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善寺铜钟
2021-01-16
万善寺铜钟(图1),铸造于清康熙壬午年(1702),钟体通高110、体高89.5、钮高20.5、口径78.7厘米,重量228千克。钟体保存基本完好,钟钮为蒲牢造型,有残缺。蒲牢,龙生九子之一,因好吼叫,特铸于钟钮位置,寓意钟声宏亮。此钟钟钮为两只背靠背的蒲牢造型,龙首向下低垂俯瞰,龙头有双角,龙角间有须髯飘至龙脊。双眉浓密,龙眼圆睁,炯炯有神。面部两侧各有两缕龙须延伸至龙角。龙鼻呈三角形,两侧有龙须,嘴下颌部位有一缕须髯。两只蒲牢背脊龙纹依稀可见,双龙共捧一火珠(图2、图3)。蒲牢前肢粗壮有力,龙爪与钟体浑铸,紧紧附着在钟体顶部,爪有5趾,趾关节处饰有鱼鳞纹,趾头为弧状的三棱锥形。龙的脚趾亦有龙须,飘然若动。钟顶部有4个对称的浇铸口,其周边另铸有若干个小的浇铸口。钟肩饰有莲瓣一周20朵。
万善寺铜钟钟体铭文、纹饰铸造精美,是北京地区现存古钟的少有代表之作。钟腰以三道凸弦纹将钟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各部分內均不分区域铸满铭文。上部铸有4个莲花座龙纹牌位,牌位内铸有不同铭文。在钟体上部铸有《佛说阿弥陀经》(图4),下部铸有《如意轮王神咒》(图5)和《消灾吉祥神咒》(图6)。钟裙位置,铸有捐资人姓名。在经文中间还铸有杂宝纹:如蟠螭纹、阴阳鱼、香炉、宝瓶、字符号、双鱼、小龙、云头等。钟裙部铸有4枚撞击钟月,钟月之间铸有4个圆圈,其中3枚圆圈内分别铸有捐资此钟的善男信女姓名,另一枚圆圈内铸有铸钟年款及万善寺住持的法号,此圆圈周围还铸有卷草花纹图案(图7)。钟裙部还有8个倒三角形的凿口。
一、万善寺铜钟钟体铭文与内涵
自先秦时期乐钟开始,钟体铭文就已产生。其作用就好似记事的符号,且依托于金石之身,达到不朽的效果。南北朝时期,梵钟逐渐形成。其造型、纹饰均与乐钟有了一定的变化。但钟体铭文却延续了先人的做法,铸于钟体之上,形成了“有钟就有铭”。
随着梵钟的不断发展,根据其形制和功能,钟体铭文内容也从单一记事扩展为佛名号、佛道经典、吉祥颂语、功德主和铸钟工匠姓名以及铸钟年代等,形成了新一体系的钟铭。
万善寺铜钟钟体铭文由神牌、经文咒语、撞钟月等几部分组成。铭文内容主要包括铸造款识、铸钟捐资人、铸钟工匠、吉祥颂语、佛名号、佛道经文等。
1.神牌
神牌铸于钟体之上,其内容多为神佛名号、年款、功德主姓名以及吉祥颂语等内容。常见的祝颂语有“皇帝万岁”“帝道遐昌”“太子千秋”“佛日增辉”“佛光普照”“风调雨顺”等等。直到近现代所铸之钟仍保留着铸造祝颂吉语的传统。
神牌一般铸于钟体上半部位,其作用主要是凸显铭文内容的重要性。
万善寺铜钟钟体神牌共有4块,分别镌刻:吉祥颂语—“皇帝万岁万万岁”(图8)和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图9);“南无大势至菩萨”(图10);“南无观世音菩萨”(图11)等内容。
除万善寺铜钟之外,清康熙永泰寺铜钟神牌周边同样铸有吉祥颂语—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图12、图13)。其位置虽未位于神牌内,但附于神牌四周,同样也突出了铭文内容的重要性。
万善寺铜钟钟体上的神牌不仅字体隽秀且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神牌外廓镌刻有精美考究的夔龙纹饰,与神牌内工整的文字相互呼应,体现出铸钟匠人高超的铸造水平与捐资人对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敬仰之心及对宗教的无限虔诚之心。
2.经文咒语
万善寺铜钟钟体铸有《佛说阿弥陀经》《如意轮王神咒》《消灾吉祥神咒》三部经文。佛教经文与咒语是钟体铭文铸造最为普遍的一类文字,古人认为每鸣响一次古钟,就相当于诵读了一遍钟体上的铭文。其篇幅与内容随铸钟人的信仰及财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其中著名的永乐大钟便是集大成者,永乐大钟(图14)钟体铸有汉文经咒共计16部,其中7部为佛经、9道为佛咒,分别为《佛顶大白伞盖楞严陀罗尼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悲总持经咒》《佛顶尊胜总持经咒》《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妙法莲华经》《破地狱真言》《生天咒》《佛说阿弥陀佛经》《仁王护国陀罗尼经》《大明神咒回响》《十二因缘咒》《吉祥赞》《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般若无尽藏真言》《金刚心陀罗尼咒》;梵文则为100多道藏密佛咒。自明清以来,梵文也被铸于钟体之上。梵文的出现,不仅增强了古钟的神秘感,与此同时也具有消灾解难、祈求吉祥平安之意。
另外,将道家经典铸于古钟之上也十分常见,亦可从钟体铭文内容辨别出佛钟与道钟。但由于部分统治者将佛经与道家咒语合二为一,因此还需根据古钟出土地点予以区分。以万善寺铜钟为例,从钟裙部铭文“万善寺住持传演尼比丘源净自洁氏诚造”分析,万善寺住持法号源净自洁。尼应为梵文音,译为毗奈耶,是戒律的总称。因此源净法师应传承演法的是佛教律宗。另根据其钟体佛咒铭文以及万善寺遗址判断此钟应属于佛教用钟。
在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古钟里,部分古钟在钟身和钟裙部,均铸有道教里的“乾卦”,例如:清乾隆铜钟(图15),此钟现已无任何铭文,只铸有22条形态各异的飞龙,且遗存地点也无法判定。因此对于佛钟与道钟的区分就变的模糊不清,均用“钟”或“铜钟”命名。
3.撞钟月
撞钟月一般位于钟裙位置,其作用用于撞钟。当敲击钟月位置时,钟声声音最为浑厚、洪亮。但万善寺铜钟钟裙位置不仅铸有4枚撞钟月,在其之间又铸有4个圆形图案,并将万善寺铜钟铸造款识镌刻于钟裙圆形图案内:“大清康熙岁次壬午四月佛诞日万善寺住持传演尼比丘源净自洁氏诚造”,与钟裙其他圆形图案内刻有捐资人不同,唯有此圆形图案内用缠枝纹作为装饰,体现出铭文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同时也突显出捐资铸钟人崇高的社会地位。其余3个圆形圈内分别镌刻有捐资人姓名,根据性别分为男信士和女信士。其中两个圆形图案内为男信士捐资人(图16、图17),女信士捐资人则单独镌刻于另一个圆形图案内(图18)。古钟捐资人和铸钟工匠姓名等位置一般位于钟体铭文之内,且亦无固定位置。
4.铸钟年款
钟体上铸造年款出现的部位并不固定。在钟体、神牌、撞钟月等部位均有出现,但都位于钟身明显的位置。这些年款为判断古钟风格的演进与传承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部分古钟亦不署年款,但大部分铸造款识均位于神牌内,例如:清康熙三十六年潭柘寺铜钟年款(图19)。
二、万善寺铜钟的纹饰
1.杂宝纹饰
万善寺铜钟钟体镌刻有云头纹、寿桃纹、宝扇、法轮、宝剑、法螺、花卉、画卷、火轮、宝葫芦、书籍、宝刀、蕉叶、蜜蜂、法螺、玉笛、宝瓶、香炉、古钱、如意、万字、方胜纹、玉磬、竹节、双鱼、灵芝、珊瑚、宝伞、白盖、艾草、太极等30余种杂宝纹饰(图20)。为现存遗钟杂宝纹纹饰最多的古钟之一。其位置一般在牌位四周及佛经咒语之间,排列并无固定的顺序,具有装饰作用。另在佛经咒语结尾处也分别镌刻不同杂宝纹饰,此处的纹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表明佛经咒语已完结,起到了分段分句的作用(图21)。
《中国文物大辞典》记载:“杂宝纹,传统寓意纹样。由于任意择用,常无定式,故称杂宝……元代有双角、银锭、犀角、火珠、火焰、火轮法螺、珊瑚、双钱等;明代又增祥云、灵芝、方胜、艾叶、卷书、笔、磬、鼎、葫芦等。①”
杂宝纹的历史脉络渊源流长,不同吉祥纹饰发源时期不同。在杂宝纹中,万字纹、方胜纹以及玉鱼纹应属最古老纹饰之一,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例如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图22),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中有大量的动物形纹饰,如鱼、鹿、蛙等,其中以鱼纹最为典型。半山类型的菱格网纹彩陶罐(早期的方胜纹)(图23)、马家窑出土的万字纹陶罐(图24)等。随后,先秦以及秦汉时期开始出现祥云纹、灵芝纹、如意纹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杂宝纹饰开始出现以法轮纹、火焰纹、法螺纹等佛教符号的纹饰;唐宋以后,杂宝纹饰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书籍、竹节、宝瓶、宝葫芦等。
无论哪种类型的杂宝纹,其表现手法都是以谐音、象形、比拟、寓意。例如“如意”与如意吉祥相谐音、“松鹤”寓意延年长寿、“方胜”纹饰表示同心相连之意等。
杂宝纹种类多样,寓意吉祥,它主要囊括了世俗社会对金钱、财富、权势、长寿、爱情、幸福、享乐的普遍追求,多为民间百姓喜欢。②
2.夔龙纹
万善寺铜钟钟体有4个牌位,底座饰有莲花座,装饰手法采用镌刻,纹饰略有不同,章法和布局规整统一。其钟腰上部牌位装饰的夔龙纹与前朝的龙纹风格大不相同,整体造型风格变化较大。龙纹篆刻手法繁缛精细,线条流畅。龙须以及鳞片刻画细腻,且身形纤巧,并带有卷云纹和繁多的谷纹和圆点纹。大胆吸收了先秦铜器纹饰的装饰手法,保留了战国时期南方夔龙纹的特点,由卷云纹勾勒而成的昂首、有柱形角或花瓣形冠、曲体、有足、卷尾的夔龙纹,这种卷云状图案的装饰作用显然更为突出。万善寺铜钟的夔龙纹还具有鸟形夔龙纹的特点,其头部似鸟,眼为单眼,取其侧面形象,回首,有冠飘于头前,神作“S”形弯曲,龙的躯体呈回旋转折的曲线。③与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纹饰极为相似。这种鸟形夔龙纹作为装饰图案在战国时期南方地区亦十分流行。反映出清康熙时期审美意识的复古情结和装饰手段的创新性和多样性。④
三、万善寺铜钟独特的装饰手法
万善寺铜钟钟体铭文和纹饰均为镌刻,这种独特的装饰手法在北京现存清康熙年代的古钟里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清康熙柏林寺铜钟(图25)。此钟与万善寺铜钟均采用钟体铭文、纹饰镌刻的手法,钟体底纹呈现出类似布紋网状,且在铭文之间装饰有杂宝纹。与万善寺铜钟相比,柏林寺铜钟钟体从造型上延续了明代中晚期体积硕大的特点,给人一种粗壮雄浑的感觉。钟整体呈筒形,顶部趋向扁平,腰部呈垂直并略微束收状,钟口向外扩张,钟裙为荷叶边八曲波形口,这种钟口更加外张,缩小“钟腔比”的比值,其目的在于想方设法提高钟声的传播距离,与明代永乐大钟的形制极为相似。⑤
清康熙年间,古钟的纹饰、铭文铸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属于传统浇铸手法,包括泥范铸造法、失蜡法、地坑铸造法等。这些铸造方法是直接把纹饰或铭文铸于内范之上,通过浇铸而形成。例如:清康熙三十六年潭柘寺铜钟(图26)、清康熙五十二年永泰寺铜钟(图27)等属于泥范铸造法;清康熙五十八年善缘庵铜钟(图28)钟体较小,且纹饰细腻精致,推断采用的是失蜡法铸造而成。在清康熙时期,也遗存有铁钟,且铁钟绝大部分为白口铁铸成。这或许与捐资人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实力有一定关系。捐资人多为普通百姓、信士等为寺庙捐铸的。⑥因资金有限,所以在材质以及铸造等方面与铜钟相差甚远,工艺较为粗糙。例如:清康熙二十二年白衣庵铁钟(图29),此钟为铁质,钟体之上铸有花草纹、莲花、飞鹤等图案。铁钟的钟钮与钟体多为一次整体铸造,这与铜钟有区别。⑦
第二类是以凿刻为主的镌刻装饰创新技术。这种镌刻手法是古钟装饰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它不仅反映出工匠人高超的镌刻技术,更是凸显出康熙时期,古钟铸造工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从万善寺铜钟钟裙位置的缠枝纹以及神牌内的夔龙纹,都被工匠人以流畅的线条镌刻出精美绝伦的装饰图案。除此之外,钟体铭文字体较前朝也更为秀丽文雅,笔画平整,透出官署“馆阁体”的神韵。⑧而花纹图案所占比例较小,在钟体不同区域,分布着少量作为陪衬点缀的“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八宝纹和小杂宝吉祥纹饰。这一类古钟从造型、装饰手法上都可以非常明显地体现出康熙时期古钟铸造工艺之精湛。
四、万善寺铜钟原存地点
根据钟体铭文“大清康熙岁次壬午四月佛诞日万善寺”,定名为万善寺铜钟。万善寺铜钟于1975年由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移交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据资料显示,北京城内曾存4座万善寺遗址,分别位于交道口南大兴胡同28号原75号“万善寺”(道士庙)、王府井大街68号“万善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东羊管胡同“万善寺”、西直门内新街口蒋养房小胡同路北47号“万善寺”(尼僧庙)。
《北京古钟卷》(下)与钟相关⑨:“据《宸垣识略·卷六·内城二》记载:“万善寺在北居贤坊羊管胡同,明隆庆间重修,有礼部尚书赵贞吉碑。”⑩羊管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明朝属北居贤坊,分为东羊管和西羊管。万善寺位于东羊管胡同内,经实地考察,现已无任何遗址可见,改为居民住宅区。后经查阅文献资料,未找到与万善寺铜钟有关的资料,因此,对于万善寺铜钟的来源还需进一步考证与研究。
结束语
清康熙时期,古钟的发展从钟体铸造到纹饰均已达到巅峰造极。万善寺铜钟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绚丽的装饰纹饰,在世界古钟文化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其包涵的钟铃文化不仅承载着我国璀璨的青铜文化,更是为青铜器的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