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视域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与反思

2021-01-17姚炎昕夏小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情怀特色专业

李 光,姚炎昕,夏小林

(汉江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立以来,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坚持立德树人、优化师资团队、建设“金课”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专业先后获批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根据本科教育“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原则,本专业基于产出导向,积极思考、探索、实践人才培养的特色,努力发挥专业办学优势。

一、 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特色指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符合办学定位和社会需求的一种特质,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发展性和社会认同性。[1]自身办学积淀、地方社会需求、独特定位取向,是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渊源。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具有2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宝贵的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始终面向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乡村取向,全科发展”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进一步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的办学基础。地方高师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创新需要把握适用性、实践性、生态性、开放性四个原则,即人才培养要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需求,要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要实施整体性、生态化的人才培养策略,要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人才培养共同体”。[2]基于上述理论,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特色的探索。

二、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

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产出导向”的理念,专业培养目标要符合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以及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需求。近年来,汉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积极深入本地区小学一线,特别是各乡镇、村小和教学点,实地调研人才培养需求。一方面,本地区乡村小学存在着教师流失、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兼课现象普遍等问题,急需具有胜任多科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和适应性较强的专业教师人才。乡村小学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师资短缺,特别在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方面缺口较大。很多学科都是有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兼带的。在乡村学校,兼课是常态,老师普遍都是兼带几门课。所以,乡村特别需要在多个(学科)方面,综合能力强的老师。另一方面,我校本专业招生生源60%以上来自乡(镇)或农村,具有天然的乡村情怀基础,学生有一定的投身乡村教育或扎根本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初步意愿。基于此,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紧抓“乡村情怀、艺术修养、胜任多科、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关键目标点,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步形成“乡村情怀、双线融通、四方协同”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培养乡村教育情怀的人才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自建立开始,一直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服务面向。师范生乡村教育情怀,是师范生热爱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教育、扎根乡村教育的情感与责任。[3]塑造乡村教育情怀,是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卓越乡村小学教师的情感基础和核心素质。

1.构建“乡村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具有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乡村教育情怀”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毕业要求之一。为支撑该毕业要求的有效实现,本专业以课程建设为支点,构建富有“乡村特色”的课程体系,厚植“恋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乡村情怀养成教育,形成乡村教师特有的核心素养。[4]

一是设置聚焦“乡村教育取向”的主题课程。如“农村教育专题研究”课程,在学习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本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引导学生挖掘乡村环境的独特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为人才培养服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专题”课程,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的独特性,关注其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二是植入体现“乡村教育特色”的课程内容。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性,以适应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要;在“小学班级管理”课程中,增加“乡村小学小规模班级指导”主题,结合本地区乡村小学班级规模小的特点与优势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专题,指导学生根据乡村小学环境设计符合乡村小学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乡村教育情怀和长期坚守的乡村师德观。三是增加指向“乡村教育需要”的优势课程。针对当前乡村教育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开发、教育研究等薄弱领域,增设提升乡村教育薄弱环节的课程,在适应本土化乡村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引领乡村教育发展的目标。

2.打造“乡村情怀”的实践教学过程

教育情怀具有实践生成性,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积淀和提升。[5]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学生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融入“乡村情怀”元素。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平台,开展面向乡村建设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官山镇希望家园”、“自然体验课程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守望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两类学校现状调查”、“星星点灯·精准关爱”、“美丽乡村”、房县石垭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研等。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乡村情怀”取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实践,“湖北省关于农村宅基地政策的宣讲与农民权益的维护”、“基于自然教育理念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远程指导”等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多年的“乡村教育情怀”人才培养特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的乡村教师队伍。已毕业的专科专业学生,很多成为乡村教师中的优秀代表,获“全国优秀特岗教师”“马云乡村教师奖”等多项高水平专业发展荣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也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这些培养出来的乡村教师为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构建“四方协同、双线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表明,打造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乡村中小学校之间的“责任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实现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互动合作的机构管理一体化,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有机衔接的教育过程一体化和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与师范专业学生合作学习的专业发展一体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6]为此,本专业积极构建“四方协同、双线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1.四方协同,形成专业发展教育共同体

四方协同,即构建师范院校、小学、地方政府、行业团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合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包括政校合作、校校合作、行校合作等方面。

政校合作方面,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培养机制,推动“高校-政府-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联动改革与协同创新。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十堰市、区、县教育局、教育考试院、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通力合作。一方面聘请相关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兼职教师,借助支教实习、社会实践、“我选湖北”等平台,开展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工作,夯实学生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的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在职前教育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提升。另一方面,本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国培计划、十堰市、区、县教育局、十堰市教育考试院等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为小学教师职后教育提供专业支撑。

校校合作方面,强调高校与小学实习基地及其它兄弟院校的沟通与联系。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校校合作的四大机制平台。一是专业建设研讨机制,成立由专业骨干教师、小学一线教师、兄弟院校专家组成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讨和实施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目前,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习见习、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重点工作均已开展校校合作。二是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以学生联合培养为抓手,开展校校合作。目前,本专业已建立了常态化的学生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制度,开展专业教师和小学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双导师”工作实践。拓展与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2016年以来,先后有6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赴首都师范大学接受联合学习培养。三是教师培训合作机制,一方面,本专业积极发挥专业人才资源优势,开展面向本地区小学校长、教师和兄弟院校新进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小学一线和其他兄弟院校开展挂职锻炼和进修培训。四是教学科研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与小学建成“教育教学科研联合体”,联合开展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和研究工作。近年来,本专业师生与十堰市相关小学教师合作开展“家庭教育投资对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的回归模型建构”、“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等多项省级课题研究。

行校合作方面,加强本专业与教育学会或教育培训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湖北省教育学会年会、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年会等相关活动,在湖北省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师范生技能竞赛的学习与交流中,强化学生在教学技能、演讲与朗诵、三笔字、简笔画、课件制作等教师专业技能领域的全面实训。

2.双线融通,打造综合素质特色育人平台

双线融通,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相互支撑,构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得益彰的“双线合力”。

在第一课堂,构建能够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知行融合、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依据课程目标,有效开展课程实施。课程内容充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既强调基础教育最新理念成果的陶冶,也注重学生的自主与自得,注重时代性和探索性,体现“乡村特色、基础特色、前沿特色、实践特色”等四大特色。积极创建多元互动平台,通过课前分享、案例分析、课程实践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认知、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

在第二课堂,本专业积极借助“新六艺”活动教育平台,打造符合小学教师发展特色的专业文化,发挥文化的隐性教育力量。一方面,着眼学生多元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院“新六艺”特色活动,融入“课、话、书、歌、画、舞”六大领域,以教学技能比赛、演讲赛、三笔字大赛、绘画作品、舞蹈大赛等特色项目为平台,在活动中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小学教师综合素养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塑造学生成长的良好文化,配合学生组织,纵向构建了“寝室—班级—专业—学院”的层次化活动教育体系,如“宿舍之声”——文明宿舍创建与汇报演出、特色宿舍创建与评选、班级汇报演出、班级“六艺”之星评选、专业技能大赛、教育学院六艺素质拓展汇报演出等,从小到大构筑一个覆盖全部生活场域、良性互动的学生成长文化。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培养取向的适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人才培养特色的反思

根据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理念,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特色探索过程中,不断开展实践反思,分析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优化培养过程。

(一)四方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仍需提升

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积极构建高校主导、政府推动、行业配合、小学参与的“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还未形成协同育人的内部统筹机制,育人共同体各方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二是未能建立多方联动的共赢共长机制,高校对合作小学的贡献值不能有力支撑长期性、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对小学主动参与合作的吸引力还需加强;三是由于我校偏居西部山区,与本地区校校合作的多,与其他地方高校和小学交流、联系得不够。

基于上述问题,首先,本专业需从主动面向小学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入手,在开展教师集中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小学一线教师最困惑的发展问题,如合作教科研、学生心理辅导等,拓展服务项目,提升专业对小学一线的吸引力,强化小学的主动合作意识。其次,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从个案小学入手,建立常态化的UGS研讨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实习见习、毕业生职后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扩大合作机制的影响力,以点带面扩大合作范围。再次,充分利用教育学会、小学教师教育委员会等各级学术组织平台,加强与其他地方高校和小学交流联系,拓展师生学习视野和就业面向。

(二)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在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表现为学生申报和参与科研项目的人数匮乏,参加社会调查、学术论文撰写等科研活动的人数有限,覆盖面不充分,教师对学生科研领域的指导不足等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借助各类科研平台,如农村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各级课题、学术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鼓励学生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将指导学生科研工作作为评价本科生导师工作的重要指标,将学生创新成果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情怀特色专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五老”情怀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