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21-01-16

证券市场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社融收益率疫情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3日,美国华盛顿,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签署弹劾现任总统特朗普的相关文件。据报道,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正式指控他“煽动叛乱”。

划转国有资本

充实社保基金1.68万亿元

新华社讯,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近年来,面对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各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充实社保基金,划转国资正是其中一项。其他政策包括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投入、开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近期,江苏、北京、甘肃等多地发布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的实施方案,加速推进划转工作。2019年9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的通知》明确,中央和地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于2019年全面推开。其中,中央层面,具备条件的企业于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确有难度的企业可于2020年底前完成,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待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完成后予以划转;地方层面,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划转工作。对于划转的承接主体,各地明确,由省级政府设立或委托一家企业承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后,承接主体获取收益的方式是“分红为主,运作为辅”。也就是说,国有资本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今后由各承接主体的同级财政部门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需要和国有资本收益状况,适时实施收缴,专项用于弥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同时,社保基金会等承接主体经批准也可以通过国有资本运作获取收益,国有资本运作主要是国有资本的结构调整和有序进退,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020信贷社融成绩单出炉 

M2增速亮眼

《证券时报报》道,1月12日,央行公布2020年全年信贷社融“成绩单”。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不论是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还是社会融资增量规模,均较好地契合了央行行长易纲在2020年6月提出的“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的预判。信贷社融的高增与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高位相呼应,后者反映货币供应量,M2增速较高,通常表明市场“不差钱”,企业和个人贷款可得性较高。截至12月末,M2同比增长10.1%,尽管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高1.4个百分点,M2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从信贷社融结构看,2020年全年突出的特点就是银行信贷、政府债券是支撑社融高增长的主力,银行信贷中的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增长显著,显示出信贷结构的持续优化。作为历来的信贷小月,2020年12月份信贷社融规模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当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26万亿元,环比少增1700亿元;社融增量1.72万亿元,环比少增约4200亿元。分结构看,新增信贷中的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变动值得关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由居民房贷构成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在2020年12月出现了7个月以来的首次同比少增,表明前期出台的“三条红线”等房地产金融监管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与之相反,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同比较大幅度的多增势头,意味着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持效果仍在持续显现。社融增量中,12月信托贷款降幅较大主要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加码的影响,当月企业债券融资少增幅度较大表明前期债市违约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市场普遍认为,本轮信用扩张周期已见顶,2021年信贷社融增速将有所下滑,信用环境的边际收紧将利于稳定宏观杠杆率。

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 

中美利差料继续收窄

《中国证券报》报道,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月12日17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1.156%,年初以来已上行23个基点。随着美国参议院选情变化,市场对美国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财政刺激的预期增强,经济复苏和通胀的预期也得以强化。在此背景下,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自2020年3月下旬以来首次升破1%,美元指数也升至90上方。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引发市场对中美利差的关注。2020年二季度,美联储为了对冲疫情影响而采取超常宽松的货币政策举措,刺激美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彼时,中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成效,债市收益率快速上行。如此“一下一上”导致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走阔并突破200个基点,达到历史高位。不过,近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叠加2020年末较为宽松的资金面引起的中国债市反弹,中美利差自2020年末以来快速缩窄。数据显示,截至1月11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为201个基点,较一个多月前的高点收窄约50个基点。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美债收益率最高可能回到1.5%左右,中美利差可能收敛至100至150个基点区间。当前美国经济基本面恢复尚未显现,海外疫情仍在发酵,全球经济回升共振难言到来。在这种情形下,美元升值和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影响更有可能是通过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的途径影响风险资产表现,推动中美利差缩窄。中美利差快速收窄还受到中国债市反弹影响。2020年末,由于央行净投放力度加大叠加年底财政支出增多,资金面较为宽松,债市出现反弹,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下行至3.10%。2021年年初,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转向以净回笼为主。1月1日至12日,央行累计在公开市场净回笼5250亿元。伴随财政投放效应逐步减弱以及缴税高峰即将到来,资金面宽裕程度有所收敛。虽然当前资金面并不算紧,但已不复2020年末状态,叠加2020年12月CPI同比、PPI同比数据均强于预期,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一度升至3.18%。不过,短期内中国债市仍有反弹空间。明明团队认为,在全球经济回升共振尚未到来的背景下,中国国债收益率料不会跟随美债收益率同向上行,叠加新兴市场股票受到压制和人民币汇率回调的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或觸及3.0%关口。兴业证券黄伟平团队认为,短期内,债市的核心矛盾在于流动性,而当前流动性环境对债市仍有利。1月虽是缴税大月,但过去几年1至2月的流动性都没有大幅收紧。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意图明显。此外,1至2月债券供给可能弱于往年,而配置盘的力量可能增强。

中国仍将担当

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

《上海证券报》报道,最近多家国际经济组织纷纷发布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预测,世界银行更是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期至7.9%,对中国发展投下“信任票”,2021年中国仍将是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引擎。“中国经济将实现比预期更为强劲的复苏”“中国经济持续加快恢复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将在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纵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的最新经济展望报告,字里行间都表露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过去一年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冲击时的表现可圈可点,所取得的成绩十分亮眼。中国在世界上率先控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再过几天,2020年GDP数据就要出炉,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2%左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个率先”的背后即体现出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也为全球提供了有益经验——疫情可以被控制,经济可以得到恢复。中国经济较早恢复,对全球经济复苏来说是个好兆头。中国追求的从来不是“风景这边独好”,而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过去一年,中国凭借制造业优势成为全球应对疫情冲击的最可靠后勤基地,为各国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生产生活及抗疫物资,既帮助了全球抗击疫情,又为世界经济贸易合作注入活力。同时,中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减贫进程增添动力。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会更快。“十四五”开局之年,相关规划和政策的红利将逐步释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激发强大内需潜力,企业进入主动补库存的阶段,这些因素都将为经济稳步增长提供支撑。从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到2021年“将是全球经济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世界银行所说:“2021年全球经济可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基于对中国经济反弹的预期,不然全球经济复苏程度将会非常缓慢。”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21年这一引擎的动力有望更为強劲,按照经合组织预测, 到2021年底,世界经济有望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

3608.34点 

上证指数创逾五年收盘新高

《证券日报》报道,1月12日,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上涨2.18%,报收于3608.34点,创出自2015年12月28日以来的收盘新高。与此同时,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的当日涨幅也均超2%,分别为2.28%和2.83%。值得关注的是,两市合计成交金额连续第7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达10902.4亿元,赚钱效应大幅回升。从行业来看,申万一级28个行业多数飘红。其中,非银金融行业表现强势,涨幅居首,达5.81%;紧随其后的是休闲服务、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四个行业,涨幅均超3%,分别为4.7%、3.96%、3.53%和3.29%。仅有传媒行业出现下跌,跌幅为0.32%。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基金发行火热,外资保持持续流入的强度,三种因素共同推动市场大涨。

美联储官员表态

讨论缩减购债为时尚早

最近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说美联储即将收紧债券购买计划。1月12日,多位美联储官员对此发表了看法,他们的观点非常一致——现在减少债券购买还为时过早。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表示,尽管疫情仍在肆虐,但讨论减少对美国经济的货币政策支持还为时过早。“我们希望渡过疫情,看到尘埃落定,然后才能考虑资产负债表政策。前景将取决于新冠肺炎疫苗的成功分发和疫情的发展。我们得看看这一切会怎样。然后我们再做判断。”布拉德表示,他很高兴看到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之间的息差扩大。他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表明2年期和10年期美国债务之间的息差正在回到更正常的水平。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表示,美联储将把短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直到通胀率继续达到2%,并将继续购买长期资产,直到经济增长站稳脚跟。他说:“在未来两年,我们会看到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对此我持乐观态度。我不指望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同一时间框架内达到2%。根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其政策声明中提供的前瞻性指导,政策制定者将继续保持非常宽松的短期利率。”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乔治对2021年的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猜测央行何时撤销货币政策支持“为时过早”。乔治在演讲中说:“委员会一致认为,在做出调整之前,需要在实现高就业和2%的平均通胀目标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这种观望态度将指导货币政策的发展轨迹”。乔治被视为通胀鹰派,她对2021年通胀上升的预期有正面解读。然而,她并不认为最近的通胀上升是一种威胁,而是认为通胀可能比预期更快地接近美联储的平均目标。2020年,美联储从简单的2%通胀目标转变为2%的长期平均通胀目标。此外,美联储梅斯特也表示,他对美联储目前的政策感到满意,如果经济复苏符合预期,2021年无需调整货币政策。美联储正在观察一些指标,以评估实现其目标的进展,实现其目标需要一些时间。美国经济的复苏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和疫苗的普及。他们的讲话是官员们关于美联储是否应该在2021年晚些时候就减少债券购买规模展开辩论的最新消息。随着收益率曲线陡峭,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上述话题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猜你喜欢

社融收益率疫情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图说
2016年10月债券平均久期、凸性及到期收益率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