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的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1-05-27何康,邓晓,吴波,杨权,王楠
何 康,邓 晓,吴 波,杨 权,王 楠
(宿州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一、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创业教育仍是一个亟待深入探索的潜在新兴领域。创业教育首创于欧美发达国家,欧美高校对创业教育较为重视并已颇具规模。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创业定义为一门学科,无独有偶,美国另一学者Vesper认为创业是能够被教授的。创业的这种可传授的外延特性,使大规模的高校创业教育成为可能。根据康德和黑格尔对于认识阶段的划分,国内创业教育仍然处于感性阶段,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概念、模式构建以及保障和评价体系上,中外创业教育南橘北枳现象依然存在。相比于国外,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仍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制度化构建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创业教育监控体系构建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熊飞和邱菀华[3]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创业教育后发现,美国单独设立创业学专业,并将其直接归入商学院管理,学生修完该专业后可以授予相应的学位;但国内只是将创业课程作为传统专业课程的一种补充,没有将其纳入核心课程体系,其多数课程被设置成选修课,并不作为重点考察课程。孔洁珺等建议将高校创业教学活动、学生日常交往及其校园文化活动等氛围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业思维作为自身榜样,通过模仿将创业价值理念内化为个体行为模式。[4]张金山等认为,应该将“互联网+”思维移植到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通过重新审视用户、产品、渠道等商业生态元素,为创业教育带来更多新的思路借鉴。[5]王俊丽提出,应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通过转变传统创业教育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拓宽新的思路和方法。[6]孙新波等针对 “一对多”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讨论了一种“多对多”协同教学模式,并基于互联网背景,将协同教学模式和众创概念有机结合,提出了众创式协同教学新概念。[7]石峰等认为创业教育应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创业课程教材、创新创业实验室以及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8]王树国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必须树立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衡量标准,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9]董颖等基于CIPP,采用将主客观指标结合的方法,通过统计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10]
由此看来,当前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聚焦于理论上的体系构建,削弱了其应用特性,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1.创业教育质量监控视角单一
创业教育质量监控其本质是需要高校、社会等众多的相关利益方持续参与的过程,因而具有潜在的多监控目标评价。但是当前的创业教育质量监控视角单一,很大程度上仅仅关注于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过程,忽视了创业教育对于学生“以人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仅关注于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忽略了创业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创造创新与实时性;侧重于终结性评价(例如学生就业率),而缺乏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创业教育过程环节对于学生创业思维的塑造作用;另外,当前高校的监控主体大多只限于教辅人员和本校学生,缺乏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性评价。多维的监控视角的缺失将导致无法更加客观的评价创业教育效果,从而无法为学生创业理念和精神的培养提供沃土。
2.创业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环节监控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未来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而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理应成为监控的重点。遗憾的是,目前创业教育资源极为匮乏,羸弱的师资队伍、短缺的创业基金,以及稀少的创业基地,大大增加了创业实践教育的难度。再加上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均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辅修课程设置,而辅修课程往往被学生作为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创业教育丢失了其在社会科学学科门类中应有的核心位置。这一切导致创业教育大多停留于课堂,实践环节监控几乎被忽略。
3.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不健全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通过合理应用胰岛素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积极避免术后低血糖;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同时可减少由于情绪波动对血糖控制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围手术期饮食指导,不仅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还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同时配合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5]。该次研究也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通过实施手术室围手术护理,不仅使患者术后获得了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术后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率,从而缩短了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
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复杂的结构要素,其包括培养质量标准、经费投入、教学质量的信息统计、分析以及反馈机制。但是当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仍然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创业教育质量过程的监控很大程度上只停留于课堂教学监控及其结果评价,而对于其他要素,例如经费保障、教学质量信息分析、反馈等要素涉及的非常少。因此,虽然很多高校重视创业教育质量管理,但是其往往侧重于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客观全面的评价。
二、PDCA循环理论助力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PDCA循环理论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后来推广到其他领域,逐渐成为确保项目目标能够有效达成的一套循环管理系统。[11]PDCA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环节。四个环节首尾相连形成闭环,即形成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然后再到计划P的工作循环流程。可贵的是,在P和A阶段,仍然可以包含PDCA的整个循环过程。运用PDCA循环理论的目的在于提高监控目标制定的效率和可行性,以及为新出现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途径。在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不仅可以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还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流程动态管理,使创业教育质量在螺旋式渐次上升过程中不断改进和优化。
本文构建的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1.计划P——计划/目标制定
计划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目标的方案途径,用以确定高校创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行动计划和措施。运用探索思维的方法,依据社会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和国家的高校就业政策确定创业人才培养定位,例如通过有效的企业调研获得充足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设定相应的创业教育质量标准;在进行创业理论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制定创投创业基金、创业基地以及创业大赛的具体计划。同时,系统剖析上一个PDCA循环,分析问题成因,修正目标计划。
2.执行D——实施与强化
执行力度和效度是实现计划目标的有效保障,而首要的是关键活动和关键点的有效控制。对于“感性”阶段的创业教育,其关键在于创业教材、创业课程和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好的教材是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因而必须制定周详的教材建设规划并严格执行;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只有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才能有效提高计划执行的效率,深化计划执行的深度和广度;课程建设是根本,课程是学生的学习载体,是洞悉外界的窗口,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思维以及意识提供了基本保障。课程建设务必破除传统专业建设单一主体的现象,增加参与创业课程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创业教育的效果主要通过企业来体现,因此其应纳入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企业对口班、企业奖学金等形式来促进课程建设;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并由企业参与进行课程论证和检查,从而借助多元化的力量刺激完善创业课程建设。
3.检查C——分析与评价
定期/不定期检查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这个阶段有两个指向,即客体和主体。客体检查主要用于判断执行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有效,例如对创业教育的课程评价是否仅仅侧重于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价,是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需求。而对于主体的检查,除了确保教学督导人员的监控工作认真得力之外,最重要的是确保监控主体的多元化。创业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其监控主体不能仅限于教辅人员和学生,社会和企业的参与也尤其关键;在课程评价模式上,应强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客观评价,而非仅仅教师课堂的教学评价。
4.处理A——改进与完善
PDCA的优化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因而本环节分为过程改进和总结完善两个方面。过程改进主要针对C阶段出现的创业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或者将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总结完善主要通过深入分析和反思创业教学问题处理的经验教训,将其转化为制度和规范,从而使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三、结语
政府主导下的创业教育虽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日益紧迫的就业压力,但也是未来应用型高校发展的一种内在的现实需求。应用型大学被有些学者认为是未来国内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实践的较佳实现形式。依据康德的认识论观点,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仅仅处于“感性”阶段,其主要用于培养与训练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思维。创业教育课程不是传统高校专业课程的补充或者附庸,而是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创业学科的设置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作为后发型创业教育国家,漫长的自我调整与摸索过程是必须的。基于PDCA循环理论所构建的螺旋式自我循环上升的创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当前创业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