fait extraordinaires.(译:大人准定万分奇特。[3](P56))

例7和例8都有extraordinaire这个词,但在两句里的译文并不相同。这个词可以理解为“非凡的,奇特的,奇妙的,杰出的”等意思。根据上下文,第一个extraordinaire是用来形容在沙漠里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的小王子,既突然又奇妙,所以译者把该词译为“妙不可言”;第二个是指小王子第四次感叹大人的奇怪行为,所以译为“奇特”。这两个译法都是在语义层次上结合语境,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翻译出了特定的意义,避免了重复,属于佳译。

虽然郑克鲁的翻译风格是尽量避免重复,但有时如果是作家刻意制造重复,译者也必须参透其意,要把这种刻意制造的重复翻译出来。如小王子在各个不同的星球旅行时,遇到的大人都是很奇怪的,他每次离开时都会感叹,如离开第二个星球时小王子说:

例9 Les grandes personnes sont décidément bien bizarres.(译:大人准定很古怪。[3](P49))

离开第三个星球时小王子感叹道:

例10 Les grandes personnes sont décidément très très bizarres.(译:大人准定非常非常古怪。[3](P51))

离开第四个星球时小王子心想:

例11 Les grandes personnes sont décidément tout à fait extraordinaires.(译:大人准定万分奇特。[3](P56))

例9-11中,原文里Les grands personnes sont décidément这几个词一直重复,而译文也相应地重复翻译成“大人准定”,并没有刻意避免重复而把“大人”换成“成年人”,把“准定”换成“一定”或“肯定”。因为从语义层次上来说,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出作家是刻意重复这些句子以强调小王子对“大人”的感觉,也让读者对“大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从思维层次着手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还要从语义层次深刻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才能更好地把原作的精髓翻译出来。

(三)审美层次

文学作品的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语言美上,不同语言表达美的形式和手段存在着差异,但其反映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功能有很大的共性,所以译者应该从这一共性着手,透过原作的表现形式,尽量把握原作的美学特征和审美功能,用近似的或其他合适的方式来重现原作的美。《小王子》一书是写给孩子的童话,同时也被誉为“写给大人的童话”,所以它的语言里既有写给孩子看的浅显易懂,又有供大人沉思反省的哲理式语句。它的叙事口吻时而孩子气,带有孩子的天真直爽;时而略显忧伤沉重,沾染了成人世界的灰暗色彩。这一看似矛盾的写作风格与特征给这部小说平添了一种特别的美感,令人读来亲切自然又若有所思。因此,译者应该先感受原作的这种美感,再尽力把它通过汉语传达给读者。如:

例12 Les grandes personnes ne comprennent jamais rien toutes seules,et c’est fatigant,pour les enfants,de toujours leur donner des explications.(译:大人单靠自己是从来什么也弄不懂的,对孩子来说,老是给他们做解释真烦死人了……[3](P2-3))

例13 Les grandes personnes sont comme ça.(译:大人嘛,都是这样的。[3](P15))

例12和例13都是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大人,说的是孩子的内心感受,所以译文用孩子的口吻来说再合适不过,会让小读者们有种亲切的感觉,大人看起来也能会心一笑。因此,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开篇的这两句译文充分传达了原作的美感,让中国的大小读者在阅读之初便能感受到这篇童话的童真之美。

小王子建议“我”画一幅关于猴面包树的画,我本来不太愿意,但考虑到:

例14 Mais le danger des baobabs est si peu connu, et les risques courus par celui qui s‘égarerait dans un astéroïde sont si considérables, que, pour une fois, je fais exception à ma réserve.(译:但是,猴面包树的危险鲜为人知,迷失在一个小行星中的人所经历的危险是这样大,以致我偶一为之,破例表示要谨慎。[3](P23))

例14中短语pour une fois被译为“偶一为之”,“偶一为之”一词出自欧阳修的《纵囚论》,意思是平常很少这样做,偶尔才做一次。这个成语既贴切地表达了原文意思,又体现了汉语的美感。这也是郑克鲁翻译风格之一——恰如其分、有节制而巧妙地把汉语中不常用的甚至是古典词语运用到翻译中。笔者认为“偶一为之”这个成语运用在这句翻译中是点睛之笔,给中国读者提供了美的视觉享受。

郑克鲁翻译的《小王子》一书里有一个显著的翻译特点是四字词语用得比较多,如:

例15 J‘ai ainsi vécu seul, sans personne avec qui parler véritablement…(译:我这样独个儿生活,没有人能推心置腹地交谈……[3](P4))

例16 Et puis voici qu‘un matin, justement à l’heure du lever du soleil,elle s‘était montrée.(译:然后,一天早上,就在旭日升起时,她款款而出。[3](P32))

例17 Vu d‘un peu loin ?a faisait un effet splendide.(译:从远处看去,蔚为壮观。[3](P67))

例15-17中,véritablement被译为“推心置腹”,s‘était montrée对应“款款而出”,splendide则是“蔚为壮观”。这几个汉语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形式美和韵律美,既传神地传达了原作的文意,又重现了原作的语言美,堪称是翻译活动在审美层次上的成功。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发现,郑克鲁译文在思维层次上,能做到尽量辨清原文概念,善于运用加译、减译、避免重复等手段清楚地表达出原文概念的确切含义;在语义层次上,能结合上下文,充分理解原文的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比较准确地翻译出原文概念在特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在审美层次上,能基本重现原作的语言美,也能使中国读者感受到汉语的形式美和韵律美。因此,笔者认为这部汉译本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翻译作品。

猜你喜欢

小王子大人译者
小王子
大人都不知道的事
让我们学着长成一个大人
假如我是大人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小王子的圣诞节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呆萌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