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1-01-17鞠保荣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精神

鞠保荣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焦作 454001)

高校培育工匠精神从宏观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国家的教育制度改革,促进国家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为国家的持续长久发展提供动力。从高校和学生这一微观层面来看,工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因此,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要把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就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以及高校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如何促进工匠精神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作出贡献。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工匠精神得到了大力的提倡,因为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不骄不躁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追求的是一种卓越的品质。其次,指在工作中追求优秀的品质,在工作中不断追求优秀和完美,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实际行动和最终的成果都是衡量标准。工匠精神作为国家大力提倡的一种工作态度,需要工作者有着专业的精神,以其专业的精神来追求专业的技术和职业操守,从而形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在工匠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工人的各方面都会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追求完美、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和价值观。并且在工作中付诸于实际行动,认真工作,踏实肯干,不浮躁,能够经受住外界的利益诱惑,专心攻于某一领域,一心追求优质的产品,提升个人的技术水平[1]。这样一种精神是正确的价值观的体现,反映了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因此,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培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

工匠精神之所以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首先在于其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其次在于它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正是因为其教育功能,因此使其价值大为提高,也成了能够与高校思想政治相融合的基础,因此从工匠精神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出发,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讨论工匠精神的教育功能,以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首先,工匠精神具有育人功能。育人功能是从其内涵和价值取向上来讲的。工匠精神本身就是一种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提倡工人要有创新精神,优良的个人品德和科学素养,在工作中要有敢于创新和勇于创新的态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工人的价值观也得到了正确的培养,树立了追求自身价值的精神,不为外界所迷惑。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工匠精神具有育人的功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且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储备人才。

第二,工匠精神具有规范功能。规范功能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则或者准则起到对人的规范的作用。而工匠精神本身的准则就是工人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专业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技能,最终的工作成果也是要求严格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工匠精神对工人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能够使工人在这种约束下,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出正确的工作态度,训练出良好的工作技能。不仅如此,工匠精神由于其内涵和功能的特殊性,对企业和行业的规则制定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将工匠精神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大势所趋,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良好发展,培养出全面人才,而且有助于促进国家教育制度的改革,国家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又会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第三,工匠精神具有激励功能。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崇的一种优秀的精神,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已经被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应用于各行各业。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精神,被各行各业所追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因此它也具有激励人们前进的重要意义[2]。而且工匠精神并不是最近才有的,它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倡工匠精神一方面可以促进工人们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教育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其全面发展

工匠精神从其本质内涵上看,首先要求人们的综合素质要高,品质优良,这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再者工匠精神对从业者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一定的从业道德,遵循特定的从业准则,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来说,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其自身的当下精神发展有着良好的培育作用,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塑造作用。并且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精神品格的塑造,所以工匠精神可以说是高校学生精神品格塑造的重中之重。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再者,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也非常重要,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活中学会克服困难,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创新精神。最后,从更高层面来看,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其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并且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3]。

(二)促进经济转型,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工匠精神要求追求优秀的品质,这一点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着困境。比如发展的质量不高,发展的水平还较低,而且从产业结构上看,我国目前还处于制造业大国的水平,发展水平低,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仍然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朝着制造业强国迈进。而工匠精神要求工人发挥创新精神,这一点有助于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变,只有思想层面的转变才能够促进经济层面的转变。我国近年来也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想深化这一改革,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就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挥创新意识,提供有效的供给。再者,我国正面临着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形势,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的排名依然不够靠前,仍然存在大而不精的困境,要想改变这一现状,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发扬创新精神,促进我国产品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所以这就要求发扬工匠精神,因为创新精神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它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高校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也承担着促进国家发展的责任,因此培育优质的高校毕业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是国家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人才。

(三)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得好,学生才能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投身于学习中,努力提升自我。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仍然处于理论课的阶段,针对性不够,与现实衔接不强,这就导致许多高校课程不吸引人,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课堂流于形式。但是工匠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实践内容,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有实践性,可以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了解社会上的工作以及各行各业的优秀案例,促进高校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培养创新精神,并且在日后的工作中进行实践应用[4]。而且工匠精神提倡严谨踏实的态度,这一点也有助于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

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有利于各方面的发展,而如何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因此,笔者提出三点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法,希望为这两者的融合发展作出贡献。

(一)以工匠精神为指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

以工匠精神为指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首先,要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就要在工匠精神的基础上来设置课程目标。依据时代的发展,根据当下的发展情况,可以把工匠精神中的专业技能培训引进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中,把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次,要根据工匠精神制订出完善的课程计划,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要根据工匠精神的内容,合理地调配相关的课程,制订出合理的课程计划,再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5]。第三,高校应该加大在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投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编撰出合适的教材,加强相关的资源信息库建设,收集更多的资料,丰富课程内容,从而吸引学生学习。

(二)以工匠精神为指导,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是推动高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可以把工匠精神作为主题,从而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安排上适当加入工匠精神培育,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工人的工作成果,提高其思想素养,培育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理念,在以后的岗位中能够更好地投入工作。最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工匠精神,通过线上线下同时进行,随时随地培育其思想素质。

(三)以工匠精神为标准,促进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首先依靠的是师资水平的优化和提高。只有教师都重视工匠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促进学生工匠思想的培育,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所以高校的思政教师应该首先注重自身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次,高校还应该邀请一些优秀的专业人士来对高校思政教师进行培训,从而培养思政教师的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其整体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改革。

四、结束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已经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工匠精神以其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吸引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与时俱进的代表,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工匠精神是大势所趋,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良好文化环境的塑造。所以在此基础上,必须要促进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因此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两者结合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促进工匠精神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