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国民”:许承尧的办学实践及特点阐释
2021-01-17张珍珍李娟娟
张珍珍,李娟娟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许承尧(1874—1946年),字际唐,号疑痷,安徽歙县唐模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方志学家以及教育实践家。其主编的《民国歙县志》保留了大量的徽州风土人情史料,著有《疑痷诗》。许承尧作为一名教育实践家,他先后创办了新安中学堂、紫阳师范学堂,还协助其祖父在村中创设敬宗小学和端则女校。许承尧创办新式学堂,宣扬新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民智,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他办师范学堂,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储备了人才;开办女校,女子入学的自由风气进一步宣扬开来。“皖南学务以皖歙最早,歙县兴学,则自许氏”[1]。毫无疑义,安徽歙县教育近代化进程与许承尧的办学实践有很大关系。
一、家承与情怀:许承尧办学实践的缘起
许承尧成长于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内忧外患的国家现状刺激了他救国救民的思想。面对近代社会所出现的新局势,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康有为曾提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2]改革与变革成为一些激进知识分子的主张和行动。就安徽省而言,1898年安徽省立求是学堂成立,揭开了安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许承尧受到变法思想的洗礼,渴望通过教育陶铸国民来救国救民。当时安徽巡抚恩铭以及学务处藩司冯煦都比较支持建设新式学堂,推进新式教育。新的局势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官员的支持态度都为许承尧到家乡创办新式学堂提供了契机。
(一)重视教育的家风影响与传承
个体的思想和成长与其家庭观念以及家庭中其他成员的行为、活动、思想等方面都有着莫大联系。正如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提到:“家庭思想成为了我们思想的主要成分。我们亲属传达给我们关于人和事物的最初观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只能通过外部事件在我们的亲属圈内激起的反响来实现。”[3]许承尧办学实践活动确实受其家庭办学家风影响。
许承尧出生于徽州歙县,徽州自古崇文重教,书塾数不胜数,座谈讲学蔚然成风,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历史。在文教之风盛行的环境下,徽州各个家族极为重视教育,他们积极捐钱创办学校,希望更好地培养后代。许氏家族为唐模大族,向来关注家族子弟的培养,也尽力扶持地方的教育事业。许承尧的祖父许品山开风气之先,“储常用之余,建敬宗小学、端则女小学,教族中幼稚为全县学校先导”[4],许承尧也参与其中。许氏家族兴办学校支持教育和行善乡里秉持“诚信勇毅”的家风[4],为许承尧树立了楷模。
徽商好儒的风俗也给予了许承尧办学支持。新安中学堂的常年经费来源之一就是茶商捐助。盐商许德凝还从“救贫会”中拨出银两,支持许承尧等人创办端则女校。除宗族以及徽商经济上的支持外,许承尧还得到了朋友的鼎力相助。办校时吴文杰、黄家驹等人一直为许承尧出谋献策,积极投身新式学堂的创办。学校办成后,鲍振炳协助许承尧处理事务,一批饱学之士如黄宾虹等人都成了学校的授课教师,这是学堂发展的师资基础。此外,许承尧积极倡导在徽州各地建立小学,在许承尧和一些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歙县地区建立起崇文小学等一批乡村小学[5]。
(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许承尧可谓是亦旧亦新之人,一方面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他科举出身中进士入翰林;另一方面受新思想启发,他顺应时代发展革旧鼎新走教育救国之路。许承尧受学于“近代国学巨子”汪宗沂,向其学习传统思想和文化。汪宗沂创办徽州公学并与陈独秀交往,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者。许承尧早期接受新思想与汪宗沂的影响分不开,后来亲身经历过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颇有感触。他阅读大量西学书籍,寻求救国良方,尤为推崇维新派谭嗣同。“读浏阳谭嗣同及其所为《仁学》,既目眙心骇……”[4]33,发出了对维新派的同情,也道出了他的政治抱负:“一切惟吾意之所驱遣,欲持寸铁摧坚垒,一举手而夷荡积秽,以登清明。”[4]33
许承尧在汪宗沂门下求学时,与黄宾虹、汪鞠卣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思想上比较激进,认为御侮图强,应以教育为先,提出通过办新式教育开启民智兴民德,遂创办新安中学堂和紫阳师范学堂来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革命力量。他们三个人还组织了“黄社”,主张“废除君主,推行新学,挽救国家”[6]。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许承尧的爱国之心被激发,有着教育救国的抱负和担当。
二、陶铸国民:许承尧主要的办学观
处于国家危难之际,许承尧选择走革新之路。在教育革新方面,他强调陶铸国民、参合中西之学和重视小学蒙学三大主张。
(一)陶铸国民为最要
许承尧提出“陶铸国民”为教育目标。1904年,许承尧参加甲辰会试时,就考题《设学堂孰为最急策》写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提出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类教育目标,而且“必以陶铸国民为第一要义”①。陶铸国民即培养“人人自全其人格”①,这包括民德、民智、民气三个方面。民德,即有仁义忠信公平廉耻之性,有爱国之心;民智,即拥有“必需之智慧,自养之技能”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民气,即为“尚武之精神”①,有振兴民族、自强国家的精神士气。只有民德发达、民智扩张、民气振作,国家方才不会患失治国和实业人才。
(二)参合中西之学
参合中西之学是许承尧实现陶铸国民而选择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陶铸国民的目标,培养具有民德、民智、民气的人才,许承尧认为必须选择“参合中西伦理学,集其大成,昭示准的”①的教育内容。许承尧感慨欧美、日本等国家以德立教,而非以利立国,反观当时我国把教育视为功名利禄的阶梯,提出参照外国教育做法,将民德放在教育首位,分成治国和治学治事两个途径来培养人才。尤其是治学治事的人才培养数量要超过入仕人才的培养,这样国家才能够振兴。学习外国教育做法,许承尧认为亦不能忘记我国教育的精髓,我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仁义忠信廉耻也是培养新式人才陶铸国民的重要内容。许承尧这种“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当时一批知识分子温和的折中选择,既不与当时保守的顽固派冲突,也不是完全的媚外,而是站在保国立场,学习西学中“器物”来挽救民族危亡。
(三)重视小学蒙学
革新教育基址在小学,许承尧认为小学蒙学是陶铸国民的基础和起始,“国民教育之注重……即家庭教育幼稚园亦当以此意植基于始”①。许承尧认为陶铸国民的任务要从小学蒙学甚至幼稚园、家庭教育开始抓起。小学蒙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如同木之根、水之源,早期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几乎贯穿了人的一生。陶铸国民的教育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不仅要在中学、大学阶段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塑造,早在小学蒙学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灌输正确的思想,要从家庭教育和幼稚园就开始培养孩子。
三、开皖歙兴学先河:许承尧主要的办学实践
许承尧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先后创办了新安中学堂、紫阳师范学堂,还协助其祖父许品山创办了敬宗小学、端则女校,是徽州杰出的教育实践家之一。
(一)创办安徽省最早的中学堂之一——新安中学堂
许承尧认为无论是宣传革命思想,还是挽救徽学衰落抑或是传承朴学精神,一切都要从教育开始,提出“凡百更张,必根荄教育”[4]40的思想。1904年,许承尧向茶商筹集五千两白银作为办学经费,次年,与汪鞠卣、江彤候等热心教育的文人将徽州府城内古紫阳书院改设学校,创办徽州府立新安中学堂,得到黄家驹、吴文杰等人支持。
新安中学堂刚落成之时,招生60人,后增至104人[7]。知府黄曾源出任总办,许承尧出任监督[8]。为了推行新式教育,完善学生人格,许承尧聘请了一批社会名流来学堂授课,如著名画家黄宾虹教授国画,同盟会成员陈去病负责教授历史,严达负责教授英文。
新安中学堂课程融合中西文化、贯通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根据冯煦《皖政辑要》整理出来的清末徽州中学堂的课程设定②不难看出,修身和读经讲经为主的中学占主体,增加了外国语以及自然学科,以此来培养新式国民,其中强身健体的体育也列入课程。
新安中学堂是安徽省最早创办的中学堂之一,开徽州现代中等教育之始,掀开了徽州新教育发展的序幕。
(二)开古徽州民办新学之先河——敬宗小学
许承尧重视小学蒙学的基础作用,认为小学蒙学“实教育普及之大要”[7]506。1905年,得到宗祠拨款为办校经费后,以唐模村民房为教室,许承尧协助祖父许品山创办了唐模敬宗小学,即“私立敬宗两等小学堂”,由许品山出任堂长。敬宗小学经费常年来源于许氏祠堂拨款和当地人的捐款,一年经费约480元,酌情收取学费,许姓学生免交。创办新式学堂并不容易,李昭炜曾奏:“许绅承尧创办徽郡学堂,备历艰困。”[9]学校创办以来一直选聘秀才和优秀教师担任校长和教员。
敬宗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堂与高等小学堂。根据冯煦《皖政辑要》整理出来的清末徽州中学堂的课程③设定,可以看出修身、读经讲经和国文为主的中学占主体,增加了历史、地理等科目,尤其历史重在了解中国大事要事,而强身健体的体育也列入课程,将兵式体操涵盖其内。
敬宗小学是徽州地区最先开办的一批民办新学,开民办新学之先河。学校采用新式教材,开设新课程,聘请新教员,为歙县乃至整个徽州培养了一批人才,开创了徽州教育的新道路[10]。
(三)开古徽州女子入学之先河——端则女校
为了“上述关雎后妃之雅,下策孩提保育之方”[7]533,1905年,在得到许氏祠堂拨款和徽商资助后,许承尧协助祖父许品山在唐模村礼门巷创办了端则女校,专门招收唐模村的女孩子入学学习。
学校办成后,许承尧聘请教师开始招生。校长由当地的秀才许霁峰担任,聘请的四名教师也都是当地有名有才学的人,如以道德文章闻名的汪筱溪,还有苏德源和程雨嵋,值得一提的是聘请了一名女教员皮老太。端则女校的学生约12名,多出身书香门第,从小浸染诗书。
端则女校开设的课程内容丰富且具有女校特点。除了小学堂普遍开设的读经讲经以及算术等科目外,还开设了教育一科,学习家庭教育和保育之法;开设家事、裁缝、手艺等课程,学习衣食居处、育儿、刺绣和裁缝等知识,与当时培养“新贤妻良母”观念相符。
端则女校是安徽省最早创办的两所女子小学堂之一,1918年端则女校停办,与敬宗小学合并。尽管女校存在时间并不长,但开创了女子读书求学的先声,意义非凡[11]。
(四)创办安徽省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紫阳师范学堂
“欲图教育普及,非迅速养成师资不为功”[7]498,随着新式学堂创办,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显露出来,“小学不得良教师……非端本之善也”[4]41。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许承尧着手创办师范学堂。
作为官立学堂,紫阳师范学堂的选址和办学资金上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紫阳师范学堂本来是师范传习所,在看到教师数量、质量的现状后,许承尧首先和知府王振声进行商议,阐述了创办师范学堂的重要性。当时紫阳书院已经改为了校士馆,只要略做调整就可以。知府同意办学后,许承尧开始与众人商量办校细节。1906年,师范科独立出来成为紫阳师范学堂,临时安置在新安中学堂内,当年招了一个班的学生。紫阳师范学堂以田租、房租、存款生息及盐捐为常年经费。许承尧几经周旋收还紫阳书院旧有学款作为基本金生息,补充两校常年经费[12]。
紫阳师范学堂建成后,许承尧出任监督,歙县人鲍振炳协助许承尧办理了诸多事务。紫阳师范学堂的教师由新安中学堂教师兼任,接受新式和传统教育的学者兼有。“紫阳师范学堂的教员队伍并不很稳定”,尤其是一些新派教员,如严达、费公直、黄宾虹、陈去病、陈鲁德[13]等名家,虽然曾执教紫阳师范学堂,时间却比较短,但是仍然把一股新鲜风气带进了徽州古城[8]。紫阳师范学堂的招生分为师范科和独立后两个阶段。在新安中学堂成立之后,许承尧就附设了师范科,第一次招收的都是年纪较大、品性端正且略通文理的学生。1907年紫阳师范学堂由旧试院迁到了县城古紫阳书院学舍,通过考试招收学生,单独招收“贡、廪、增、附各生六十名,遵照官定初级师范章程分门教授”[14]。学生入学四个月内是试学阶段,需考察学生资质品性。少数学生收取学费,学制五年,毕业后需担任小学堂教员。
紫阳师范学堂依照《官定初级师范章程》授课,与新安中学堂课程安排大致相同,考虑到师范学堂是为了培养教师,增设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其他科目主要有修身、国文、算术、体操、理化、博物、地理、历史、乐歌等。
紫阳师范学堂是近代徽州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人才辈出,欣欣向荣,陶行知弟子方与严就是其中之一。紫阳师范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们在小学堂中传授知识,宣传新思想,取得的成绩斐然,适应了新式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同时紫阳师范学堂对徽州后来的师范教育发展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安徽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起初就是在紫阳师范学堂的原址上创办的[15]。
四、许承尧办学实践特点
许承尧怀着政治抱负和教育救国理想办新学开先河,促进了安徽教育近代化发展。其办学围绕着救国救民的中心,爱国主义贯穿了他整个办学过程,办学时开设中西课程,以中学为本,体现出一名中国传统士大夫面对国难时的理性和气节。
(一)办学为国,贯穿爱国主义思想
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大一统”的文化体系受到冲击,在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危面前,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士绅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其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更具有理性认识。“鸦片战争所给予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冲击,在中国文化阶层或拥有文化的绅士阶层的精神世界里,激起了永难平复的波峰浪峦。他们以一个知识阶层特有的敏锐,预感到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时局的迫临”[16]。对社会“变局”,他们有着自己正视现实的理性态度。
1904年,许承尧高中进士授庶吉士,这本来是闲职,但面对国家的忧患他忧心忡忡。在思考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救国这个问题时,许承尧考虑对比了很多方法,比较它们的迟速利钝,最终得出结论:只有教育才是救国最有效的途径。于是,他毅然舍弃了朝堂上的安稳富贵,告请回乡办学,走上了一条艰辛的办学路。
办学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充足的资金、人力等。许承尧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缺乏,虽然说古徽州文风昌盛,徽商好儒,但是在涉及利益时,还是遭到了一批商人的抵触,许承尧等人在商人和政府之间多番周旋,办学中也是尽量节省开支。另外,许承尧创办的是新式学堂,新思想面对传统思想总不免有些碰撞,创办端则女校时取缔“保安会”激起了部分固执迷信者的反对,最终忌惮于许承尧祖孙的名声和当时形势而平息。许承尧在办中小学堂后又考虑到师资的问题,最终又创办了紫阳师范学堂。
许承尧后来也感叹:“限于贫瘠竭蹶,图此公帑不易,嗟我神州,方丁屯难!”[4]40许承尧回乡为了办学殚精竭虑,积极推行新式教育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从救国的角度出发,希望通过教育完善国人人格、实现国家的振兴,拳拳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二)中西参合,提倡以中为本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承2000多年的成熟文化伦理体系,在近代社会突然被另一种文化体系搅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士绅,在中西文化的交锋中,既认识对方又重新审视自身。虽然在鸦片战争后,士绅阶层中拒斥求西学的风气未有大变,将求西学者斥责为名教罪人、士林败类,然而亦有像许承尧这样的士绅,“客观而审慎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引入或仿行西洋长技,也曾是部分绅士勇敢而理性的选择”[16]182。许承尧亦步趋冯桂芬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7]的“中体西用”观,以“中西参合”为办学方针。
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文化陶冶,又在时代的浪潮中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冲击,许承尧免不了受到二者影响,主张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融入西方先进的理念,在其办学实践中也完全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
许承尧在为紫阳师范学堂选聘教师时不拘一格,既有有“中学”背景的教师,也有接受“西学”的教师,例如王昭三、严达等人。许承尧、黄宾虹、费公直等人组织了“黄社”进行反清活动。其他教师如智贞益也曾经边讲学边组织和宣传革命活动。这些具有新思想的教师带给紫阳师范学堂新风尚和目标,更带给学生思想上的碰撞。这样中西结合、新旧杂糅的学堂,既保留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又增加了西学内容,同时宣传革命火种和思想。从客观上来看,对安徽教育近代化乃至整个社会近代化都起到了星星之火的作用。
从课程设置来看,以传统科目为本增设了新式科目,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看问题的视角,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读书不仅是获得知识,更要活学活用。同时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使之成为新时期思想开明、人格完整的国民。许承尧中西参合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其办学观中,更落实到了办学实践中。
受时代的局限以及成长轨迹的影响,许承尧的办学实践存在一定的保守落后性。他并未完全舍弃传统文化的一些糟粕。在课程设置上,经学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科目。然而无论是新安中学堂还是端则女校,都开创了安徽新式教育的先河,促进了安徽教育近代化发展。开设敬宗小学,设新学求新知,是安徽近代民办新学的先河。开办紫阳师范学堂,为新式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教师,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开设端则女校,虽然端则女校受时代局限,发展受到了限制,多数百姓子弟并未能入学受到教育,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播下了民主自由的种子,也让更多女子接触到了新思想、新知识,推动了古徽州女子教育的发展。
徽州自古文风昌盛,这既与徽州重视教育的传统息息相关,也离不开像许承尧这样执着坚定的教育家。面对国家的忧患,许承尧选择了回乡办学,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教育救国理想融进了其办学实践中。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和成长轨迹的影响,许承尧的思想存在保守落后性,但他高尚的情操和非凡的教育实践仍值得我们去品味思考。从高中进士到返乡办学,从高堂之上到乡村僻壤,许承尧初心不改,怀揣着忧民爱国之情,竭尽心力办学,是一位推动安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重要教育实践家。
注释:
①引自王寿培、许承尧辑《许承尧的会试硃卷》,转引自江苏安徽会试硃卷,清刻本。
②根据冯煦《皖政辑要》里《中学堂定章》整理而出,清末中学设置的课程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理化、法制理财、图画、体操等。
③根据冯煦《皖政辑要》里《高等小学堂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授课时间表》《初等小学堂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授课时间表》整理而出,清末小学堂设置的课程包括:修身、读经讲经、国文、历史、算术、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