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

2021-01-16丁普发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建筑

丁普发 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逐渐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建筑在质量、外观、功能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大大提升。但是,在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速度缓慢,成为了制约建筑工程全面进步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其适应国内建筑工程特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理念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指的是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根据业主方面的要求,同时需要遵循合同中的各项条例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建筑工程管理是源于西方国家的管理形式,在 20 世纪中期建筑工程方面增加对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能够针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建筑工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由于技术人员没有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二、新时期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专业员工的缺乏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专业人才的缺乏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普遍现象,存在于各行各业。建筑行业专业人才的缺乏不仅是指高层管理人员,还包括具体的施工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了管理模式的落后,建设和技术人才的缺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中国建筑行业的建筑工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不仅受到文化知识和素质的限制,也缺乏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不能用于建筑行业,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二)管理机制不完善

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是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工程管理质量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建筑工程影响巨大,导致管理模式改革进度缓慢。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重视工程建设结果,对于过程管理重视不够。而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难以根据施工结果来评价工程质量,这就造成了工程管理失控。而且工程管理工作需要相应的监督与评价,通过监督来提高管理效率,利用管理评价来积累经验,提高管理水平,而当前的管理机制中,这些环节并不完善。

(三)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许多企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建筑企业管理不善。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短期经济回报,完全忽略了建筑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建筑质量问题频发。为了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效益,施工企业需要重视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会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的情况,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管理体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三、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一)项目管理体制创新

在新时代,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已不再适合建设项目发展的需要。为了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发展,完善和创新项目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有必要在淘汰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系统的基础上,对传统的项目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领导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建筑工程的需要,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等。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保证施工企业的发展和运营,确保项目管理过程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管理技术

建筑工程的管理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中,不同阶段的管理工作需要的管理技术形式也不相同。在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管理技术完成工程管理工作。所以,对不同阶段管理技术的创新,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对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不仅如此,技术的创新能够带动生产力的增长,最终实现行业的整体进步,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非常有利。

(三)改变企业文化

“重视价值观创新,加强文化机制的创新”,是建筑企业文化创新应恪守的原则。通过构建企业传播机制,促进其影响力扩大,借助企业文化目标机制的建构,增强企业生命力。基于建筑企业的特点,其文化建设需要在企业变革过程逐渐形成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因此,在进行文化建设时需要转变原有的工作方式,这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要走入到施工项目中去做好事前、前中、前后的一系列工作,还要走进施工现场做好工程施工环节、验收、售后服务工作,确保文化建设的质量。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融合行业特点、经营时的文化沉淀,确立企业精神,但要保证能够将员工本身的斗志展现出来。

(四)创新管理概念

主观与意志的创新是作为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石,对于建筑工程概念的创新阶段,工程管理者要牢记并持有与时俱进的概念,及时观察市场展开的动力来规划行业标准和发展的状态,能够及时敲定技术开展的最新进展,有效进行信息化技术和工程管理的综合理念。然而不能止步不前,积极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对管理模式有一个更好的认证体系,勇敢地改变和工程开展不一样的管理弊端。另外,经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和知识的认知,针对创新的概念连接的更密切,运用想法来提高指导管理工作者的多方面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提高,给创新管理模式铺垫更广阔的空间。

(五)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

工程质量监督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监督工作的合格与否与建筑质量有着密切联系。当前我国很多工程中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进而导致建筑在落成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保证该体系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制定详细、确切的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对各方面的监督落实到每个负责人头上,确保出线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对此负责的人员。在发现不符合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的作业后,因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苛的问责,仔细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确保不会再出现相同的错误。同时,建设单位也可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对监管得力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奖励,对监管失误的人员进行适宜的处罚,保证整个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时刻绷紧心中的弦,对工作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六)培养创新人才

管理人才的匮乏是我国工程管理面临的现状之一,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切入点,同时也是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人才的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所以在创新型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需要企业与培训机构进行长远的战略合作,通过供需关系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趋势预测,培养出具备实用价值的创新人才,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工程质量、安全、成本,建筑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现建设项目管理必须引起重视。有必要加强和改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理念,搞好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并严格实施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施工质量的整体水平,实现建设目标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建立合理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以便更好地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促进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