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应用分析
2021-01-16李银山
李银山
摘要 目前,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有效地促进了马铃薯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机械化种植模式的转型,有助于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探究了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的应用,旨在推动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9–0127–02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我国马铃薯种植规模的不断越大,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的作用愈加突显。因此,种植人员应加大马铃薯种植农机农业融合生产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优化马铃薯种植技术,有效提升马铃薯的生产效率。
1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导航装置的有效应用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导航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先进导航技术的优势,在马铃薯种植机器上安装相关的导航装置,以提高马铃薯种植机器的精度。目前所采用的导航装置为农机北斗导航,它能够实现马铃薯种植的高精度检测,不仅有助于种植过程中实现农机的无人驾驶,还可以以无人化管理的模式开展马铃薯播种作业。这种农机能够按照农户的规划进行作业,一方面,有助于实现马铃薯的产量目标,另一方面,可以使直线作业更加精准,以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失误,影响马铃薯最终的產量和质量,从而有效实现马铃薯播种过程的无人化操作[1]。在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利用现代化先进的农机代替传统种植模式中繁重的人工,不仅可以降低种植人员的工作强度,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马铃薯种植作业的精准性,有效改善我国马铃薯种植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为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目前,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采用的导航装置其在性能方面与种植活动的匹配度越来越高,这种导航装置可以匹配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马铃薯种植农机。且部分地区还针对马铃薯种植农机的使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国家给予安装有农机导航装置的相关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在马铃薯种植的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发挥导航装置的优势,及时、全面、准确地检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土壤板结程度,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的抗旱能力,从而为马铃薯播种作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土地翻耕机的有效应用
马铃薯的生长主要通过马铃薯块茎发芽,并在土壤中结成马铃薯果实。因此,土壤是马铃薯快速有效生长的重要载体。为确保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在马铃薯播种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土壤进行翻耕。而目前土壤翻耕机在土壤翻耕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优势。在应用机械化生产技术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全方位准确地分析土壤土质和土地面积,并根据马铃薯的具体种植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区域。选择好种植区域之后,还需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修整。如果当地天气较干旱,年降水量较少,应尽量选择一些土壤环境偏酸性、地势平坦、生态环境良好的土地。如果当地天气气候比较湿润,年降水量较多,可以选择坡地来种植马铃薯,以免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缺氧而导致果实腐烂,对马铃薯最终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选择好种植区域后,可以利用土壤翻耕机来开展后续作业。土壤翻耕机在作业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采用前置和后置悬挂技术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地面夹角等相关数据,确保调整的位置最合适,以此为马铃薯后期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此外,翻耕机在开展翻耕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合理调整翻耕深度,如果土壤翻耕深度不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出现过深或过浅的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的出芽率和后期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起垄种植装置播种机的有效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种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目前,马铃薯种植不再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而是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现阶段,马铃薯的起垄种植作业采用专门的起垄种植装置播种机器[2]。并且在起垄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起垄的行距和高度,严格控制每个马铃薯苗的间距,按照马铃薯的种植要求,一般间距要控制在2.5~3.0 cm。如果马铃薯种植采用的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则要适当增加马铃薯的栽培密度,一般要比不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马铃薯栽培密度多20%。间距要根据每株马铃薯苗的情况来确定。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种植区域的具体地理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起垄装置播种机类型。随着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的有效应用,马铃薯种植进入了新的模式。通过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可以建立一体化的马铃薯播种模式,实现马铃薯开沟作业、施肥作业、播种作业、覆土作业、起垄作业的一体化操作,这样不仅可以简化马铃薯的播种流程,还可以提高播种效率,节省成本,以及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
4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洒水装置的有效应用
相比于其他农作物来说,马铃薯的耐旱能力较强,在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相对来说较少。虽然马铃薯后期的生长对水量的要求不高,但为确保马铃薯最终的产量和质量,还需要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在开展马铃薯灌溉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洒水装置安装在农机上,农机可以在洒水的过程中通过匀速行驶实现均匀洒水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为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后期马铃薯果实的个头大小均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马铃薯的销售,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3]。同时农机在开展洒水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科学合理地设置每千米的排水量和机器的行驶速度,确保达到最佳的洒水效果。还要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对其定期进行灌溉,以免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土壤肥料不足或受干旱的影响而出现弱苗的情况。在马铃薯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滴灌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对水的吸收率,还可以节省水资源,合理控制灌溉水量。以上作业的开展都需要专业的马铃薯种植技术人员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达到最佳效果。通过人工方式在农机上安装洒水装置,在确保马铃薯对水分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我国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5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专业收获机的有效应用
马铃薯的收成环节非常重要。工作人员要严格控制收获时的湿度和温度,一般10:00~15:00是一天当中马铃薯收获的最佳时间段。在马铃薯收获作业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应直接将马铃薯储存至仓库,如果因各种因素导致收获的马铃薯无法被及时储存进仓库,就需要在马铃薯果实上覆盖一层马铃薯的茎叶,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马铃薯的品质。目前,马铃薯收获主要采用专业性的马铃薯收获机,相比人工收获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节省劳力,还可以提高收成效率,同时有助于保持马铃薯良好的品质。
6 结束语
马铃薯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马铃薯的整个种植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促进传统种植模式向现代机械化种植模式转型,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优势,为马铃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艳芳.马铃薯种植中的农机与农艺相关技术分析[J].农业机械,2017(8):95-97.
[2] 徐端平.浅析北方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农艺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39 (16):112-114.
[3] 吴现国.农机农艺融合助推农机化发展[J].南方农机,2018,49(22):44.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