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现状及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2021-01-17朱珮瑶
朱珮瑶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一、引言
纪录片作为媒介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和跨时空的传播属性,同时兼具教育性、娱乐性和艺术性,起着记录社会现实、传承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作用,能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物有最基本的、直观的认识和评价。我国第一部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拍摄于1958年6月,当时人们比较关心政治矛盾问题,所以纪录片多以政治题材为主。改革开放后,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宏大地理文化题材纪录片时期,《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关于自然文化的题材纪录片开始出现在荧幕上。90年代,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纪录片开始走日常平民化路线,以诉求百姓个人生活面貌为主。进入21世纪,新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美食、民俗主题也开始登上我国纪录片舞台,并赢得广泛好评。到了2018年,“5G+4K+AI”新技术的加入,丰富了纪实片形式与播放渠道,使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的4D维度中发挥了全效功能。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纪录片的研究,从整体上可以分为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原因研究、优秀纪录片的叙事角度与策略分析以及与国外纪录片对比研究等三类。下文中,笔者在整理归纳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效果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二、中国纪录片对国外受众影响的访谈分析
因疫情影响,笔者采用线上采访的方式,对10位外国友人从对中国纪录片的认知、态度、影响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了访谈。受访者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有学生、教师和互联网社会工作者,其中男性6人,女性4人。访谈问题共10道(认知层面问题4道,态度和行为层面各3道),有些问题依据访谈情况适量缩减。本次访谈结果虽然因样本不够全面以及线上访问条件有限有一定局限性,但仍能总结得出中国纪录片的现状。
1.对“中国纪录片”的认知层面分析
本环节设置了“个人的基本信息”“是否看过中国影视剧”“是否看过中国纪录片”“使用什么软件看中国纪录片”等四个问题。
10位访谈者中均表示看过中国影视作品,包括老电影、电视剧及搞笑短片,只有6位访谈者表示看过中国纪录片并有一些了解,其中2位受访者是因为在中国工作,通过爱奇艺、优酷等平台观看过纪录片片段,而其他受访者是通过当地YouTube等网站或者大型国际电视台,如:SBS、BBS、Netflix等观看。这说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在世界舞台地位不断强大,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开始逐渐广泛,观看纪录片的渠道变得多样化,但平台的地区使用权限问题仍是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一道门槛,不少外国人因为平台使用不便而放弃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
从《2020纪录片研究报告》中可知,近年来,我国进入国际传播渠道的纪录片题材多以中国文化为深义,讲述中国故事为主流,节日、文物、科技、美食是讲述的关键词,这种题材多样化、主旋律的国际化表达成为我国纪录片新亮点,如:《佳节》《中国的宝藏》等,《神奇的中国》《华彩中国》《丝绸之路》是我国自制节目国际传播重要输出通道。可见,我国纪录片开始不断强化国际传播,在打造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认知层面,从中国文化角度下了很大功夫,效果也有显著提升。
2.对“中国纪录片”的态度层面分析
本环节针对看过中国纪录片的六位受访者而设计,共三个问题,分别是“你喜欢看哪部中国纪录片,对哪些片段印象深刻”“你多久观看一次中国的纪录片”“你听说过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吗”。
受访者基本说不出纪录片的名字和细节,只能形容大概的内容场景,题材是京剧、中国历史、野生动物、中国美食方面;受访者观看中国纪录片的频率基本没有规律,一般只看过1至2部,其中3人表示他们有观看本土纪录片的习惯;关于类型,提及中国美食题材的受访者比例居多,因此,笔者设计了“听说过《舌尖上的中国》吗”这个问题进行适当提醒,五位受访者都表示听说过并有了解。可以看出,中国美食文化作为纪录片的主题元素非常受外国观众的欢迎,但中国纪录片整体的可记忆点较少,看过的外国观众只有零碎的场景主题记忆点,不能明确说出名字和印象深刻的内容,这也是中国纪录片这些年来停留在“引进来”却难以突破“走出去”的现状问题。
中午时分,艾莉的计划顺利得逞。女人去游泳池里游泳,房间里只剩下艾莉和秦川。艾莉瞟秦川一眼,秦川心领神会,走过来,拥抱艾莉。他的动作很轻,艾莉却感觉到滚烫并且尖锐的金属制品划过她的腰畔。艾莉用下巴指指鱼一般游动的女人,无力地说,她能看见。秦川喘息着,轻咬着她的下巴。你忘记了你是充气娃娃。他的嘴唇往下滑动着,说。
从相关文献总结来看,中国纪录片不断探索“走出去”路径,已形成以中外合制为模式的传播思路,但这只是第一步,想要外国受众尤其国外本土受众真正对中国纪录片以及中国形象态度上改变,中国纪录片还需要打造品牌节目,逐步建立自己的国际平台,如:中国国际电视台(CCTN),还需要优质的自制节目来塑造中国形象。
3.对“中国纪录片”的行为层面分析
这一个环节,笔者根据前两个问题的回答情况灵活提问,大致分为三个问题:“你愿意将中国纪录片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吗”“你愿意主动探索中国(美食、历史)文化吗”“你认为中国纪录片想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人关注、喜爱,需要在哪些方面调整改进”。
首先,第一个问题得到肯定认可,受访者均表示他们会将认为好看的、有趣有意义的中国纪录片与家人朋友分享。其次,他们对中国文化都很感兴趣,有的是因为身边有中国朋友带动了他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有的则是受家人影响。最后,受访者认为,现有纪录片宣传的文化有些过于枯燥,没有文化语言基础很难看懂。所以应从两个方面加以改造:一是扩大纪录片的国际合作方向,二是内容更新。如:中国纪录片可以和当地平台合作,也可以与覆盖全球的视频流媒体服务商合作,这样就可以跨越文化、语言上的区隔,受众也可以更方便直接的观看中国纪录片。纪录片在内容选择上需要一些“接地气”的元素,如:可以轻易从谷歌上搜到的内容,最好是当地人了解的,这样可以引发对比和共鸣。
总之,我国纪录片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向好,新媒体平台的加入让用户市场价值潜力巨大,但出海作品与国际联合制作内容需要增加和提升,纪录片的题材也需要深度的挖掘,让传播元素更加简单接地气。
三、中国纪录片未来发展的应对策略
由于社会背景、语言、历史的文化区隔,我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会大打折扣,而《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之所以在国际传播中大获成功,很大的原因是节目组在选材时注重小人物、小切口、小素材,其传达的价值观为世界人民所接受。所以,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急需调整纪录片的内容、语境与语言角度,让国外受众更主动的探索中国文化。
从内容上,中国纪录片应选取受众更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如:七集纪录片《极地》,围绕着生活在极地中的藏民展开,每个人的故事都像是一幅西藏绝美的画卷,片中记录的风景画面虽然美丽,但人间生活却艰难的真实——物资紧缺的村民通过采盐谋生,取盐路上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随时刮起的风暴、昼伏夜出的野兽,还要随时保持对盐湖女神的敬畏,一袋盐可以换取三袋青稞,够一家人过冬,一趟充满艰辛的取盐之路,更像是一场人生的修行和一次对信仰的朝圣。这种真实自然的纪录片更能引起受众共鸣和敬畏。
从语境、语言上,纪录片要尽量选取通俗易懂的民间对话形式,不要用晦涩的文言文和难以翻译的名词,要避免只有中英文字幕,尽量与各国合作,翻译成多国语言,中文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悠久,含义深刻的特殊语言,将中文翻译的更加国际化,才是纪录片走上国际舞台最坚实的基础。
2.打破区域限制,模仿TIKTOK发展海外平台
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全世界的信息量翻倍增长,受众时间碎片化,电视媒介一度受挫,但反观近三年来抖音在海外的发展,据Sensor Tow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字节跳动旗下TIKTOK下载量在海外位居榜首,抖音海外版TIKTOK下载量遥遥领先。所以打造一个类似TIKTOK的纪录片海外发展平台,或者将纪录片融入TIKTOK中是有效打破区域限制的最好解决方法。另外,随着观众触媒习惯的改变,纪录片的时长也需要调整,参考抖音短视频的特点,将纪录片缩短化分集播放,也是纪录片更新发展的可行之路。
3.探索新型国际合作模式,打造内容IP
中国纪录片一直没有找到突破口的原因是,缺少自己的内容IP形象,过分依靠海外平台发展。2019年,腾讯进行了多样化的市场探索,这是一个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良好开端,如:《昆明:看见红嘴鸥的城市公园》在NHK电视台播出,《风味原产地·潮汕》《风味原产地·云南》登陆Netflix欧美区,这是国外主流视频播放平台对中国纪录片最大规模的一次采购。作为腾讯纪录片美食IP打造的重点,风味系列IP集聚《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风味实验室》内容产业链条,而《早餐中国》《宵夜江湖》等其他亚类型也在不断孵化,以工业化方式建构内容国际品牌IP。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的突破,要想真正“走出去”,中国纪录片还需要各平台合力携手,长期探索。
四、结语
本文只是以个人观点和采访结果相结合,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与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不在一朝一夕,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如何,我们要坚定以全球视野来挖掘中国传统,继续弘扬中国文化,提升受众素质,将中国真实实践与世界共同观念建立“桥梁”,用纪录片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国情文化,理解中国目标,从而实现“中国价值”与“世界意义”的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