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2021-01-17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抗联东北思政

张 聪

(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内涵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地区作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之一,在超乎想象的恶劣条件下进行了14年的艰苦斗争,最终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苦难的胜利。“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大半战死;也从来没有一支军队,像东北抗联这样,无论是总司令还是普通士兵,在10多年的时间里时刻面临着饿死、冻死和战死的威胁。”[1]然而,在严酷的环境和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驰骋于白山黑水间,为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不惜英勇献身,最终歼灭了18余万日军并塑造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在2015年“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座谈会上,当时的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总结性地概括了东北抗联精神内涵:“东北抗联在长期、艰苦、壮烈的对敌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2]笔者认为,其精神内涵的核心可以凝练为如下三点:

第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自觉挺身而出的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永固的核心内涵。东北抗日联军在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中,以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抗日,争取民族解放,终于在血与火的壮烈中换来了国家独立的伟大胜利。这种爱国主义情怀表现为抗战的高度自觉性和空前广泛性:一是在日本侵占东北后民族面临危难的时刻,东北人民已经自发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武装抗战,誓死不屈捍卫家园,奋起抗击不甘沦为亡国奴;二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一致抗敌,东北沦陷后地区抗日活动风起云涌,全国人民在此形势影响下也义无反顾投身到抗日运动大潮中,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举国上下一致对外的局面。

第二,英勇不屈的牺牲精神。中华儿女自古具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了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敢于献身和战斗到力竭身亡的信念。东北抗日联军在外无援军、内无装备、供养物资严重缺乏的艰难境地中,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畏流血牺牲,坚定与侵略者同归于尽,血战到底,克服千难万险始终坚持浴血奋战。“据统计,1939 年抗联部队尚有10 000余人,到了1941年1月人数已经锐减到2 500,至1942年底东北全境党员和抗联将士已经不足千人。”[3]在力量悬殊敌不寡众的境地下,抗日联军依然宁死不屈。抗联将领杨靖宇同志直到牺牲一直保持射击姿势,宁死也不倒下。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而抗日联军的幸存者却寥寥无几,几乎没有成建制的部队,甚至不被后人所知悉。“真正的英雄是具有深刻悲剧意味的:播种,但不参加收获。”[4]东北抗联军正是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历尽苦难英勇不屈,倔强的昂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头颅。

第三,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东北抗日战争被认定为中国战争史上最为艰苦的篇章之一。在东北抗日联军与凶残敌人进行生死殊搏的漫长岁月中,他们在武器精良的敌人疯狂“讨伐”的绝域中战斗,在苦战无援的绝望中坚守,在饥寒交迫命悬一线的绝境中顽强生存。东北抗日联军面临的艰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恶劣的自然条件。东北的冬天是漫长黑暗的天寒地冻,在高高的山岗和浓密的丛林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是当时抗战斗争生活的真实还原。二是敌人的封锁堵截。日本侵略军对东北人民进行残暴屠杀的“讨伐”和“三光”政策是举世罕见、世间少有的凶残手段,抗联战士由于敌人的封锁,缺粮断水几乎是生存常态,吃饭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经常吃草根树皮喝雪水进行充饥解渴。杨靖宇同志的尸身被敌人解剖后,胃里除了树皮草根和棉絮已无其他之物。当年最小的抗联女战士李敏同志,直到80多岁的高龄还曾清晰地记得当年“肠子都能一根一根地摸出来”的饥饿感。东北抗日联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仅换取了东北抗战的胜利,而且为全国抗战的胜利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

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主旋律下,东北抗联精神已经被融入进一些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通过专题讲座宣扬抗联精神;围绕抗联精神开展主题研学活动;举办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国画、油画、剪纸、陶艺等展览活动;利用抗联遗址打造红色实践育人基地。可以说,不仅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但是,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东北抗联精神在其中发挥的育人作用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重研究,轻应用。目前,黑龙江省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们围绕东北抗联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高层次的科研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注重理论研究而未完成应用性转化,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未得到较好的运用,没有充分发挥东北抗联精神作为思政课鲜活教材的示范作用。

第二,重活动,轻教育。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但是覆盖人数有限,并且教育效果不佳。例如,结合清明节、五四青年节、烈士纪念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实践参观、祭扫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目前实践参观等校外活动因受经费、路途、安全问题等因素限制,尽管组织者尽量覆盖到各年级各专业,但是参与的学生数量依然有限。另外,实践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更注重过程,缺乏深层的教育和价值引导,学生潜意识里把实践教育当成一次走马观花的游览,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领悟其内涵。因而,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在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中仍需进一步引向深处。

第三,重叙述,轻深入。目前,在全国认真学习“四史”的热潮中,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时代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将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意识进一步提高。但因各种原因在教学中只是略有提及,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将其恰当深度融入教学内容,导致东北抗联精神只留给学生一个模糊的概念,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削减。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其一,客观上缺少权威的教学资源;其二,主观上教师缺乏对抗联精神的深入理解,研究不足,难以在课堂上深度引导。无论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弱化了东北抗联精神在思政课中成为新载体和激发真情怀的时代价值。

三、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5]先进的革命文化具有强大且独特的育人功能,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先进的革命文化,既有烽火硝烟的抗日画面,也有生动的历史细节,还饱含激昂悲壮的革命情怀。将东北抗联精神有效融入到高校的思政课,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第一,将抗联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打造特色课程。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作为主阵地应该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应该乘时代的春风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学习“四史”并将东北抗联精神恰到好处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在不同科目的思政课理论课堂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合适的章节里恰到好处地将其融入。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爱国主义”一章中,可以较为系统的讲述抗联故事和精神内涵,增强大一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可以对抗联人物、抗联事件、抗联遗址和抗联精神进行深度挖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知识点中,强调抗联精神的内涵——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一内涵支撑了抗联军走到了革命最终胜利。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节中,展开讲解东北抗联精神作为先进的革命文化的强大内在动力。其二,大学通识课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围绕东北抗联精神打造精品通识课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红色故事的启发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的14年历史,真正在通识课中呈现东北抗联的鲜活画面,开设“抗联故事”“抗联人物”“红色家书”等精品通识课。

第二,将抗联精神融入实践教学,深化教育效果。东北抗联精神是在战火硝烟的漫长岁月中沉淀的革命文化,其自身就是极具说服力的鲜活的思政课教材。将抗联精神融入到实践教学,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真实的感受和体验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领悟,从而实现教育效果入脑入心的教育目的,在发挥其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结合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以达到深化教育的效果:其一,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当前实践教学还存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问题,参观后的教育效果略显无力。因此,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应该做好教学设计,在活动前提出参观的目的,活动中讲解参观的重点内容,活动后总结参观的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在参观中思考和感悟,杜绝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增强实践教学的思想内涵。其二,就近利用抗联教育资源。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这片沃土上14年的浴血奋战,留下了大量的抗联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分布广且种类多,包括东北抗联的纪念设施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纪念馆、档案馆、展览馆和烈士陵园等。仅黑龙江一个省份的13个地市、67个县、54个辖区内就有393处抗联遗址;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3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高校可以就近取材,以分课程、分年级等方式组织全校学生少量多次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实效。其三,注重收集保存实践成果。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耳濡目染的亲身体验,达到思想上的共鸣和洗礼。如果只是体验没有感悟,实践教学就失去了实质意义。因此,在实践基础上更要凸显教学特征,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完成实践作业,以此深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第三,将抗联文创纳入思政教学资源库,提升育人效果。近年来,哈尔滨学院依托横向项目等研究,以东北抗联为主题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活动,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了丰富的红色文创作品,包括抗联歌曲、连环画、陶艺、沙画、书法和短视频等作品。这些作品形象地还原了抗联精神,深刻地传递了“牢记抗联历史、弘扬抗联精神”的教育理念,是具有生命力又蕴涵红色基因的思政教学素材。笔者认为,如能将其收集并建立思政教学资源库以备在思政课上使用,将具有弘扬抗联精神和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的双重意义。具体应用包括两个途径:其一,依托新媒体打造“云参观”等方式扩大推广应用范围,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其二,在抗联文创作品进行展览、演出等期间,向广大师生扩大宣传开放参观展馆,适时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总而言之,建立抗联文创思政课资源,有利于破解目前抗联资源匮乏的困境,有利于创新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弘扬抗联精神和深化立德树人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东北抗联精神承载了党带领东北民众进行艰苦卓绝的抗联奋斗史,蕴含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新时代需要继承和弘扬的民族精神,具有超越年代的巨大感召力和感染力。将其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点燃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方式。

猜你喜欢

抗联东北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思政课“需求侧”
大东北的春节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