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1-16杨秀梅

种子科技 2021年22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

杨秀梅

摘    要:优质稻米产业是新沂市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分析了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绿色生产、品牌营销等对策,以期为相近地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稻米;高质量种业;融合发展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2-01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志码:A

新沂市作为产粮大市,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生产条件,其优质稻米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业开发程度、稻米质量安全较高。近年来,新沂市注重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优稻米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构建稻米产业化开发和高档优质稻米品牌建设,以新店、窑湾、草桥等镇为中心,重点打造沿骆马湖稻麦产业,并利用“骆马湖”大米品牌提高稻米知名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稻种植投入成本、人工成本逐年增加,而稻谷市场价却不断下降,通过提高稻谷产量来提升稻米效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因此,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只有从提升稻米品质找突破口。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与高质量种业融合已成为新沂市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新沂市水稻品种发展现状

品质好不好,品种是关键。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们粮食消费需求的转变,水稻育种方向将由一味追求产量转向品质与产量并重甚至品质优先。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和种业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已经开始着手选育更多的优质食味型稻米品种,目前江苏省选育的优质食味型水稻品种有徐稻9号、宁粳8号、蘇香粳100、苏香粳3号、武运粳3号、南粳46、南粳5718、常优5号、南粳9308等,一批优质籼稻品种如徽两优丝苗、全优0861等逐步进入优质品种试验区。

2   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2.1   产业发展规模较大

近年来,新沂市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hm2,其中粳稻2.33万hm2、籼稻0.47万hm2;水稻平均产量600 kg/667 m2,总产量25万t。同时,新沂市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区,全市粮食产地烘干机械保有量404台(批处理能力8 529 t),其中产地烘干346台(批次处理能力7 288 t),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装备基础。

2.2   地理区域优势突出

新沂市位于苏鲁交际,东经117°59′~118°39′,北纬34°06′~34°26′,东靠沭阳县、东海县,南隔新沂河、骆马湖与宿迁市相望,西邻邳州市,北邻山东郯城县,等距离介于徐州市和连云港市之间,耕地面积超过8万hm2,是传统的农业大县,2008年被评为“国家优质粮生产先进县”。新沂市籼稻处于全国籼稻的北沿,且为单季稻,生育期相对南方籼稻较长,施肥治虫少、品质优。杂交籼稻品种以两系杂交中籼稻为主,全生育期在135 d,主要有丰两优、Y两优、徽两优等系列品种。粳稻以中熟晚粳为主,种植品种以南粳5718、南粳9308、徐稻9号等为主,其中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近1万hm2。

2.3   新沂品牌建设亮点

新沂市优质稻米生产经营主体近12家,地产优质稻米品牌逾60个。2018—2020年,新店镇、窑湾镇、邵店镇分别荣获江苏省“味稻小镇”称号,新沂市金恒米业有限公司、新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两家稻米加工企业的7个大米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骆马湖”牌大米先后获得江苏“十大创优品牌” “江苏好粮油” “江苏精品”等荣誉,新沂市湖滨米业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徐州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苏米核心企业” “江苏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2020年“沂沭香”牌大米获江苏好大米金奖,“狗尾稻”和“沂九纯香”稻鸭米获“江苏好大米” “十佳稻田综合种养”荣誉。“沂西”等一批优质稻米产品远销云南、贵州、四川、上海、广州等省市,“新沂大米”不断扩大自身知名度。

2.4   科研成果转化显著

新沂市加强与高校合作。合沟镇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南京农业大学稻田综合种养研究院,组建优质稻米产业研究实验室等。新沂市辖区有持证种子企业3家,2021年共繁殖常规水稻品种15个,面积231.3 hm2;另有杂交水稻代制种1户(受委托生产),生产组合为九优粤禾丝苗,面积26.66 hm2。

2.5   品牌化文化氛围基础较好

“新沂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初审。新沂市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新沂大米品牌,包括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组织参加各大农业展览会、交易会,举办“稻香节” “丰收节”等节庆活动。2020年开展首届“新沂好大米”品鉴线上直播带货活动“新沂大米,粒粒香情”宣传广告初见成效。

3   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存在的问题

3.1   缺少区域公共品牌引领

企业品牌少,知名度不高。新沂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地理标志商标正在申报阶段。稻米加工企业6家,年实际加工生产能力5万t以下。水稻生产规模主体120家,委托加工较多,自产自销、乱贴标现象普遍。没有挖掘打磨好新沂大米产品特点,品牌特点不鲜明。

3.2   水稻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

水稻是新沂市主要粮食作物,常年3.33 hm2以上的水稻种植主体120户左右,面积0.46万hm2左右,包括农垦集团0.11万hm2,不到水稻总种植面积的20%。栽培方式上,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并存,插花田较多,导致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难。优质品种规模化栽培、机插秧壮苗栽培、绿色防控等农业集成技术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制约了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

3.3   订单效应不强,优质不优价现象突出

虽然国家标准规定有一系列等级价差,但在基层收购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压级压价、不信守订单承诺等情况,造成“谁贵卖给谁、优质不优价、有量才有钱”的现状。基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协同融合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仍未真正形成稳定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长期的优质不优价、混收压级造成粮食重量不重质的后果。优质粮的消费最终要落在消费市场,优质价位是企业品牌销售市场的关键。

3.4   加工链带动力弱,“链动”协同度不高

目前,新沂市稻米产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不够,稻米产后加工处于“低层次加工、低转化率、低利用度、低增值、低增效”的“五低”水平。稻米加工企业在生态储粮、现代物流、加工装备、信息化技术等领域开发仅依靠财政补贴,运营效益较低。产品主要通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传统营销推广方式,宣传推广渠道窄,亟须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整体品牌形象塑造与渠道营销紧密结合的营销推广平台。

3.5   品牌政策体系有待于整合

目前,新沂市农业品牌培育资金支持力度弱,品牌营销人才匮乏,政府相关部门未形成合力,缺乏权威的农产品品牌信息发布渠道。

4   新沂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对策

4.1   开展优质稻米产业与大米品牌建设顶层设计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新沂大米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财政局、经发局(市粮食局)、农业农村局、供销总社、文旅局、商务局、相关行业协会、相关各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或经发局)。

二是精心设计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与大米品牌建设。邀请专业品牌策划组织,精心设计新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与大米品牌建设。充分挖掘新沂市水稻栽培自然、生态、人文特征与新沂大米产品品质特点相结合,打造新沂大米区域公用品牌。

4.2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分散、小规模的水稻种植向组织化、规模化种植转变,发展订单生产,带动产业化经营和产品升级。 选择品种优、口感好的徐稻9号、南粳5718、南粳9308、南粳518等优质中熟中粳稻品种进行推广,示范优质籼稻栽培试点。对于规模连片种植3.33 hm2以上的优质品种,对实施药肥双减、标准化机插秧生产的经营主体给予200元/667 m2补贴。

二是鼓励品牌化、标准化销售。对同一品牌(有包装、有标识、可追溯)年销售额达到2 000万元的(线上以查验后台数据和快递单号为准,线下以销售发票为准),奖励企业50万元。对同一品牌(有包装、可追溯)年销售额达1 000万~2 000万元的,奖励企业20万元。

三是招引龙头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招引中粮米业、金龙鱼米业、华润五丰有限公司、金健米业等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入驻新沂市或开展合作,鼓励“新沂大米”走出去。扶持本地稻米加工企业——新沂湖滨米业、新沂大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沂丰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沂双翼米业加工设备升级换代,开展订单生产,扩大生产规模,开展企业品牌。发展订单生产,采取财政补贴,引导优质优价,对优质订单生产者及营销者各按高于市场价0.2元/kg(补贴按240元/667 m2)给予补贴。

4.3   加强宣传策划,提升“新沂大米”知名度

一是市场调查与研判。开展“新沂大米”产品市场定位、品牌价值定位、品牌文化定位等,深入挖掘品牌文化价值和产品价值,既要让消费者吃得健康、營养、安全,又要让消费者记得住。

二是拓展销售渠道。授权“新沂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生产企业生产销售“新沂大米”。建立线上线下营销渠道。与新沂融媒、抖音、快手等带货主播合作,组织开展促销活动,扩大“新沂大米”的销售渠道,提高“新沂大米”的知名度。

三是广泛宣传推介。利用户外广告、电视广告、高铁站广告等形式扩大宣传,举办“丰收节” “稻香节” “抓鸭节”等节庆活动,通过网络、自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介,扩大“新沂大米”产品宣传。利用农展会、行业论坛、产销对接会等载体宣传“新沂大米”。组织“新沂大米”品牌生产企业,选择主销城市,组织宣传推介活动。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电视新闻传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
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
成品油零售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