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与前景探析

2021-01-16景龙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中药材前景现状

景龙

摘要 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状,从实行野生中药材保护制度、加强中药材种植与中药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互通、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实现中药材种植规范化、建立中药材种植品牌与实验基地等角度探讨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前景,期望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54–02

中药材是进行中药方剂与成药制作的主要材料,其组成成分十分丰富,主要分为药用植物、药用矿物、药用动物三大类,其中药用植物占比最大,可达90%。目前我国所应用的中药材有将近1 200种,其中野生药材占80%,栽培药材占比仅为20%,但中药栽培药材使用量可达野生药材的3倍,说明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十分必要。

1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现状分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药制药原材料需要依靠农户户外采集,这一采集方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不少中药材已经能够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获取,但同样也存在不少需要改善的问题,具体如下。

1.1 部分药材濒临灭绝

中医是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当前对中药材的种植还尚未形成全面规范化、标准化的体系,特别是未形成健全的中药材保护体系,影响了我国中药材的发展水平。当前,虽然我国记录在册的中药材种类十分丰富,但仍有不少药材因无法形成规范化种植体系,只能通过开采野生资源而获得,处在灭绝的边缘[1]。

1.2 中药材种植技术不够规范

(1)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中药材种植都存在明显的技术落后问题,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或种植条件无法满足药材的生长需求,导致药材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植株矮小、药性低下等问题,甚至出现药材大面积死亡现象。

(2)中药材繁育水平低,栽培良种药材推广率甚至不超过10%,大多采取自繁自育自用原则。

(3)中药材种植机械化程度不高,一些本可经由机械来完成的操作,如播种、除草加工等,由于种植技术水平低,只能采用人工方式来完成,种植效率差。

(4)中药材种植人才十分匮乏,种植药材的人员多为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因盲目追求药材产量而滥用化肥、农药,导致中药材重金属超标或存在农药残留。

(5)技术规范化的不足还体现在药材加工方面,种植人员不明确药材药性或技术不成熟,导致药材药性受到破坏,进而影响中药生产质量。

1.3 中药材种植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中药材种植对市场信息的依赖性更大,由于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受生长年份的影响,采收时间不合理,容易给中药材产量与品质带来不利影响。但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户大多为农民,信息来源渠道狭窄,其销售方式主要为制药厂收购,这就有可能导致中药材种植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种植者无法发展大规模种植,且中药材采集不合理,部分中药材资源被大量积压,出现资源浪费;部分市场需求较高的药材却得不到充足的供应,给中医药市场发展与医学研究带来不利影响。

2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前景探析

2.1 规范化种植,实行野生中药材保护制度

当前很多野生中药材濒临灭绝,也未形成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体系,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准则引导与规范中药材野生资源的采集,加强对中药材种类的管理与分类,促进中药材种植更为有序地发展。例如,相关部门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中药材种植者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其规范化种植,明确中药材生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光照、土壤、灌溉等条件,选择最为合理的种植方式;还可依据季节的更替在野生药材所在的地区设置自然保护区,通过设置开放季节、非开放季节的方式保护中药材野生资源。同时,对中药材种植者实施从业认证,防止不法分子进入自然保护区进行破坏,分派专业人员实时监控野生药材的生长情况,加强对野生药材的整体保护。对中药材种植者所种植的药材种类,及时录入当地的数据库;对野生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中药材,则以数据搜集的方式录入数据库,实行分类管理[2]。

通过以上的方式实现对中药材种植、开采活动的规范化管理,让中药材更好地满足中医制药需求,保证野生药材不被破坏,实现我国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中药材种植与中药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互通

中药材种植应依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调整。相关部门可设置专门的渠道供中药材种植者与市场对接,例如开展中药材交流会,供种植者分享种植经验,获取市场信息;也可帮助中药材种植者与企业之间签订订单,实现中药材批量化生产,减轻中药材种植者对市场变化的担忧,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建立相关市场信息平台,强化种植者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相关部门可分派专业人士对中药材种植者开展网络技术培训,中药材种植者可利用网络接收订单,促进销路多样化。

2.3 应用科学技术,实现中药材种植规范化

新时期的中药材种植应充分与科学技术结合,实现产业规范化、专业化,提升种植水平。例如,在中药材种植科研阶段,可通过“X光射线”“试管培育”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基因改造,选取药性更高、抗性更强的优良中药材品种进行培养;还可结合中药材的实际生长环境,运用大棚等现代化技术模拟真实的自然环境,使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完成对中药材的灌溉,保证生长期间所必须的水分;引进优秀中药材,不断提升中药材药性[3];加强对中药材初加工技术的研究,力求在不破坏中药材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完成加工,不断提升中药材的利润率;加强与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为当地中药材的良好发展培育、储备人才;不断提升中药材种植者的技术能力,使其能够依据当地具体的地域特点选取最为合适的中药材进行种植,不断提升种植者对中药材的种植水平;定期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讲座,指导中药材种植者科学种植。

2.4 建立中药材种植品牌与实验基地

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中药材种植者可通过联合协作的方式开展中药材种植集体投资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实现种植加工一体化,完善我国中药材种植体系。例如,中药材种植者可以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以种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中药材为主,建立生产基地,充分应用科学技术完善中药材培育基地,创建具有地区特色的中药材品牌,利用品牌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在生产基地内部实行严格的管控,保证中药材种植与加工能够达到中药材野生资源的标准,与市场需求相符合;也可建立专门的实验基地,借助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完成各項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所获的高新技术运用到中药材种植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种植水平。

3 结语

当前我国中药材种植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关工作者应从多个角度入手做好对中药材野生资源的保护,同时不断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引进多种高新技术,建立中药材种植品牌与实验基地,推动我国中药材种植更快地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中医药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雅娴.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策略[J].河南农业,2021(1):17.

[2] 宋兆伟,赵宪争,杨迎霞,等.中藏药材种植和产地初加工技术集成与应用[Z].科技成果,2020-06-02.

[3] 宋栋国.新时代背景下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与管理思路[J].中国标准化, 2019(10): 224-225.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中药材前景现状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