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2021-01-16孙岩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1年26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管控事故

孙岩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在各个城市当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交通条件,但同时也出现了层出不穷的运营事故,这就使它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就实际来看,往往都是在事故出现了以后才针对事故的原因展开分析,这样被动的事后分析的安全管理模式早已不符合当下的要求。倘若在事故出现以前,就提前辨识并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内潜在的各种风险,预先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实现事故前的预防,这样的安全管理方式才可以有效减小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避免事故的出现。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系统来看,它是有着较高复杂程度的动态机制,相关的影响因素众多,各时间和空间阶段都存在明显的风险问题,因此,无法完完全全的实现彻底的安全。但通过充分的风险研究及评估,就能够实现对此类安全问题的预防与控制,从而有效减小安全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通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分析能够得知,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人员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人既是运营的主体,同时还是服务的对象,所以,人是安全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在此方面主要涉及到了两种人员。首先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人员,其主要的工作就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日常管理,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而言是非常直接的影响因素,工作人员自身的操作往往会造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事故,虽然在建设好了之后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但如果存在失误的现象,就将产生明显的连锁反应由此而造成严重危害。其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外的人员,如乘客等,结合相关事故能够发现,因为跳轨、拥挤以及纵火等乘客因素而导致的事故所占的比重是比较高的,由于实际的客流规模是比较大的,人员所处的站点与车厢的区域具有相对密集的特点,如果出现故意纵火等的情况,就将带来严重影响。

(二)设备设施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当中,往往包含了众多的设施设备,并且还要有大部分的协调配合,器材同样是造成事故的核心要素,主要涉及到了消防、供电以及通信等的众多部分。其一,消防系统,其是控制并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的一个关键系统,主要包含了给水、消防栓设计以及喷淋设备等的众多方面,在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二,供电系统,它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重要的能源保障,此系统的危险因素将会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发生障碍,地下车站设备房和车辆段内不同电压的配电装置及用电设备间同样有着很大的风险概率,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故障。其三,通信系统,此系统的作用就是实现信号控制以及内部通信等等,在列车运转的过程当中,此系统可以实施对信息的传达,在发生的特殊问题时同样能够在当前运转环境的应急信息通道,传递具体的列车情况和发出救援通信等,所以,通信系统对保证沟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运营系统就难以实现对信息的顺利沟通。其四,信号系统,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信号系统是非常关键的管理系统,在其所提供的统一信号指挥下,城市轨道交通才能够高效稳定的运转,并保证此过程的安全性,倘若此系统发生错漏,就将使得列车处在不正确的运营模式下,极大的影响到交通系统的整体指挥。

(三)环境因素

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因素当中,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了内部及外部的环境。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有作业环境以及站内综合环境。前者所指的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工作人员,后者所表示的则是车站内部,如照明、温度等的环境指标,是其在运营中的真实环境,如果环境条件较差,就将会对相关人员的状态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提高工作失误的可能性,或是造成乘客情绪的不稳定等,不利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外部环境主要有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例如大风、洪涝等,这就会对其运行的体现带来较大影响,如果没有做好及时的控制,就会引发更严重的灾害。虽然自然灾害是难以控制的,但可以在设计以及施工等方面考虑,制定配套的预防处理方案,以尽可能的减小灾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社会环境则包含了政治、规范等的内容,同样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积极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们安全感以及满意度的提高,对于安全事故的管控有较大帮助。

(四)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减小并控制轨道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同样还是造成城市轨道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最大程度的减小事故以及因为事故而造成的损失,管理因素属于串联的系统,倘若发生了管理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就是人员及设备,在设备方面,需要严格落实相关的维护及监管,因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将会涉及到大量的人,所以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于有关人员的培训,以尽可能的避免管理因素对其交通运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分析管控措施

首先要辨识并评价各级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风险管理采取的方法,必须要符合内部相关的规定及要求,并纳入的分公司的管理制度以及作业标准等当中,风险控制的要求主要为:①I级风险,将此当作企业及危险源,不可容许风险。要马上中止作业和相关部分的运作,公司负责人组织并制定相关的风险管控方案、改进目标以及应对措施,修订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②II级风险,将此当作企业级风险源。结合所出现的II级风险点来制定出以生产部门为单位的相关风险管控方案。③III级风险,将此当作部门级危险源,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制定管控措施,并做好相关的监测与管理工作。④IV级风险,将此当作车间级危险源,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对有效的管控措施进行制定,防止风险提高。⑤V级风险,将此当作班组级危险源,由相关负责人来对管控措施进行制定。

(二)全覆盖监控措施

要保证地铁运营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地铁运营的安全建设,为乘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就必须要在地铁安全管理当中,更加充分的运用智能创新技术。加强地铁运营安全信息公告服务平台集约化建设的以及协同化应用,构建起各运营公司、运营公司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更流畅的沟通,为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努力创新智能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及方法,合理运用相关设备,构建更加完善的智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深入应用大客流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充分了解当下在科技上的具体需求,促进智能应用的创新发展,从而为智能地铁的实现做出保障。此外,建立起全覆盖的地铁运营综合监控系统,以此来进行对地铁运营各线路所有车站的各机电设备的实时集中监控功能及所有系统直接协调联动功能,保证在各情况下的相关系统设备间的协调互动等的丰富功能,防止由于地铁子系统太多专业太过复杂而造成的系统性风险。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长期的发展,当前我国开通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越来越多,其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这就对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运营公司,都要把风险当作重点来关注,不但要落实相关的管控,还需要严格的排查所存在的隐患,以此来尽可能的加强安全管理的能力,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有效的保障,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可以真正实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远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管控事故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分析
学中文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