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困境与系统性再塑
2021-01-17王万梅
王万梅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培养创新创业潜在的生力军,也是培养直接的主力军。青年群体中孕育强大的创业动能,纵观耳熟能详的知名私企,无论何种行业,无论是不是家族式的,其创始人大都是年青人。从一定意义看,“万众创业”就是青年创业,高校大学生作为充满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青年群体,日益成为青年潜在生力军中的主体,蕴藏无限创业潜能。
一、困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实效性低
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建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0余所,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线下、线上课程3万余门,从事双创课程教育教学的专任教师近3万人,多数高校都建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声势浩大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并未能获得应有的结果。
(一)顶层设计不足,跟踪问效机制欠缺
一些高校成立了创新学院、创业学院、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二级职能机构或创业孵化机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但其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与学校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相脱离,如与办学定位融合不够,特别是普遍缺失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不够、不兼容;与专业建设方案融合不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属于专业建设范畴;与课程建设方案融合不够,课程内容和教学法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学所需。
(二)参与度有限,覆盖率和受益面不高
目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相关部门的安排和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创业类项目、参加相关比赛、模拟实训培训班、成立创业公司等。获批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少,而真正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受到深度教育和指导的更少。创业模拟和培训班是按人社部门分配名额招生,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指标有限,以及对正常学业学时的挤压,导致学生报名积极性不够。受制于技术条件、实际经验、各类风险因素及本身学业学习压力的影响,在校学生成立创业公司的更是凤毛麟角。
(三)实操师资缺乏,实践性教育不够
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实践实操型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制约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依托管理类、经济类二级学院(系部)开展创业教育,有些学校则分散在各个学院,由获得创业资格培训的老师承担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有的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学院,整合二级学院(系部)教师、学工队伍并聘请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等为师资力量,但集中度和协作性不高。以上各类教育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论和知识性传授、轻实践实操辅导的问题。
(四)政策失衡,缺乏全过程引导
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创业体验、创业实践到成立公司,是一个逐级拾阶的过程,应有全过程链的政策引导。高校创业园区大部分集聚的都是体验性创业实体,缺少创新性创业实体,往往是流水般来来走走,甚至如昙花一现。校外市场化的创业空间很多有名无实,真正受益成长、壮大的初创公司较为鲜见。
二、前提: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一)从内涵上树立“创新型创业”理念
在校园创业的实践中,涌现了很多劳力型创业实践,因为创业门槛低、风险小、见效快,受学生热捧、被学校鼓励。这类主要依靠付出密集型劳动而开展的创业实践,毋庸置疑可以作为一种创业体验和社会实践,但从整体上、长远上看,不能把大学生创业定位为劳力型创业。高校应旗帜鲜明、持之以恒地实施创新型创业教育,依托学生所学专业实施创业。脱离了学科专业优势所进行的创业和专业教育不兼容,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吻合,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和人才成长规律。
(二)从实践上树立“毕业后创业”理念
创新型创业的核心是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学科专业的创新教育。从专业培养目标上看,学生毕业前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完整的专业教育,习得基本的专业知识,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不能从整体上期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尤其是适合转化为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以牺牲专业教育而导向学生从事劳力型创业的教育现状应得以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评价,不能简单以学生在校期间注册成立公司的多寡为标准,而应导向学生毕业后5—10年内成立公司的比例、成功创业的概率、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知名企业产出的可能等。
三、核心:推进“专”“创”融合
区别于社会其他群体的创业教育、培训,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应脱离所学专业,应依托学生所学学科专业并充分发挥其优势,改变“专”“创”分离的“两张皮”现状,有效推进“专”“创”深度融合。
(一)立足人才培养,深化教育目标的有机融合
从顶层设计上融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将其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反馈、持续改进等各个环节,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增列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发布年度创新创业质量报告。
(二)注重过程嵌入,推进教育过程的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旨在全过程有机嵌入,不仅同专业课堂教学融合,还应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实习实训实践和学科专业竞赛等,应全面融合共生,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加强课程建设,推进课程体系的充分融合
除常规的、小规模的创业培训外,还要将创新创业的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加强创新创业基础课建设,让更多学生掌握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四)实施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式的创新融合
通过大规模在线、虚拟仿真以及大数据技术等改革教学法,强化案例教育,特别是校本案例教育。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相结合,“大力改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以科技创新作品、创新实验和创业项目等形式申请学分和毕业”[1]。
四、关键:加强师资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提升的瓶颈关键在于师资薄弱。尽管近年来不断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但是教育理念不新、专业性不强、专家化不够、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有效动员更多的师资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邀请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创业典型的导师深入到学生中来。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化地引进企业家进校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实施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二)推进师资能力建设
拓展企业、科技园、孵化园等多种渠道,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水平,提高指导能力。通过赴企业挂职等方式提高师资的企业经历和创业背景。
(三)构建师生共创体
探索更加有效的师生共创机制,鼓励师生共同注册公司,共同申报专利,激励教师在产教、产研融合中引导学生积极创业,支持教师以科研成果、智力投入等形式与学生共同创业。
五、保障:完善体制机制
建立灵活的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推进开放式办学,积极创设创业教育的真实场景,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一)盘活校友资源
各高校校友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组建校友导师团、设立校友创业基金、建设校友创业案例库、开设校友创业讲堂、支持知名校友来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等,将校友资源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中。
(二)强化技术转移转化
建立技术转移中心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常态化对接机制,支持教师在创业孵化基地实现专利、技术、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化、产业化。面向学生创业者开放技术转化系统,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帮助学生创业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培训,提升技术水平,积聚核心竞争力。
六、载体:营造创新创业文化
文化是最深刻的认同,改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突出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国家战略,立志通过创新创业补足国家综合实力短板,找准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发展的切入点。
高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典型事例的宣传,把创业校友、成功创业者请进校园,强化榜样指引作用,突出创新型创业的文化导向,引导创新驱动创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