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制造服务业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新空间
2021-01-17余祖光
余祖光
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一般绕不开增强职教吸引力这一难题,办法是要不断拓展受教育者的发展空间。无非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完善职教体系提高培养层次;二是提高劳动就业的职业资格门槛,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前者从教育制度、后者从就业制度着手改革,两者制度互补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要形成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根本动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直接影响因素,即:提升一线劳动者社会地位、经济待遇和优化国家产业结构的问题。一方面,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改变我国制造业“三高两低”(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工资、低效率)的低层次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调整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不平等地位。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分为上游(研发、设计)中游(加工、装配)和下游(品牌、营销和售后服务),目前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中,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增加值不到产品价格的40%,60%以上的增加值发生在服务领域。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和利润增值空间日益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服务环节转移。通过占据上游环节,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独占生产的核心技术,通过占据下游环节,他们垄断市场,独享品牌效应的超额利润。《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创新调查》报告显示,78%调查企业的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0%,只有20%的企业超过20%,远低于2010年全球领先企业26%的平均水平。长此以往,我们在上下游的科技、资本、人力资源和管理服务的投入不足,从而获得的经济回报微薄,同时技能含量和工资较高的就业岗位也十分有限。这种状态才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的第一位原因。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这一问题,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建设中,一直是中央的高度关切。《中国制造2025》特别指出“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 部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并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在制造服务业中不再仅关注实物产品的生产,而是涉及实物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这必将带来一系列制造服务业务和新业态的发展,如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检测维修、零部件定制服务;融资租赁、设备租赁;企业诊断、管理咨询;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作为保障措施之一,《意见》明确提出了强化人才支撑,对人才队伍培养和充实壮大;优化专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人才评价使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面对这一重要战略机遇,职业教育界应积极紧跟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认真学习文件、积极调研、深入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拿出可行的应对措施。根据《意见》精神,可通过深化新工科建设,采取制造业具体行业知识技能和制造服务业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培训,如“工商融合”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药品制造与服务专业群的建设。也可考虑,在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中,采取工科专业+服务性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的试点经验也可用于相关人才培养。还可探索用学徒制的方式,开设一些制造服务业的新专业,如设备集成和生产工艺设计、自动生产线检测维修,大型设备租赁服务、融资租赁、工业营销等专业。这些生产社会化程度较高、专业化较强的专业在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已有开设,包括中外合资企业的学徒制中也曾有类似专业可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